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定位
虹膜定位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眼科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2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374825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眼科新进展、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学术交流大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等;虹膜定位的相关文献由69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琪、张祥德、庄镇泉等。
虹膜定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4825篇
占比:99.92%
总计:375116篇
虹膜定位
-研究学者
- 王琪
- 张祥德
- 庄镇泉
- 胡正平
- 苑玮琦
- 马争
- 叶学义
- 杨倩倩
- 王成儒
- 郭慧杰
- 姚鹏
- 解梅
- 刘元宁
- 周俊
- 杨昆
- 王超楠
- 韩一梁
- 刘安芝
- 吴建华
- 唐静晓
- 徐光柱
- 朱晓冬
- 李峰
- 李斌
- 李耀宇
- 李见为
- 石勇涛
- 翟国光
- 赵静
- 邱岩
- 邵宇
- 韩九强
- 马义德
- 买志彬
- 何家峰
- 刘苏冰
- 叶永强
- 叶虎年
- 吴娟
- 张浩润
- 徐梅宣
- 徐露
- 李霞
- 李静辉
- 林忠华
- 沈建新
- 王升哲
- 王娅茹
- 王娜
- 王彬
-
-
杨亚男;
朱晓冬;
刘元宁;
朱琳;
董霖
-
-
摘要:
针对传统虹膜定位算法很难完成准确定位导致识别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网络的虹膜定位算法.首先利用YoloV4结合MobileNetV3对虹膜内外圆进行粗定位,再利用瞳孔、虹膜和巩膜的灰度差值分别对虹膜内外圆进行精定位.同时,使用K-means++聚类算法生成先验框;使用快速soft-DIoU-NMS算法去除预测过程冗余框,提高算法检测率;使用Focal Loss作为类别损失函数.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运行速度更快,定位准确率更高,识别算法的效果更明显.
-
-
于哲舟;
刘岩;
刘元宁
-
-
摘要:
针对传统虹膜定位算法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利用改进的YOLOV3虹膜定位模型对虹膜定位的准确率加以提高,使其更好应用于生产实践.使用Densenet-121模型作为特征提取模块,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复制骨干网络得到辅助网络的方式使其更有利于检测小目标,用Non-local注意力机制增强图片获取特征语义信息.采用基于DarkNet-53的YOLOV3模型、Daugman模型及Wilde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实验模型在虹膜定位中的准确率高达97.1%,与其他虹膜定位模型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
-
马超玉;
赵梦洁;
韦钦磊;
任国仲
-
-
摘要:
为解决现有虹膜识别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虹膜定位算法。该算法采用Halcon软件,读取本地虹膜图像,对图像进行Bolb分析,粗略定位出虹膜区域,精确地定位出虹膜内外边界以及眼睑区域。该算法在CASIA-IrisV4数据库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定位算法开发周期短、定位准确率较高、速度较快,能够满足虹膜识别对算法的要求。
-
-
李嘉扬;
陈园园;
王清涛
-
-
摘要:
虹膜定位是虹膜检测必不可少的环节,虹膜定位的结果与虹膜分割及特征提取紧密相关,最终影响到虹膜识别的精度。传统虹膜检测算法中的虹膜定位精度不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er R-CNN模型的虹膜检测改进方法。通过Faster R-CNN模型进行虹膜定位,提高了虹膜定位的精度。同时虹膜定位的结果作为传统虹膜检测算法中二值化阈值的ROI,降低了眼睑、眼睫毛、光斑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能有效提高虹膜定位和虹膜识别的精度,同时不会显著提高虹膜检测的平均耗时。
-
-
胡敏;
梁挺;
张光华;
黄宏程
-
-
摘要:
为克服传统的人工眼睑退缩检查诊断准确率低和耗时的缺点,采用一种Hough转换算法。对脸部的轮廓和上下眼睑的特征点进行提取;采用Bezier曲线和3次B样条曲线拟合面部和眼皮;采用最优C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提取;采用改进的霍夫变形法进行虹膜外圆定位;根据眼睑退缩的诊断标准,确定有无眼睑退缩。用该算法解决实际眼睑退缩诊断问题,将仿真结果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率与速度均优于其它算法。
-
-
刘辉;
朱文玉;
娄成芝;
张彦文;
唐闯;
陈希
-
-
摘要:
针对亚洲人眼虹膜图像,结合人眼瞳孔的构成及特征,借助改进的粒子群寻优算法、图像反补增强相整合的途径,拟合定位虹膜内圆;参考虹膜外边界的特征,通过改进的粒子群寻优算法、分区域去噪法,有效定位虹膜外圆,并利用坐标变换法对定位后的图像作了归一化处理;最后,通过中科院虹膜图库及自建虹膜图库样本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中较好的克服了图库中光斑的干扰,且能高效完成虹膜区域的切分.
-
-
张海珊;
刘笑楠;
张文云
-
-
摘要:
针对可见光移动端所采集的虹膜序列图像易受光照干扰难以完成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质量评价与定位的级联型方法,以保证虹膜定位准确性.采用Tenegrad清晰评价函数对图像进行一级质量评价并建立一个HOG-SVM分类模型实现虹膜初定位,建立以小波系数作为特征的BP神经网络进行二级质量评价,采用拟合圆法和混合测地线的方法定位出虹膜的内外边缘.选取UBIRIS.v2虹膜图库中100人的900张虹膜图像构建图像序列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的定位准确率可达到94%,运行效率提高了55%.
