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遗产地
自然遗产地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建筑科学、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884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小康、中国园林、长江丛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2006年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等;自然遗产地的相关文献由12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少宇、朱岚巍、刘旭玲等。
自然遗产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884篇
占比:99.48%
总计:17977篇
自然遗产地
-研究学者
- 张少宇
- 朱岚巍
- 刘旭玲
- 张海霞
- 无1
- 于顺利
- 冯慎鑫
- 刘通
- 周年兴
- 唐世林
- 姚杰
- 李武帮
- 杨业勤
- 杨传东
- 杨天友
- 杨旭
- 汪宇明
- 王献溥
- 罗金华
- 肖诗白
- 邹时林
- 霍艳辉
- AIRBUS
- CNES2015
- DS
- TIAN Shizheng
- WANG Xianpu
- WANG Zongshuai
- YANG Guihua
- YU Shunli
- 丁平君
- 严国泰
- 任千千
- 何亚琼
- 余鳞
- 关健
- 冯婧婕
- 刘智
- 刘某承
- 刘浦江
- 刘红纯
- 匡文慧
- 单果
- 吴俊霖
- 吴呵融
- 吴竑
- 周志旺
- 周永刚
- 姚定强
- 姜文明
-
-
李玉平;
陈妍;
陈月忠
-
-
摘要: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刊与湖南省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联合推出以“保护自然遗产建设美丽湖南”为主旨的专题报道。目前,我国共有14项世界自然遗产,湖南有2处。专题报道系统而有侧重地展现30年来湖南稳步推进自然遗产保护事业的艰辛探索和执着实践,与你一起走进自然遗产地,领略无限风光,感悟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厚重情怀。
-
-
灵晓阳
-
-
摘要:
盐城,地处风景秀丽的黄海之滨,拥有空港、海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是国家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战略的交汇点,也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中唯一一个自然遗产地城市,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有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东部是黄海湿地,西部是湖荡湿地,建有珍禽、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仙鹤神鹿之乡”的美名,可谓是人杰地灵。盐城的名字由来已久,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七年时更名为盐城县,“盐城”之名使用到现在,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
-
-
许晓青;
吴竑;
冯婧婕
-
-
摘要:
视听交互作为声环境感知研究的重要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从定量角度进行了实证.仅有少数研究从定性角度揭示视听交互机理.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声景为研究对象,基于前序研究中得出的"半自然环境中视听匹配度较低"这一结论,选取视听匹配准确度较低的一段半自然声景,通过视听实验得到72份有效样本.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揭示了视听交互作用的规律:1)视听匹配与优势感知有关,视听相符情况下被试者更易由听觉引导视觉,而视听不符的情况下则更易由视觉引导听觉;2)视觉判断影响声景评价,尤其是对于嘈杂的–安静的这一情绪感知,视觉判断比听觉判断作用更大;3)声源类型是判断环境真实性的要素,视觉元素中的旷奥以及声音的远近感也是辅以判断环境真实性的因素.通过研究,对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类似的保护地中现存的声环境和视觉环境管理问题提出了建议.
-
-
项波;
温婷;
郭汉;
刘红纯;
刘智
-
-
摘要:
目前,世界遗产的重心任务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自然遗产的保护压力与日俱增.为实施世界遗产中心的5C战略中的核心战略可信度(credibility)和严格保护(conservation),全球的世界遗产项目需要接受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状况的定期监测评估和反应性监测,对缔约国保护、监测、管理世界自然遗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管理部门而言,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电子通信等数字化技术,实施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数字化、系统化、智慧化管理,实现快速反应,并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迅速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政府管理成本,越来越成为关键手段之一.分析总结国家、省、遗产地管理机构对遗产动态监测、保护管理、教育展示等方面的需求,提出基于空间连续的遥感数据和时间连续的传感器数据集成并融合的数据驱动方案,设计国家、省、遗产地三级管理平台综合架构和遗产地分布式数据库,集成遗产地动态监测评估、可视化展示、保护管理应用系统,构建与中国自然遗产地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综合性网络平台.
