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体肝移植

自体肝移植

自体肝移植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1年内共计6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390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科技信息、大家健康(中旬版)、健康必读(下旬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2007年中华肝胆胰脾外科学术论坛、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自体肝移植的相关文献由209位作者贡献,包括叶啟发、王彦峰、明英姿等。

自体肝移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0390 占比:99.39%

总计:10454篇

自体肝移植—发文趋势图

自体肝移植

-研究学者

  • 叶啟发
  • 王彦峰
  • 明英姿
  • 范晓礼
  • 叶启发
  • 吐尔干艾力·阿吉
  • 张培建
  • 成柯
  • 牛英
  • 邵英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磊; 杨芦莎
    • 摘要: 目的 探讨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在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2月收治的1例尾状叶巨块型肝癌行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未发生吻合口栓塞、肝脓肿等并发症,随访截至2020年12月(术后10个月)未发现明显门静脉高压及肿瘤复发征象.结论 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可为风险巨大的中央型肝癌患者提供手术切除机会,短期疗效可,但临床推广及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循证医学的数据支持.
    • 刘仕琪; 雷鹏; 吕毅; 宋宇龙; 王浩华; 白纪刚
    • 摘要: 目的 利用磁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ve anastomosis,MCA)进行肝脏附属大血管快速重建,研究离体肝部分切除后实现肝脏快速植入可行性.方法 选择成年杂种犬15只,离体肝脏部分切除后进行原位肝脏植入,按肝脏附属大血管吻合方法不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MCA组(n=10),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磁吻合环快速重建肝上、肝下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及门静脉(portal vein,PV);传统缝合(traditional handsewing,THS)组(n=5),采用传统手工缝合方法完成肝脏附属血管吻合.记录静脉吻合时间及吻合口渗漏情况、术中与术后生存时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查吻合口血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MCA组术中死亡1例,存活9只,肝上、下IVC及PV吻合耗时(9.5±2.5)min较THS组(30.7±3.4) min明显缩短(P=0.000);无肝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CA组术中吻合口无渗漏血发生,肝脏植快速植入后血流动力学稳定,THS组5只犬于术中全部死亡.术后血管X线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MCA组IVC及PV吻合口血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结论 MCA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吻合效果可靠的肝脏附属大血管重建方法,可显著缩短肝脏植入时间,减少离体肝切除术中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术后并发症.
    • 马菊花
    • 摘要: 肝泡型包虫病又称为虫癌,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临床常见人畜共性疾病。早期患病,病灶位于半肝区,随着病情发展,将侵犯周期脏器,导致治疗和预后难度进一步增加。自体肝移植治疗是肝泡型包虫病主要治疗手段,其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但是围手术期极易并发多种疾病,预后较差[1]。由此可见,围手术期积极采取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对自体肝移植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舒俊傑; 卢倩; 张雷达; 别平; 弓毅; 欧霞; 戴海粟; 张城城; 刘炜; 陈海蕾; 刘祥德; 杨占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ELRA)治疗肝脏复杂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7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行ELRA肝脏复杂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6例,女14例;中位年龄为51岁,年龄范围为13 ~69岁.患者均行ELRA.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患者出院后前6个月行个体化随访,此后每3~6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肿瘤复发及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元±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手术情况: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LRA,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Ro切除率为100% (50/50).5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30±186) min,其中9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手术时间为(684±168) min,4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时间为(618±190) min.50例患者临时性下腔静脉重建与门腔分流操作时间为(35±9) min,无肝期时间为(256±71) min,术中出血量为2 000 mL(400~ 10 000 mL),剩余肝脏质量与标准肝脏质量比值为65%±16%,其中9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剩余肝脏质量与标准肝脏质量比值为63%±14%,4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剩余肝脏质量与标准肝脏质量比值为65%±17%.50例患者中,35例血管侵犯(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7例、肝脏恶性肿瘤28例),其中24例行体外血管整形重建术(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6例、肝脏恶性肿瘤18例);12例胆管侵犯,因胆总管无法对端吻合行胆肠吻合术(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5例、肝脏恶性肿瘤7例);2例胃癌肝转移、1例结肠癌肝转移、1例胰腺癌肝转移分别联合行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术后情况:50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25 d(11~169 d).50例患者中,12例发生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引流术;10例发生胆汁漏,行腹腔穿刺引流术;3例发生胆总管吻合口漏,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或胆道支架植入术;6例行2次手术,其中4例因腹腔出血行剖腹探查术,1例因腹腔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行剖腹探查门静脉重建术,1例因肝衰竭行抢救性肝移植.50例患者术后90d内死亡9例,均为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3例死于重症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死于急性肝衰竭,2例死于腹腔出血,1例死于肺动脉栓塞.(3)随访情况: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19个月.50例患者ELRA术后总体生存时间为17个月(1~119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0%、45.9%、41.1%和41.9%、33.4%、30.8%;9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ELRA术后总体生存时间为68个月(10~114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为88.9%;4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ELRA术后总体生存时间为15个月(1~119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4%、36.6%、31.0%和31.5%、21.0%、18.0%.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ELRA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626,11.766,P<0.05).结论 ELRA可用于治疗肝脏复杂占位性病变,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筛选标准应更加严格,以降低围术期病死率.
    • 玉苏甫卡迪尔·麦麦提尼加提; 吐尔干艾力·阿吉; 冉博; 蒋铁民; 排组拉·沙拉依阿当; 张瑞青; 邵英梅; 温浩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肝后下腔静脉重建方式在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ELRA)术治疗肝泡型包虫病(AE)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是2010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LRA治疗的88例终末期肝AE受者.根据术中肝后下腔静脉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A组(自体血管重建组,50例);B组(肝后下腔静脉替换组,31例);C组(肝后下腔静脉切除不重建组,7例),分析比较各组受者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总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资料.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32±3.20 h、15.99±3.32 h和16.86±4.18 h(P>0.05),无肝期时间分别是(398.48±104.12)min、(389.41±135.25)min和(337.43±108.65)min(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受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是(30.64±18.54)d、(25.94±16.37)d和(51.29±29.43)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受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A、C组.A、B两组中术后下腔静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和9.7%.9例受者术后出现下腔静脉狭窄,4例形成血栓,B组受者中均未见下腔静脉狭窄情况.结论 ELRA中肝后下腔静脉的重建方式应根据切除病灶后血管壁的缺损程度而适当选择.
    • 刘畅; 刘坦
    • 摘要: 摘 要 :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解决了某些复杂肝占位导致手术不能根治的难题 , 尤其是中央型肝病灶侵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这些常规手术无法将肿瘤全部清除的情况,此术式为此类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存活希望。但其手术操作复杂,带来的并发症风险也相对较高,术后引起肝功能衰竭,小肝综合症等严重疾病的情况不可完全避免。但随着学者们的在临床上不断研究与探索,术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进行了改良和技术融合,大大减小了损失和并发其他疾病的风险。
    • 眭万琼; 魏耕富; 周先琼; 常秀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自体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对本院2016年11月-2020年1月期间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进行自体肝移植的16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并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和经验,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自体肝移植患者采取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赵海蓉
    • 摘要: 目的 探讨完全离体部分肝切除余肝自体肝移植患者围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两例自体肝移植患者围无肝期生命体征、尿量、凝血生化指标的监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各项监护指标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结果 术前24 h、术后24 h至48 h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腹腔引流液、尿量、凝血及生化指标的改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2例自体肝移植患者围无肝期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通过观察患者围无肝期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加强自体肝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旱日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