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腺泡细胞癌

腺泡细胞癌

腺泡细胞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专利文献113329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华胰腺病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肿瘤临床等; 腺泡细胞癌的相关文献由336位作者贡献,包括袁静萍、Basturk O、Filipe Modolo等。

腺泡细胞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13329 占比:99.91%

总计:113431篇

腺泡细胞癌—发文趋势图

腺泡细胞癌

-研究学者

  • 袁静萍
  • Basturk O
  • Filipe Modolo
  • Silvio Kenji Hirota
  • 何惠华
  • 余鑫鑫
  • 吴兰雁
  • 吴娟
  • 姚甜
  • 宋彬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殷宪刚; 陈洁; 王素英; 许珊珊
    • 摘要: 目的探讨涎腺类似乳腺分泌性癌(MASC)与腺泡细胞癌(Aci 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5例MASC患者(MASC组)及5例AciCC患者(AciCC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瘤体大体特征,以及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DOG-1、MUC-4、S-100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出缓慢长大的无痛性肿块,且质地较为硬实,肿瘤活动性差;其中MASC患者的平均无瘤生存期短于Aci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Aci CC患者。MASC肿瘤直径0.7~5.5 cm,中位直径2.1 cm。Aci CC肿瘤直径1.0~8.0 cm,中位直径3.0 cm。MASC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立方形及多边形,胞质较丰富,呈嗜酸性均质状,有时含空泡,肿瘤排列方式呈实性巢状、囊状、微囊状或者滤泡状。Aci CC肿瘤细胞以浆液性腺泡细胞为特征,肿瘤细胞排列呈实体状、梁状、条索状、腺泡状及微囊状。MASC中DOG-1呈阴性,S-100呈强阳性,MUC-4呈阳性或者局灶阳性;Aci CC中DOG-1呈强阳性,S-100呈阴性(或局灶阳性),MUC-4呈阴性。结论MASC是一种新近认识的涎腺低度恶性上皮源性肿瘤,少数病例可以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可结合临床特征、组织学以及DOG-1、S-100、MUC-4检测将其与AciCC鉴别区分。
    • 杨侃荣; 赵继泉; 欧卫谦
    • 摘要: 目的: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的MRI图像特点,提高腮腺肿瘤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腮腺肿瘤MRI图像及临床特点。包括肿瘤部位、形态、边缘,肿瘤的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34个病例中,32例良性,2例恶性。良性肿瘤:混合瘤、腺淋巴瘤、表皮样囊肿、淋巴上皮囊肿;恶性肿瘤:淋巴上皮瘤样癌和腺泡细胞癌。多形性腺瘤共13例,10例浅叶,3例深叶,T2WI序列上高信号9例,高低混杂信号4例。7例明显强化,4例轻度强化,1例环形强化,1例未见明显强化;腺淋巴瘤共13例,均位于腮腺深叶,腮腺的下极。T2WI序列上稍高信号7例,等信号1例,高低混杂信号5例。强化方式13例均为轻度强化;表皮样囊肿4例,3例腮腺表面,1例腮腺浅叶。T2WI高信号,2例不强化,2例环形强化;淋巴上皮囊肿2例,腮腺浅叶。T2WI高信号,1例不强化,1例环形强化;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腮腺深叶,T2WI等信号,轻度强化。腺泡细胞癌1例,腮腺深叶,T2WI混杂信号,轻度强化。结论:磁共振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有困难,但对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诊断影像表现有特异性。
    • 曲月; 张喜庆; 王成健; 陈绍伟
    • 摘要: 目的总结腮腺脂肪瘤合并腮腺腺泡细胞癌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腮腺脂肪瘤合并腺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5岁男性患者,右侧耳下有一无痛性肿物,肿物大小28 mm×38 mm×63 mm,无明显压痛,偶有牵扯感,表面光滑无结节,边界清楚,质略软,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被覆皮肤颜色正常,指压无凹陷。腮腺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腮腺内可见一不均质低回声,肿物周边及内部可见少量血流信号;CT平扫示右侧腮腺下区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其内见不规则分叶状近似软组织密度灶,病灶邻近肌肉组织受压改变。初步诊断为:右侧腮腺区多形性腺瘤,右侧腮腺区腺淋巴瘤。患者接受切除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腮腺深叶下极,呈黄色脂肪状,包膜完整,切开脂肪团块,其内可见一黄褐色肿物,质地略韧。术中完整切除肿物,解剖并保留腮腺深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包块中心肿瘤细胞排列呈腺泡状,细胞形态较一致,居中,包膜不完整,中心区域外周有大片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有完整包膜。明确诊断为右侧腮腺脂肪瘤(外周)合并腮腺腺泡细胞癌(中心)。手术切除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腮腺脂肪瘤合并腮腺腺泡细胞癌临床罕见,影像学功能性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主要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 吴玲; 魏龙
    • 摘要: 患者,男,74岁。2020年11月因主诉“进行性排尿困难1年,加重5个月”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20余年、冠心病史(心律失常型)7年,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为141/78 mmHg。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检显示前列腺腺泡细胞癌,Gleason评分为4+4=8/10,分级分组(4)。免疫组化:Syn(-),P63(-),PAX-8(-),Ki-67(约30%+),P504s(+),PSAP(+),PSA(+),CK-pan(+)。tPSA 320 ng/ml,fPSA 50.56 ng/ml,诊断为前列腺癌(T_(2c)N_(0)M_(1))。