-
-
杨天友;
姚杰;
李武帮;
杨传东;
杨业勤
-
-
摘要:
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对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翼手目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观察到翼手目动物1400余只,隶属3科15种;综合补充文献记载的4种,截至目前,梵净山世界自然地翼手目动物的有效记录应为3科19种,其中7种为梵净山世界自然地首次记录.此外,还对该地区蝙蝠的区系特征、 濒危等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保护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监测与保护的建议.
-
-
杨天友;
姚杰;
李武帮;
杨传东;
杨业勤
-
-
摘要:
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对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翼手目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观察到翼手目动物1400余只,隶属3科15种;综合补充文献记载的4种,截至目前,梵净山世界自然地翼手目动物的有效记录应为3科19种,其中7种为梵净山世界自然地首次记录。此外,还对该地区蝙蝠的区系特征、濒危等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保护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监测与保护的建议。
-
-
余鳞
-
-
摘要: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65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中国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与世界闻名的九寨沟、黄龙寺自然遗产地并背相连。总面积32297公顷,海拔2400-4980米。2002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兽类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兽类有大灵猫、金猫等11种。
-
-
张少宇;
朱岚巍;
邹时林
-
-
摘要:
研究尝试从森林损失和人为压力两个大的方面,对中国17个自然遗产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自然遗产地遗产区的森林损失率最高不超过2%,缓冲区的森林损失率最高达16%;(2)中国80%的自然遗产地在1993年~2016年期间人类活动强度有所增加,泰山、武陵源风景区人为压力增加较多,且泰山人为压力状态一直处于高等级;(3)森林损失与人为压力存在弱相关,相关性为正;受综合影响较大的自然遗产地有武夷山、中国丹霞、泰山,同时应根据综合因子指数等级大小加大其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力度;(4)此外,自然遗产地缓冲区受到的综合影响普遍高于遗产区,未来也应该重视缓冲区的保护工作.
-
-
张少宇;
朱岚巍;
邹时林
-
-
摘要:
研究尝试从森林损失和人为压力两个大的方面,对中国17个自然遗产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自然遗产地遗产区的森林损失率最高不超过2%,缓冲区的森林损失率最高达16%;(2)中国80%的自然遗产地在1993年~2016年期间人类活动强度有所增加,泰山、武陵源风景区人为压力增加较多,且泰山人为压力状态一直处于高等级;(3)森林损失与人为压力存在弱相关,相关性为正;受综合影响较大的自然遗产地有武夷山、中国丹霞、泰山,同时应根据综合因子指数等级大小加大其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力度;(4)此外,自然遗产地缓冲区受到的综合影响普遍高于遗产区,未来也应该重视缓冲区的保护工作.
-
-
张少宇;
朱岚巍;
霍艳辉;
杨旭;
唐世林
-
-
摘要: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利用1988–2017年共计30期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数据进行在线批量处理,结合森林扰动提取算法,提取30年的每年森林扰动变化;利用GEE云平台及ArcGIS 10.5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及精细制图,采用流程化的处理方式,得到长时间序列的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每年的森林扰动数据集.本数据集可用于黄山遗产地森林时空变化分析、遗产地的要素监测、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能够清晰地反映黄山自然遗产地在长时间序列监测作用下的变化特征.
-
-
TIAN Shizheng;
田世政;
YANG Guihua;
杨桂华
- 《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条块约束下一元主体全能治理是中国自然遗产地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这种模式存在代理主体多、链条长、条块目标冲突、执行主体性质模糊等局限,导致初始目标扭曲、信息畸变、运动型治理、治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根据近年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战略取向,通过跨部门协同治理、管办分离、内部制衡、资金与立法保障等,逐步实现从划部门而治到一体化治理,从属地为主到分级管理,从全能治理到法人治理,从自养为主到生态补偿,从营利导向到公益回归.必须跳出当前《自然遗产保护法》的立法悖论,治理模式变革与立法工作协同推进.
