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结构
薄壳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航空、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850848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结构工程师、建筑结构学报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第九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等;薄壳结构的相关文献由37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阳、卢征、王震等。
薄壳结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50848篇
占比:99.99%
总计:1851027篇
薄壳结构
-研究学者
- 赵阳
- 卢征
- 王震
- 许贤敏
- 沈世钊
- 胡可
- WANG Zhen
- ZHAO Yang
- 唐宁
- 李飞
- 杜凯繁
- 杨学林
- 杨帆
- 王博
- 祝恩淳
- 赵风华
- 郝鹏
- 陈大鹏
- DU Wenfeng
- HU Ke
- Nasim Uddin
- 于铁军
- 仇文革
- 关明杰
- 关桥
- 刘晨晞
- 刘洪波
- 刘轶
- 刘锡良
- 卿强
- 向继伟
- 周迎九
- 娄峰
- 张勇
- 张希
- 张晓冬
- 曲凤贤
- 曹晓旭
- 曹继伟
- 曾斌
- 朱一辛
- 李军庆
- 李庆生
- 李海涛
- 杜文风
- 武际可
- 汪志昊
- 牛华伟
- 王小平
- 王虎
-
-
崔国勇;
崔昌禹;
汪江红
-
-
摘要:
通过拓展B样条曲线可以表达复杂边界,并根据建筑意图在参考平面上生成关键点,关键点移动采用梯度法,最终提出了基于B样条的形态创构方法.着重研究了该方法的工程应用,为该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了各种复杂边界条件、复杂荷载形式、复杂约束条件的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类边界条件,而且可以直接考虑实际荷载情况进行形态创构.实际项目包含许多复杂的约束条件,本文通过采用修改方程式法和修改刚度矩阵法使基于B样条的形态创构方法适用性进一步加强.
-
-
施鸿锚;
刘峰吕
-
-
摘要:
设计说明基于校园内畸零空间改造和清华快节奏生活的背景,考虑到同学们对于多元饮食以及活动休闲的需求,我们确定了“舌尖上的慢生活”主题,以种植-采购-烹饪-饮食的活动链条为线索,通过植入轻盈舒展的壳体,形成缝合地段与周边环境、补充丰富校园生活的慢空间。薄壳结构参照结合拱的支撑结构而来,形成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方式。
-
-
-
武岳;
苏岩;
薛龙瑞;
沈世钊
-
-
摘要:
为研究荷载在结构内部的传递机理,实现对结构传力效率的定量评估,以薄壳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结构力流分析方法和传力效率评估方法.基于现有结构力流分析方法,针对薄壳结构的几何形态及受力特点,以平面传力路径法为基础推导了空间传力路径计算公式,并引入弯曲应变能比来反映薄壳面外弯矩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薄壳结构力流分析的改进传力路径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力流长度和传力形式两方面因素,提出了等效力流长度的概念,定义了无量纲化的结构传力效率系数,解决了薄壳结构传力效率难以定量分析的难题.通过对典型薄壳结构的力流分析与传力效率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分析了结构几何参数、荷载作用形式以及边界条件等因素对结构传力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结构力流分析方法能够从整体上揭示结构的工作机理,增进了对结构工作性能的本质认识,有助于从整体上优化结构设计;基于传力效率系数的结构传力效率评估符合结构概念,是一种有效的结构评估手段.
-
-
-
-
-
-
-
孙智
-
-
摘要:
40m大直径筒仓仓顶设备荷载较大,受力情况复杂,单层钢结构薄壳结构由于结构形式合理,自重轻,更适合作为筒仓顶盖.针对现有设计的薄壳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弹塑性屈曲分析,发现该类结构形式受力性能和稳定性良好.
-
-
WANG Zhen;
王震;
ZHAO Yang;
赵阳;
YANG Xuelin;
杨学林
- 《第四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在向量式有限元三角形薄壳单元的基本理论中,引入薄壳结构碰撞、断裂和穿透等复杂不连续行为的模拟机制.采用"点-三角形"检测和罚接触力法模拟碰撞检测和碰撞响应,获得薄壳结构碰撞接触的全过程;采用塑性失效应变准则和质点分裂方式,获得薄壳结构断裂和破碎的全过程;进而结合碰撞检测、碰撞响应、失效应变准则以及质点分裂处理方式,获得刚体穿透薄壳结构的全过程.基于此,编制了向量式有限元考虑薄壳结构的碰撞、断裂和穿透行为的分析程序,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和所编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体现了向量式有限元方法在薄壳结构复杂不连续行为分析领域的优势.
