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1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37627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中国医学工程、河南外科学杂志、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年河南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第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妇科内镜学术会议等;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颖、吴卫卫、张丽霞等。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37627 占比:99.98%

总计:1037794篇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发文趋势图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研究学者

  • 李颖
  • 吴卫卫
  • 张丽霞
  • 张宪哲
  • 张水玲
  • 张静平
  • 徐建
  • 文仲勇
  • 李姗
  • 李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耿凤新; 刘媛媛
    • 摘要: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LAVH患者依据麻醉方法 分为复合麻醉组(n=40,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及单独全麻组(n=40,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复合麻醉组的干预优良率显著高于单独全麻组(P<0.05).两组T1、T2、T3、T4时的HR均显著低于T0时(P<0.05);复合麻醉组T1、T2、T3、T4、T5时的MAP均显著低于T0时(P<0.05);复合麻醉组T1、T2、T3时的MAP均显著低于单独全麻组(P<0.05);单独全麻组T4、T5时的血浆E及Cor水平显著高于T0时(P<0.05);复合麻醉组T4、T5时血浆E及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独全麻组(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全麻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更能有效调控LAVH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袁雄英
    •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用3种不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阴式子宫切除术(TVH),n=20]、B组[腹式子宫切除术(TAH),n=20]和C组[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n=20].比较3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与B组,且A组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24 h和48 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A组与B组,且A组术后24 h和48 h时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感染发生率略高于A组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TAH,子宫肌瘤患者采用TVH、LAVH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LAVH的微创效果更好,可缓解疼痛,利于术后恢复.
    • 杨静
    • 摘要: 目的:探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从中选取50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采用随机学理论,将患者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将阴式子宫切除术应用到对照组患者的治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状况进行记录,比较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观察得知,对照组手术时长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无论是手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还是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都有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对于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王霞
    •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周口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48例.开腹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4/48)]低于开腹组[25.0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相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能有效减少术中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徐晶
    • 摘要: 目的 探讨进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直接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100±13.20)min,平均住院天数(4.56±2.16)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20±12.73)min,平均住院天数为(7.85±3.21)d,无一例中转开腹.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把握手术适应症,操作技能精湛掌握并发症防治技巧,开展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是安全有效的,有效减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 韦予欣
    •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简称LAVH)治疗子宫肌瘤(简称Fib)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百色市田阳县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Fib患者4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A组(20例)与B组(20例).A组行LAVH治疗,B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A组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A组并发症率(10.0%)优于B组(35.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A组的复发率为5.0%,B组的复发率为30.0%;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Fib患者行LAVH治疗可改善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且能减少疾病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 王轶群; 应小燕
    • 摘要: 目的 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在大子宫切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120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大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TLH组60例,LAVH组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重量、术中中转开腹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120.3±26.3)min,明显短于TLH组(141.2±35.1)min(t=3.694,P=0.000);TLH组术后疼痛VAS评分(3.1±1.0)分,明显低于LAVH组(4.0±1.8)分(t=-3.216,P=0.002).TLH组和LAVH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5.0%和0,无统计学差异(P=0.244);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6.3±88.8)、(132.7±112.7)ml,无统计学差异(t=-1.422,P=0.158);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0±0.5)、(1.9±0.4)d,无统计学差异(t=1.474,P=0.143);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9/60)和12.9%(8/60),无统计学差异(χ2=0.069,P=0.793).TLH组48例随访6~12个月,平均6.5月,术前症状全部消失,7例(14.6%)新发压力性尿失禁.LAVH组45例随访6~12个月,平均6.6月,术前症状全部消失,4例(8.9%)新发压力性尿失禁.2组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79,P=0.597).结论 腹腔镜大子宫切除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LH术后24 h疼痛轻,LAVH手术时间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