-
-
王嘉学;
肖本秀
- 《2006年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多种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区域,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国家发展战略等与遗产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考虑到其特殊性,在对各产业发展条件、潜力及其对遗产威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适度发展河谷区生态农业、大力发展遗产旅游业并辅以适度的干流水能资源开发,是缓解各种矛盾冲突的产业协调途径.
-
-
WANG Xianpu;
王献溥;
YU Shunli;
于顺利;
WANG Zongshuai;
王宗帅
- 《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该文通过实地调查、部门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方法,分析了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的遗产价值,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从世界范围来看,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无论是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都是丰富多彩而独特的.荔波喀斯特地区是一个富有特色具有世界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荔波喀斯特森林作为中国十大最美的森林之一,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湿润亚热带喀斯特地区森林的地方,那里山水林田路洞湖巧妙的结合,风景独特而优美;荔波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物圈管护区;荔波喀斯特地区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喜钙性、残遗性和交错性都很突出.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加强保护.现在荔波喀斯特、石林喀斯特(云南)、武隆喀斯特(重庆)捆绑在一起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本文简略地对它的自然特点、遗产价值和有效管理作一简略的介绍,供有关方面参考.
-
-
WANG Xianpu;
王献溥;
YU Shunli;
于顺利;
WANG Zongshuai;
王宗帅
- 《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该文通过实地调查、部门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方法,分析了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的遗产价值,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从世界范围来看,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无论是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都是丰富多彩而独特的.荔波喀斯特地区是一个富有特色具有世界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荔波喀斯特森林作为中国十大最美的森林之一,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湿润亚热带喀斯特地区森林的地方,那里山水林田路洞湖巧妙的结合,风景独特而优美;荔波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物圈管护区;荔波喀斯特地区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喜钙性、残遗性和交错性都很突出.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加强保护.现在荔波喀斯特、石林喀斯特(云南)、武隆喀斯特(重庆)捆绑在一起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本文简略地对它的自然特点、遗产价值和有效管理作一简略的介绍,供有关方面参考.
-
-
WANG Xianpu;
王献溥;
YU Shunli;
于顺利;
WANG Zongshuai;
王宗帅
- 《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该文通过实地调查、部门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方法,分析了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的遗产价值,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从世界范围来看,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无论是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都是丰富多彩而独特的.荔波喀斯特地区是一个富有特色具有世界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荔波喀斯特森林作为中国十大最美的森林之一,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湿润亚热带喀斯特地区森林的地方,那里山水林田路洞湖巧妙的结合,风景独特而优美;荔波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物圈管护区;荔波喀斯特地区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喜钙性、残遗性和交错性都很突出.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加强保护.现在荔波喀斯特、石林喀斯特(云南)、武隆喀斯特(重庆)捆绑在一起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本文简略地对它的自然特点、遗产价值和有效管理作一简略的介绍,供有关方面参考.
-
-
WANG Xianpu;
王献溥;
YU Shunli;
于顺利;
WANG Zongshuai;
王宗帅
- 《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该文通过实地调查、部门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方法,分析了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的遗产价值,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从世界范围来看,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无论是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都是丰富多彩而独特的.荔波喀斯特地区是一个富有特色具有世界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荔波喀斯特森林作为中国十大最美的森林之一,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湿润亚热带喀斯特地区森林的地方,那里山水林田路洞湖巧妙的结合,风景独特而优美;荔波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物圈管护区;荔波喀斯特地区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喜钙性、残遗性和交错性都很突出.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加强保护.现在荔波喀斯特、石林喀斯特(云南)、武隆喀斯特(重庆)捆绑在一起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本文简略地对它的自然特点、遗产价值和有效管理作一简略的介绍,供有关方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