-
-
DU Wenfeng;
杜文风;
Nasim Uddin;
Nasim Uddin
- 《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具有建筑美观和结构受力合理的优点,但建造耗工费时的缺陷限制了这种结构形式的应用.本文采用CSIPs(Composite 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s)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薄壳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与连接设计.与传统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SIPs薄壳结构在1KN/m2静载下的最大应力比钢筋混凝土薄壳小31.67%,不包含结构自重的结构最大几何非线性承载能力也高于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而在8度EL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的最大动内力仅为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的48.2%,但CSIPs薄壳结构在静动力作用下的位移明显高于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采用超声波焊接方法进行CSIPs与PVC连接件的连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
-
DU Wenfeng;
杜文风;
Nasim Uddin;
Nasim Uddin
- 《第九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具有建筑美观和结构受力合理的优点,但建造耗工费时的缺陷限制了这种结构形式的应用.本文采用CSIPs(Composite 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s)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薄壳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与连接设计.与传统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SIPs薄壳结构在1KN/m2静载下的最大应力比钢筋混凝土薄壳小31.67%,不包含结构自重的结构最大几何非线性承载能力也高于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而在8度EL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的最大动内力仅为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的48.2%,但CSIPs薄壳结构在静动力作用下的位移明显高于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采用超声波焊接方法进行CSIPs与PVC连接件的连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
-
-
WANG Zhen;
王震;
ZHAO Yang;
赵阳;
HU Ke;
胡可
- 《第三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基于向量式有限元基本理论,通过三角形常应变CST薄膜单元和三角形离散基尔霍夫DKT薄板单元的线性叠加组合,推导三角形薄壳单元的基本理论计算式.通过逆向运动获得单元节点纯变形位移,进而由变形坐标系求解单元节点内力.通过不同变形坐标系与整体坐标系之间的反复转换,解决膜元部分和板元部分的质点位移和内力、单元应变和应力在时间步末的叠加和下一时间步初的分离这一关键问题,同时对单元节点内力计算提出先沿厚度采用Neuton-Cotes积分,再采用Hammer积分方案进行平面内积分.在此基础上编制薄壳单元的计算分析程序,算例分析表明,所编制的向量式有限元薄壳单元程序可以较好地完成薄壳结构的静力、动力分析和考虑大变形大转动的屈曲分析,验证理论推导和所编制程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
-
WANG Zhen;
王震;
HU Ke;
胡可;
ZHAO Yang;
赵阳
- 《第三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薄壳结构的力学行为分析往往涉及显著的材料非线性效应,对爆炸、冲击等高速动力问题还需进一步考虑高应变率效应的影响.基于此,将可同时考虑应变硬化和应变率效应的Cowper-Symonds黏塑性材料本构模型(简称C-S模型)引入向量式有限元三角形薄壳单元,以实现金属薄壳结构的动力非线性分析.推导了C-S模型的弹塑性增量分析步骤,并将其作为单独的计算分析模块引入薄壳结构的向量式有限元分析程序,适用于线弹性、理想弹塑性、双线性弹塑性和率相关C-S模型等4种材料模型条件下的薄壳结构分析.算例分析表明,所编制的向量式有限元程序可以有效实现非线性材料情况下薄壳结构的静、动力分析以及爆炸冲击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验证了文中C-S模型理论推导和程序的正确、可靠.
-
-
-
林志兴;
马文勇;
刘庆宽
- 《第十七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某群体圆形球壳的风压分布进行测试,分析了单个球壳、两个球壳及四个球壳的风荷载分布规律,总结了多个球壳间的相互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单个球壳开口使得结构内表面呈现均匀负压;多个球壳的干扰状态下,球壳的风荷载值及分布都受到了较大影响,一般表现为结构表面的负压减弱,部分区域内的风压反向;从基底力上看,与单球壳相比,周边球壳的干扰减小了作用在球壳上的竖向力,部分风向角下增大了球壳承受的水平推力.
-
-
林志兴;
马文勇;
刘庆宽
- 《第十七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某群体圆形球壳的风压分布进行测试,分析了单个球壳、两个球壳及四个球壳的风荷载分布规律,总结了多个球壳间的相互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单个球壳开口使得结构内表面呈现均匀负压;多个球壳的干扰状态下,球壳的风荷载值及分布都受到了较大影响,一般表现为结构表面的负压减弱,部分区域内的风压反向;从基底力上看,与单球壳相比,周边球壳的干扰减小了作用在球壳上的竖向力,部分风向角下增大了球壳承受的水平推力.
-
-
林志兴;
马文勇;
刘庆宽
- 《第十七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某群体圆形球壳的风压分布进行测试,分析了单个球壳、两个球壳及四个球壳的风荷载分布规律,总结了多个球壳间的相互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单个球壳开口使得结构内表面呈现均匀负压;多个球壳的干扰状态下,球壳的风荷载值及分布都受到了较大影响,一般表现为结构表面的负压减弱,部分区域内的风压反向;从基底力上看,与单球壳相比,周边球壳的干扰减小了作用在球壳上的竖向力,部分风向角下增大了球壳承受的水平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