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专利文献378679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福建医药杂志等;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法明、古丽、向华等。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78679 占比:99.98%

总计:378766篇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发文趋势图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研究学者

  • 法明
  • 古丽
  • 向华
  • 吴晓莉
  • 唐力行
  • 季寒
  • 宋悦
  • 张勇
  • 张晓锐
  • 张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姜立学; 朱兴中; 孙军; 范晶晶; 秦基云; 潘冬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同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441例AR行SLIT并同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接种人群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441例AR患者中,51例成人患者在SLIT递增期接种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第1剂,接种后出现局部荨麻疹2例,低热1例,全身乏力及酸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5/51);390例患者在SLIT维持期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第1剂,接种后出现1例鼻塞、流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6%(1/390)。441例AR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第2剂后出现全身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0.23%(1/441);423例AR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第3剂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建议AR患者在特异性免疫治疗维持期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避免在递增期接种,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若接种第1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在接种第2、3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时应暂停特异性免疫治疗,无不良反应后再继续特异性免疫治疗,以避免多种免疫应答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提高多种免疫方案同步治疗的安全性。
    • 缪陶林
    • 摘要: 目的:分析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氯雷他定对过敏性鼻炎患儿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救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同时观察组另予以SLIT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指标、诱导痰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液指标均相比对照组较低,各项诱导痰指标的改善情况均相比对照组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SLIT+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降低患儿诱导痰中炎性因子、趋化因子水平,优化T淋巴细胞亚群,进而改善通气功能。
    • 唐力行; 王蓬鹏; 张薇; 肖潇; 韩阳; 张杰; 葛文彤
    • 摘要: 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对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490例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并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将其分成低龄儿童组、脱敏治疗时长组、个体化剂量调整组及多重过敏疗效评估组,记录患儿在首诊、治疗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总用药评分(TMS),并计算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结果共有374例(76.32%)患儿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低龄儿童用药组中,≤3岁组与>3岁组在用药12个月后的CSMS(2.20±1.61、2.50±1.78)、TNSS(2.80±2.32、3.60±2.71)及VAS(3.50±1.16、3.90±1.43)显著低于首诊时的评分CSMS[(4.50±1.44、5.30±1.32)、TNSS(6.20±1.89、7.50±2.19)、VAS(5.40±2.33、5.90±1.61)];此外,在脱敏治疗不同时间组中,完成36个月脱敏治疗患儿,仅在3年组中,评分分别为TNSS(0.90±0.97)、VAS(1.30±1.19)和CSMS(1.70±1.28),完成24个月脱敏疗程患儿在2年组和3年组的评分分别为TNSS(2.10±0.95、2.00±0.97)、VAS(3.00±1.56、3.10±1.68)、CSMS(3.10±1.15、2.90±1.19),完成12个月脱敏治疗患者在1年组、2年组和3年组中评分为TNSS(3.20±1.27、3.10±1.41、3.20±1.41)、VAS(4.50±2.11、4.70±2.19、4.50±2.17)和CSMS(4.20±1.39、3.70±1.32、4.10±1.39);脱敏治疗疗效不佳患儿在进行个体化增量后6个月(即治疗后12个月)达到与对照组相近的评分,即4号4滴组、4号5滴组和对照组的评分CSMS(2.90±1.56、2.90±1.88、2.40±1.69)、TNSS(4.70±2.98、3.90±2.77、3.80±2.45)和VAS(4.20±1.29、4.50±1.62、4.20±1.14);多重过敏患者脱敏2年后最终达到与单一过敏患者相近的疗效,单一过敏组、合并1~2种过敏原和合并3种以上过敏原组评分分别为CSMS(2.30±0.50、2.10±1.01、1.90±1.01)、TNSS(3.50±2.62、3.70±2.62、3.20±2.82)和VAS(4.50±1.00、4.10±1.57、3.80±1.54)。结论脱敏治疗在低龄儿童用药、多重过敏等方面均可发挥疗效,部分患儿在剂量调整后获得更好疗效。
    • 魏玉敏
    • 摘要: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且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异性免疫治疗至今已发展百余年,具有长期疗效和延缓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潜力,目前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最常用且易接受的途径是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因SLIT安全性高、疗效好,被认为是SCIT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替代方法.该文就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SLIT的各方面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王凡; 赵军; 杨家武; 张曙冬
    • 摘要: 目的 探讨舌下免疫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儿童尘螨过敏咳嗽变异性哮喘中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尘螨过敏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60例,其中舌下免疫治疗组29例、吸入激素治疗组31例.对每位患者随访并记录在第1个月、4个月和7个月各项指标.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舌下免疫及吸入激素均能够改善咳嗽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pred、PEF),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后吸入激素组咳嗽症状积分低于舌下免疫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pred)的改善高于舌下免疫研究组(P<0.001),用药评分高于舌下免疫组(P<0.001).结论 对于尘螨过敏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早期使用舌下免疫治疗能够改善咳嗽症状和肺功能,减少临床用药,且安全性良好.与吸入激素比较,咳嗽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程度不及吸入激素.
