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6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专利文献770020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民康医学、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169位作者贡献,包括俞小炯、周武元、张浩等。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70020 占比:99.99%

总计:770089篇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发文趋势图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研究学者

  • 俞小炯
  • 周武元
  • 张浩
  • 袁艺
  • 许建
  • 丁振昊
  • 乔芳珍
  • 付欢英
  • 何凤霞
  • 全竹富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高亚婷; 刘海英; 陈瑶
    • 摘要: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及术后早期活动对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应激反应、胃肠功能水平和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1年8月医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5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多维度护理及术后早期活动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胃肠功能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评分比对照组高,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评分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醛固酮水平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时的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比对照组高,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进食、肛门排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及术后早期活动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减轻应激反应,并且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孙浩; 曹丽; 曹林; 龙云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应用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控制疼痛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LH手术,在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CIA,而在观察组给予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IC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结果在术后24 h,观察组静态VAS和动态VAS分别为(2.5±0.8)分和(3.7±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1.2)分和(5.8±1.7),P0.05);在术后7 d,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6.3±7.5)%、(36.8±4.9)%、(32.5±3.2)%和(16.3±2.9)%,与对照组【分别为(75.2±7.4)%、(37.6±4.4)%、(31.2±3.4)%和(17.4±2.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LH后PCIA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 魏笳
    •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简称LH)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简称EEN)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5月~2020年3月间来院治疗的68例LH手术患者.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35例予以EEN干预,B组33例予以肠外营养.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干预前两组的营养指标未见差异(P>0.05).干预后,A组的营养指标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LH患者行EEN干预可优化营养指标,且安全性佳.
    • 鲁葆春; 杨建辉; 唐海军; 朱志杨
    • 摘要: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实时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技术在特殊部位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应用ICG荧光实时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技术的特殊部位腹腔镜肝癌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仅1例中转开腹;19例完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其中ICG荧光显像成功17例,失败2例,1例为为胆管细胞癌,1例为混合型肝癌.1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整切除病灶,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165±38)min,术中出血量(280±26)mL,术后发生胆漏1例,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技术在特殊部位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刘永昌; 赵殿堂; 孙启峰; 张启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和三维可视化精准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分别行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或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和三维可视化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9±2.3)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2.5)d,P>0.05],两组荧光染色满意率分别为91.2%和91.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1.0±59.6)min和(96.9±21.7)ml,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10.4±86.5)min和(106.3±25.0)ml,P0.05).结论 采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和三维可视化腹腔镜下肝癌精准切除术治疗PLC患者,有利于精准切除肿瘤,缩短手术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
    • 王丽; 杨依林
    • 摘要: 目的:探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患者50例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两组均是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各项目时间指标较短,观察组护理认可度较高(P<0.05).结论:为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加速患者恢复,获取患者高度认可.
    • 唐葱葱; 豆雪洁
    • 摘要: 目的:分析并总结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手术护理方法,进一步保障手术安全.方法:对2020年1月—9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的115例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观察手术结局.结果:115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安全,术中无大出血、低体温等不良情况发生,术后康复情况良好,且患者对护理的服务满意度非常高.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手术,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高质量、高效率的术中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安全开展,缩短手术时间.
    • 胡立惠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快速康复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29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肺部感染以及腹腔积液等)发生率、生命质量(功能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评分。结果: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肺部感染以及腹腔积液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命质量(功能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等。
    • 刘少华
    •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共100例,均为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为对象,研究起始时间2018年1月,截止时间2019年12月,根据自然数顺序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单数一组纳入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n=50),双数一组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50),对比两种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排气排便、拔管、下床活动等情况恢复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促使其早日康复,缩短其拔管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