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融合定位

融合定位

融合定位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621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23304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广东通信技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四届中国信息融合大会、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暨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专家委员会2010年北京神经外科年会、第25届飞行器测控学术年会等;融合定位的相关文献由190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岩、费再慧、邓中亮等。

融合定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3304 占比:99.98%

总计:423400篇

融合定位—发文趋势图

融合定位

-研究学者

  • 李岩
  • 费再慧
  • 邓中亮
  • 郭贤生
  • 关伟鹏
  • 万群
  • 关维国
  • 张磊
  • 李林
  • 杨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韦; 孙宪坤; 吴飞
    • 摘要: 精确且稳定的自主定位是移动机器人在室内环境下实现自主导航的前提,针对室内定位中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存在的累计误差以及环境因素导致超宽带(UWB)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LAM/UWB的室内融合定位算法.首先该算法以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为基础,将UWB的全局定位坐标和视觉SLAM位移增量进行融合,但考虑到测量噪声易受复杂环境影响,引入阈值检测和自适应测量噪声估计器,以抑制异常值和时变测量噪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最后使用智能移动小车在不同的室内场地下进行实验.实验表明:该算法优于单一的UWB或者视觉SLAM定位方式,并且在复杂室内环境下比传统EKF算法拥有更稳定的定位效果.
    • 刘慧敏; 李国丽; 董翔; 张鑫; 汪鹏
    • 摘要: 为了实现移动机器人在室内外环境下的无缝精准定位,针对实验室的巡检机器人,安装惯性测量单元(IMU)、GPS、UWB定位传感器模块,在通过容积卡尔曼滤波器实现室内和室外融合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阈值机制和多传感器定位精度的室内外无缝切换定位方法,并设计实验验证算法在定位精度上的优越性和室内外定位切换上的平稳性。
    • 侯刚; 王国法; 薛忠新; 任怀伟; 欧阳敏; 王峰; 袁晓明; 杨斐文; 时洪宇; 李济洋; 高原
    • 摘要: 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对矿井生产重要环节—辅助运输智能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燃油型物料车和锂电池人车自动驾驶的线控系统及装备的研发,实现了线控转向系统、线控制动系统、线控驱动与挡位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底层数据反馈等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建立了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智能化感知和多传感器融合算法模型;开发了多种导航定位方式的路径计算方法,形成了七合一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与装备,解决了传统、单一的定位方式无法满足煤矿地面场区和井下巷道复杂环境定位需求的问题;研发矿用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算法与软件,实现了车辆自动驾驶系统从环境感知、导航定位、行为决策、路径规划到车辆控制的全流程智能化控制;开发煤矿辅助运输智能化系统上位机综合管控系统,解决了车辆的调度问题。从多个方面对辅助运输胶轮车自动驾驶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了阐述,为实现我国煤矿辅助运输车辆从地面场区到井下巷道的全地形、复杂路况的常态化自动驾驶,积累了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
    • 李照永; 侯至群; 何江龙; 陈厚元
    • 摘要: 引进目前在GNSS&IMU&SLAM技术融合集成上处国际领先的Pegasus:Backpack移动背包扫描系统,分别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典型地下空间场景进行数据获取,研究了GNSS&IMU&SLAM融合定位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下空间信息化数据获取中的应用,得出了数据获取过程关键工作要点、影响因素及优化处理措施,形成了高效的数据获取方案及流程,实现了快速、高精度、全要素的地下空间数据获取,为地下空间数据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案。
    • 文刚; 夏宋鹏程; 周仿荣; 张辉; 潘浩; 曹俊; 高振宇; 刘亚东
    • 摘要: 针对电网中测试巡检机器人导航定位算法存在的系统安全问题以及潜在风险,提出面向巡检机器人的多源融合鲁棒定位与高逼真仿真方法。首先,基于虚幻引擎搭建适用于导航定位算法测试的智能电网仿真平台;然后,设计基于一致性检验原理的鲁棒多源融合导航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智能电网仿真平台和鲁棒多源导航算法的有效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 高扬; 王兴奔; 徐永贵; 张传玺
    • 摘要: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视觉惯性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VI-SLAM)算法易发生漂移甚至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VI-SLAM算法。通过增强低光照度条件下的视觉效果提升VI-SLAM的鲁棒性,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多尺度Retinex处理,然后分别进行自适应Gamma校正和对比度受限的直方图均衡化(CLAHE)处理,并采用提出的融合策略进行图像融合;同时采用改进的FAST角点提取算法和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算法提高前端鲁棒性。根据EuRoC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相比于VINS-Mono算法,该算法的轨迹跟踪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23.98%,根据实际场景下的实验结果,该算法的运动轨迹相比于VINS-Mono更接近真实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升低光照条件下的定位精度。
    • 王建伟; 韩书键; 唱亮; 张科
    • 摘要: 针对复杂环境下定位结果存在误差、难以收敛到精确值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Kalman滤波的融合定位算法。该算法基于传统TDOA、AOA的多次定位数据,设计了迭代收敛模型,能够基于多次离散定位测量值,实现定位结果的收敛。仿真结果表明,在多次定位结果在大区域呈现离散分布的情况下,该算法可以较好地收敛到真实值附近,为后续复杂场景下的定位精度提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 季俊贇; 孙宪坤; 周韦
    • 摘要: 无人机自主巡检时需要稳定的高精度定位数据,针对复杂巡检环境下,超宽带(UWB)信号易受到多径效应和非视距误差的影响而造成定位数据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巡检无人机的多源融合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UWB与惯性测量单元(IMU)后得到位置估计结果,并通过光流定位得到另一位置估计结果,随后将二者进行加权融合以得到最优位置估计结果,融合项的权值取决于当前UWB的可靠性。最后使用搭建的融合定位系统进行无人机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UWB/IMU融合定位的精度,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遇到UWB定位数据波动较大的情况时,仍然可以继续提供稳定的定位结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 熊晶
    • 摘要: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行人智能手机融合定位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适合行人航迹推算算法的步长模型。经过实验,证明此步长模型能够满足融合定位中行人航迹推算的要求。
    • 崔文; 薛棋文; 李庆玲; 王凤栋; 郝雪儿
    • 摘要: 基于地图匹配的无人车定位方法的精度取决于已创建地图的精度,受外界的影响较小,适用于复杂场景下的无人车定位。然而目前采用的激光雷达点云匹配算法是以单一的特征为核心进行匹配,对于大规模点云匹配准确率较低,导致三维点云地图与实际环境偏差较大,造成基于地图匹配的无人车定位方法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地图和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SKF)的无人车融合定位方法。该方法由三维点云地图构建和ESKF融合定位2个部分组成。在三维点云地图构建部分,通过正态分布变换(NDT)算法进行帧间点云匹配,提高大规模点云匹配准确率,并在根据激光里程计数据建立的位姿图顶点和约束边的基础上添加闭环约束构建图优化问题,采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算法进行求解,以减少位姿的累计漂移,提高三维点云地图精度。在ESKF融合定位部分,采用ESKF融合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和三维点云地图数据,实现对无人车先验位姿(位置、姿态和速度)的修正并输出后验位姿。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地图匹配的定位方法相比,该方法定位轨迹相对位姿误差最大值减小了0.176 9 m,平均误差减小了0.027 1 m,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059 4 m,在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