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增值税发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专利文献4926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党的生活(黑龙江)、法律与生活、政府法制等;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相关文献由130位作者贡献,包括丁一鹤、刘俊英、周永利等。
虚开增值税发票
-研究学者
- 丁一鹤
- 刘俊英
- 周永利
- 李善宝
- 杨文娟
- 裴淑娥
- 辛国茂
- 郭清君
- 马述杰
- 黑丁
- 一萍
- 乐琴丽
- 于纷纷
- 于述强
- 任泽春
- 伊俊
- 伊宣
- 伍琦
- 何秦
- 余皓
- 倪金龙
- 克愚1
- 全钧
- 冀忠
- 冬雪林
- 冯淑彬
- 凌风
- 刘刈义
- 刘守恩
- 刘绪婷
- 刘金榜
- 刘阳
- 单国军
- 卢大云
- 双宣
- 叶大春
- 吕良
- 吴志明
- 吴瑞生
- 夏世信
- 孙战胜
- 孟维涛
- 干谦
- 年洪旭
- 张中华
- 张丽梅
- 张明泉
- 张麦
- 彭勇钊
- 徐庆华
-
-
肖冬梅
-
-
摘要:
在我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的审判实务中长期存在两种主张:一种是"肯定说",认为只要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事实即构成犯罪;另一主张是"否定说",认为只有虚开行为,没有骗税动机,也不会给国家利益造成任何损失的不构成此罪.围绕这两种观点,审判实务界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究竟是虚开"行为犯",骗取税款"目的犯"还是造成税款损失"结果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同样的行为,同样的情形,在审判机关的判决结果上却各不相同,有的认定构成了犯罪,而有的则认为不构成犯罪,这种对涉案行为刑法性质理解的偏差最终造成了同案不同判的结果,也使行为人遭受了极不公平的待遇.笔者作为一名法律服务者,结合司法实务浅谈一下自己的对该罪的理解[2].
-
-
郭鹏
-
-
摘要:
唐山市丰润区有个飞龙水泥公司,但是这几年,飞龙公司却没飞起来。不但被指集资诈骗上亿元,而且公司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王少忠、王华磊还因虚开增值税发票、寻衅滋事等问题被刑事羁押。企业停产,引发百余名员工失业、千余名村民冬季取暖得不到保障、企业易燃库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等诸多连锁反应。
-
-
李明恩
-
-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在新的时期呈现出涉案金额大、范围广、跨区域性强、隐蔽化、专业化等新特点,严重危害着我国经济秩序的稳定.本文从此类犯罪的特点出发,通过深度分析目前此类犯罪的侦查困境,进而从侦查对策方面提出建议.
-
-
-
吕良;
吴志明
-
-
摘要:
自1994年我国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系以来,增值税一直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举足轻重.然而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具有抵扣进项税额与出口抵免退税的功能,所以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斗争从未停歇.伴随着环开、对开等新型虚开方式的出现,"善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为了明确什么是"善意取得"行为以及受票人善意取得发票后如何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国税发〔2000〕187号文.本文通过该文件对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相关法律文件从法理上进行了浅析,论证分析了善意取得和非善意取得两者之间的界定、善意取得制度的法律价值以及善意取得增值税发票是否可以抵扣的问题.
-
-
刘绪婷
-
-
摘要:
财税,是一家越中最让老板贿的事。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佝偻着腰,抱头呻吟,是所有企业老板陷入税务风险泥潭中的真实写照。截至2019年12月,我国爆发的税务稽查案件超60万起。据国税总局网站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全国共查处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企业分别约为10.9万户、13.4万户;涉案税额分别为1109亿元、1236亿元。
-
-
-
许井荣
-
-
摘要:
本文以连云港市辖内宣判的一起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为例,梳理隐含其中的洗钱犯罪手法,剖析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结合央行反洗钱监管实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
-
魏浩征1
-
-
摘要:
2018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尽管发生了诸多引发关注的员工关系热点事件,如:《劳动合同法》修改搁置;国务院发文取消港澳台人员在内地的就业许可;海底捞上市补缴三年五险一金8800多万;《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颁布并实施;马云退休及阿里腾讯小米华为万科等巨头企业纷纷进行组织变革;薪酬外包与虚开增值税发票,以及范冰冰“阴阳合同”引发的涉税入刑问题大讨论;数十个城市展开新一轮“抢人大战”;国有企业设立人力资源服务共享中心;诸多大型企业宣布裁员、人员优化、缩编、停止社招;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毫无疑问的是,如何做好离职管理、《劳动合同法》改或不改、劳动合同如何解除或终止、病假医疗期三期等,今后都不再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