-
-
滕童;
沈文忠;
毛云丰
-
-
摘要:
如何在不受限的实际应用环境下实现虹膜快速定位并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了快速排除干扰信息准确地定位虹膜区域,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区域和关键点回归多任务虹膜快速定位方法,用矩形框框住虹膜目标区域,在矩形框中用5个关键点定位虹膜区域特征点.实验表明,该方法减少了不受限环境下采集的图像中虹膜内外边界的定位时间和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为下一步虹膜精确分割奠定了良好基础.
-
-
魏绪革
-
-
摘要: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给予飞秒激光预制瓣膜并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下个体化激光切削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纳入我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110例,并根据随机平均的研究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观察组给予飞秒激光预制瓣膜并虹膜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下个体化激光切削术。结果对比两组术前等效球镜、残余屈光度、术后散光的统计学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切削量、裸眼视力的统计学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不正给予飞秒激光预制瓣膜并虹膜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下个体化激光切削术的手术切削量更准确,术后患者裸眼视力更佳。
-
-
田子林;
陈家新
-
-
摘要:
为解决定位虹膜内外边缘时因轮廓信息不足会出现的定位不准确或者失败问题,提出一种采用霍夫变换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定位算法.首先使用形态学开操作减少图像中孤立的小点,并利用自适应阈值算法二值化图像;然后使用形态学闭操作补充小缝隙平滑图像边缘,再利用Canny算法提取图像边缘信息;最后根据内边缘与外边缘的差异性分别使用霍夫变换和最小二乘法定位虹膜内外边缘.经实验对比分析,该方法与传统算法相比,能更快速、准确地定位虹膜.
-
-
-
-
闫春红;
孙农亮
- 《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范围搜索的虹膜定位方法。已有的基于范围搜索的虹膜定位大都建立在对虹膜数据库研究得到的大量先验知识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的算法是在内外圆粗定位使用灰度变换,精确定位时搜索范围由灰度投影出现最大值的数量决定,避免了使用先验知识.实验表明,本方法具有自适应特点,可以缩小精确定位的搜索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定位速度.
-
-
熊显名;
徐庆华;
彭智勇
- 《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学术交流大会》
| 2009年
-
摘要:
为更准确、快速地进行虹膜识别,针对现有虹膜定位的最小二乘法与Hough变换方法的优缺点,本文提出了虹膜内边缘定位采用灰度投影的方法,虹膜外边缘将最小二乘法和改进的Hough变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位。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虹膜定位稳定性与速度的矛盾,提高了虹膜定位的速度以及定位的稳定性,减少了传统的虹膜定位算法中搜索的盲目性。
-
-
-
龙伶敏;
傅志中
- 《2007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虹膜定位领域最经典的算法仍为Daugman的圆形检测算子,但是该算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种稳健的方法来确定瞳孔的圆心,针对这一缺陷,本文方法首先利用灰度投影粗估计瞳孔中心点位置,然后利用改进的圆边缘检测算子精确定位虹膜的内外边缘。与Daugman方法相比,此算法避免了圆心搜索的盲目性,同时用改进的圆边缘检测算子进一步减少计算量,提高了虹膜定位的速度。
-
-
吴建华;
李静辉;
贺立红;
李娜
- 《第四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为了提高虹膜定位的准确性,结合小波分析、灰度阈值分割和Hough变换的优点,提出基于小波的虹膜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虹膜图像的特点,先对其进行小波分析去噪,再用灰度阈值分割法分离出瞳孔区域,最后利用圆Hough变换确定出瞳孔的圆心和半径.并且利用瞳孔与虹膜的近似同心性,应用圆模板的方法求得虹膜的圆心和半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提高虹膜定位的精度,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
-
王钧慧;
罗乐;
马琳;
王宽全;
李乃民;
张大鹏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本文采用数学中分形理论思想对预处理后的虹膜图像提取特征,为进一步利用虹膜进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1)虹膜图像的定位。(2)虹膜图像的分区.在虹膜定位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病理特征显现在虹膜土的不同区域这一原理,结合中西医虹膜学的图谱分区、覆盖规則对虹膜进行分区。(3)基于分形原理的虹膜特征提取基于分形理论.利用盒维数的方法,计算同一虹膜不同分区的特征,最终为病理诊断提供依据。结果:利用分形技术可以准确的将虹膜图像进行粗分。结论:通过进行多组实验数据的比较,采用的技术能较好的定位虹膜图像,并可以利用维数为进一步确诊提供依据。初步试验具有较好的识别结果。为进一步试验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
-
-
-
祝连庆;
穆婕;
马龙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虹膜具有随机的细节特征和独特的纹理图像,并且在人的一生中都保持不变.虹膜识别技术在人类身份鉴别中较其他生物识别方法更可靠、更便捷,因而更具发展优势.本文提出了虹膜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对虹膜定位以及虹膜特征提取与编码作了分析.虹膜识别技术在身份鉴别和安全保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