    • 宋丽; 张慧
    • 摘要: 胰腺肿瘤属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比女性明显更高,近年来,该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人们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胰腺肿瘤大多数是因腺管上皮管腺癌及腺泡细胞癌病变所致,由于早期诊断率比较低,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都已经处于晚期,所以术后预后效果也相对比较差^([1])。
    • 邓巧英; 田世维; 舒大翔
    • 摘要: cqvip:胰腺腺泡细胞癌(pancreatic acinar cell carci-noma,PACC)是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因其缺乏特征性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具有很大挑战性,易误诊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PACC由相对均匀的实性片状和腺泡状排列的肿瘤细胞组成,并产生胰腺外分泌酶,主要包括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好发于50~60岁男性患者[1-4]。本文就1例PACC病例进行临床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PACC的影像诊断水平。
    • 刘豪; 范小月; 乔师师
    • 摘要: 目的 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PA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特征、外科治疗、预后.方法 收集整理2010年1月到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或穿刺活检病理报告确诊为P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经过、随访情况.结果 共收集到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ACC患者23例,其中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PACC患者10例.男16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2.29:1,年龄为6~70岁,平均(54.52±14.79)岁.初次就诊时症状以腹痛腹胀、黄疸、消瘦、腹泻为主.肿瘤部位为胰头7例(30.43%)、胰尾部7例(30.43%)、胰体尾6例(26.09%)、胰体部2例(8.70%)、胰头体尾1例(4.35%).入院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8例(34.78%)、CA125升高6例(26.09%)、甲胎蛋白(AFP)升高5例(21.74%)、癌胚抗原(CEA)升高3例(12.04%)、CA153升高2例(8.70%).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经术后或者穿刺活检常规病理确诊为PACC,病理确诊率为100%.10例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腹腔肿物+脾切除术2例、胆囊空肠吻合术1例.随访:9例患者生存(39.13%),8例患者死亡(34.78%),6例(26.09%)患者失联.平均生存期为12(6,36.5)个月.17例成功随访患者中1、3、5 a生存率分别为52.94%、23.53%、11.76%.结论 PACC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其临床术前确诊率低,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后可长期存活,预后较好.
    • 孙文佳; 徐鹏飞; 张天铭; 王满香; 漆楚波; 岳君秋; 郭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涎腺分泌性癌(salivary secretory carcinoma,S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12例SSC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和FISH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SSC均发生于涎腺,包括腮腺9例、颌下腺2例和气管小涎腺1例.患者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48岁;肿瘤平均最大径2.4 cm(0.5~5 cm).SSC镜下形态结构多样,包括巢状、微囊、乳头状、实性和小管状结构.微囊和小管的腔内常充满黏液及嗜酸性胶样分泌物.瘤细胞核多为卵圆形,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胞质丰富嗜酸性.免疫表型:9例CK7呈弥漫胞膜阳性,9例S-100呈弥漫阳性,2例S-100呈部分阳性,8例Mammaglobin呈弥漫胞质阳性,1例Mammaglobin呈部分阳性,2例Mammaglobin呈局灶阳性,5例GATA3呈弥漫胞核阳性.9例行DOG1检测,其中4例呈局灶阳性,1例呈部分阳性,4例呈阴性.6例行pan-TRK检测,其中3例呈弥漫核阳性,1例约10%肿瘤细胞核阳性及核仁阳性,另2例为单纯核仁阳性.5例采用融合探针FISH检测显示有特征性ETV6-NTRK3基因融合.12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相应部位的无痛性肿块,8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4.5个月(8~28.5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SSC属于罕见的头颈部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多为惰性,pan-TRK免疫组化检测可用于初筛,确诊需经FISH或二代测序检测.
    • 陈文强; 张杰
    • 摘要: 回顾性分析1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患者以“左上腹隐痛不适6个月,加重2周”入院,初诊考虑脾脏肿瘤,后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胰腺腺泡细胞癌.术后3个月复查怀疑局部肿瘤复发,行放化疗后病灶好转,门诊随访1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