    • 唐力行; 王蓬鹏; 张薇; 肖潇; 韩阳; 张杰; 葛文彤
    • 摘要: 目的 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对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490例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并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将其分成低龄儿童组、脱敏治疗时长组、个体化剂量调整组及多重过敏疗效评估组,记录患儿在首诊、治疗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总用药评分(TMS),并计算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结果 共有374例(76.32%)患儿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低龄儿童用药组中,≤3岁组与>3岁组在用药12个月后的CSMS (2.20±1.61、2.50±1.78)、TNSS(2.80±2.32、3.60±2.71)及VAS(3.50±1.16、3.90±1.43)显著低于首诊时的评分CSMS[(4.50±1.44、5.30±1.32)、TNSS (6.20±1.89、7.50±2.19)、VAS(5.40 ±2.33、5.90±1.61)];此外,在脱敏治疗不同时间组中,完成36个月脱敏治疗患儿,仅在3年组中,评分分别为TNSS(0.90±0.97)、VAS(1.30 ±1.19)和CSMS(1.70±1.28),完成24个月脱敏疗程患儿在2年组和3年组的评分分别为TNSS(2.10 ±0.95、2.00±0.97)、VAS(3.00±1.56、3.10±1.68)、CSMS(3.10±1.15、2.90±1.19),完成12个月脱敏治疗患者在1年组、2年组和3年组中评分为TNSS(3.20±1.27、3.10±1.41、3.20±1.41)、VAS(4.50 ±2.11、4.70 ±2.19、4.50 ±2.17)和CSMS(4.20±1.39、3.70±1.32、4.10±1.39);脱敏治疗疗效不佳患儿在进行个体化增量后6个月(即治疗后12个月)达到与对照组相近的评分,即4号4滴组、4号5滴组和对照组的评分CSMS(2.90±1.56、2.90±1.88、2.40±1.69)、TNSS(4.70±2.98、3.90±2.77、3.80±2.45)和VAS(4.20±1.29、4.50±1.62、4.20±1.14);多重过敏患者脱敏2年后最终达到与单一过敏患者相近的疗效,单一过敏组、合并1~2种过敏原和合并3种以上过敏原组评分分别为CSMS (2.30±0.50、2.10±1.01、1.90±1.01)、TNSS(3.50±2.62、3.70±2.62、3.20±2.82)和VAS(4.50±1.00、4.10±1.57、3.80±1.54).结论 脱敏治疗在低龄儿童用药、多重过敏等方面均可发挥疗效,部分患儿在剂量调整后获得更好疗效.
    • 袁海灵
    • 摘要: 目的: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用于尘螨过敏哮喘患儿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70例尘螨过敏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SCIT组35例给予SCIT,SLIT组35例给予SLI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免疫学指标、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SCIT组总有效率为74.29%,SLIT组为7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IgE水平均降低,SIgG4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IL-12均升高,IL-4和IL-13均降低(P0.05);SLI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SCIT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T和SLIT疗法用于尘螨过敏哮喘患儿可获得相近效果,均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调节免疫学功能,但SLIT疗法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孙熙燕; 张会平; 张红健; 杨见明
    • 摘要: 目的:评估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变应性鼻炎(AR)伴过敏性咳嗽(AC)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6~55岁AR伴AC病人,随机分为SLIT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单纯抗过敏药物治疗,SLI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LIT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年和2年时的鼻炎症状评分(TNSS)、日间咳嗽症状评分(DCSS)、夜间咳嗽症状评分(NCSS)、药物评分(TM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TNSS、DCSS、NCSS、TMS、VAS和RQLQ在治疗1年和2年时均降低(P0.05),而治疗1年和2年后,SLIT组的TNSS、DCSS、NCSS、TMS、VAS和RQLQ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于AR伴AC的病人,SLIT联合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更显著疗效,同时生活质量改善也更加明显.
    • 王凡; 杨洁; 张欧; 张丽芳; 张曼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治疗在尘螨过敏儿童变应性鼻咽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尘螨过敏变应性鼻咽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舌下免疫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症状分级评分法(SRS法)评分;治疗后6、12个月咳嗽症状积分以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0.5±0.3)分和SRS评分(1.1±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1±1.8)、(2.6±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咳嗽症状积分分别为(2.4±1.5)、(1.1±0.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3±1.3)、(6.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00%、5.00%,均低于对照组的36.36%、59.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在递增阶段由3号升至4号滴剂出现喷嚏、咳嗽显著增加而停用舌下免疫治疗,1例出现皮肤风团伴瘙痒,口服氯雷他定后消失.对照组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咽炎患儿安全性良好,依从性较好,联合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改善症状及降低复发率有更大的意义.
    • 谢诚; 艾涛; 王丽; 樊映红; 罗荣华; 廖惠玲
    • 摘要: 目的 评价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对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肺功能及气道嗜酸性炎症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1年及以上正规治疗的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儿童200例,在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按照是否加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分为治疗组(最终纳入71例)和对照组(最终纳入89例),对两组患者治疗1年及以上后的鼻炎症状评分、哮喘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VAS评分、药物评分,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儿鼻炎评分、哮喘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评分、VAS评分药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N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纯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较单纯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疗效更加显著,能够更好地降低气道嗜酸性炎症,但其对患儿肺功能的改善作用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相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