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两虚
脾肾两虚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9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32541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光明中医、环球中医药、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首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09年度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22次)全国肾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等;脾肾两虚的相关文献由86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向哲、刘宏奇、刘晓鹰等。
脾肾两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2541篇
占比:99.74%
总计:132886篇
脾肾两虚
-研究学者
- 刘向哲
- 刘宏奇
- 刘晓鹰
- 叶进
- 向希雄
- 孙立
- 张天娥
- 朱秉匡
- 李磊
- 王新志
- 王米渠
- 董小丽
- 郭剑华
- 钟勇
- 颜荆芬
- 丁美钱
- 于峥
- 何娟
- 何玉梅
- 冷伟
- 刘娅
- 刘星妤
- 刘磊
- 刘红
- 刘群霞
- 叶柏
- 吴克亮
- 喻怀斌
- 孙宏新
- 孙民朋
- 孟亚奇
- 宋敏
- 张丽
- 张怀亮
- 张新
- 张玲
- 张雪荣
- 徐晔
- 徐进
- 成映霞
- 方庆霞
- 朱立鸣
- 李丹
- 李云
- 李卉
- 李有田
- 李艳
- 李鸿泓
- 杨红亚
- 林晓生
-
-
樊艳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妊娠早期脾肾两虚型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妊娠早期脾肾两虚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健脾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孕激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妊娠早期脾肾两虚型先兆流产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血清β-HCG、孕酮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地屈孕酮治疗。
-
-
王楠;
荆泽敏;
王智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脏腑经络推拿配合艾灸对脾肾亏虚型小儿遗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脾肾亏虚型遗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2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同时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脏腑经络推拿联合艾灸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治愈率、中医证候积分(每周遗尿次数、熟睡不易唤醒、神疲倦怠、纳呆、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水平是否有差异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1.43%与88.57%,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14%与97.14%,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变化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浆中的AD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8.82%,对照组复发率为32.2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脏腑经络推拿联合艾灸治疗脾肾两虚型小儿遗尿可明显减少患儿遗尿次数,提高治愈率,且复发率低,患儿易于接受和配合,开拓了新的诊疗思路。
-
-
胡招平;
陈丹;
王丹;
王争艳;
宋发荣
-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结合现代医学对脾肾两虚型胎漏胎动不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高安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接受治疗的70例脾肾两虚型胎漏胎动不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现代医学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现代医学+中药足浴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vs 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β-HCG、P、E_(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足浴联合现代医学应用在脾肾两虚型胎漏胎动不安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继续妊娠率,改善相关血清指标和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
温利丹;
赵双俏;
冯磊;
李晓红
-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生殖功能障碍疾病,临床特征包括生殖障碍和代谢异常两大方面。临床发现PCOS以肥胖型多见,且常常合并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月经的产生及孕育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所以脾肾两虚是肥胖型PCOS生殖障碍的根本原因,痰湿血瘀是导致其生殖障碍及代谢异常的主要病理因素。文中从“脾肾两虚,痰瘀互结”论肥胖型PCOS辨治,临证以健脾补肾为主,佐以化痰除湿、活血通络。辨证施治与周期序贯疗法结合,有效改善生殖障碍及代谢异常,临床疗效显著。
-
-
何潇潇;
叶进
-
-
摘要:
通过探究文献,收集、整理叶进中医治疗矮小症病案,从病因病机、立法选方用药及具体医案总结其从脾肾论治儿童矮身材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叶进对本病的发病特点、病因病机进行归纳研究,认为脾肾为生长发育之根本,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调养失宜为本病主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治宜健脾益肾、兼顾他脏、随证加减用药,做到因人制宜和因时制宜。
-
-
张文海
-
-
摘要:
目的探讨温补脾肾方联合替诺福韦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脾肾两虚型CHB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方剂温补脾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乙型肝炎病毒(HBV)实验室检查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LT(77.17±19.56)U/L、AST(57.53±20.21)U/L、TBiL(16.98±4.72)μmol/L、DBiL(14.96±4.47)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97.68±24.30)U/L、(62.21±17.03)U/L、(19.85±6.87)μmol/L、(17.09±3.0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V-DNA低于本组治疗前、HBeAg阴性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HBV-DNA(67.17±19.56)log10 IU/ml低于对照组的(97.68±24.30)log10 IU/ml、HBeAg阴性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脾肾方联合替诺福韦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于脾肾两虚型CHB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HBV复制,且用药较为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
孟云霄;
隋娟;
方庆霞;
周天一;
侯梓桐;
陈瑞雪
-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其患病率为5%~10%^([1]),我国育龄人群中患病率为5.61%^([2])。PCOS临床上以月经紊乱、肥胖、多毛、痤疮、黑棘皮、不孕及孕后流产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其引起的闭经、不孕、代谢紊乱可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生活质量,甚则影响其远期健康。
-
-
孙艳敏;
傅金英;
郭梦云;
孙小可
-
-
摘要: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傅金英教授认为,该病常见病因病机是肾虚、脾肾两虚、气血虚弱、肝郁肾虚、血热、血瘀,常见证型是脾肾两虚证,治以补肾健脾、益气安胎为主。该文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探讨傅金英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
-
-
陈敏红;
范为之;
陈颐;
胡晓霞
-
-
摘要: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提示女性生育能力下降。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发病人群呈低龄化的趋势。黄健玲教授认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主要病机是脾肾两虚、气血生化乏源、生殖之精失养、天癸难以泌至,而致月经不调、不孕,治疗重在固先天之肾本同时顾护后天之脾。在临床诊治此病时,黄健玲教授推崇辨病辨证相结合,主张辨证应用人工周期法进行周期序贯治疗,以调和肾中之阴阳转化。临证用药时应注重补脾健运,以从根本上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失衡,使肾精充盈,提高卵巢储备功能,改善月经及生育功能。
-
-
王梦婷;
陆启滨;
郭红玉
-
-
摘要:
总结陆启滨教授诊治“阴挺”的临证经验,脾肾两虚为发病之本,气虚血亏为发病之源,冲任督带失固为发病关键,提出“脾肾两虚,中气下陷,胞脉失固”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确立了“健脾补肾,固元升提”的治疗大法,创立了经验方固元升提汤,根据临床特征,方药随证加减,灵活变通,治疗轻中度阴挺患者,疗效较好。
-
-
-
张彦芳
- 《全国第十一次大肠肛门病学术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脾肾两虚型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粘膜的炎症与溃疡.以腹泻、脓血粘液性大便为主要症状,常伴有里急后重.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具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笔者应用肠衡泰滴灌疗法治疗脾肾两虚型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满意.
-
-
党锐玲;
刘宏奇
- 《第十七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脾肾两虚是引起胎漏、胎动不安常见病因病机,补肾健脾法则是临床治疗先兆流产常用的治疗大法,有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补肾药具有调节内分泌以及调节免疫的作用,补脾药能够激发细胞免疫,现从中医理论渊源、药理机理以及临证验案等方面对此法进行探究及思考.
-
-
-
-
-
刘晓鹰;
张雪荣;
颜荆芬;
向希雄;
李卉
- 《首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09年度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评价择时冬治对小儿脾肾两虚型肾小球疾病的影响.rn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脾肾两虚型肾病患儿随机分为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1年后中医症侯、病情复发等情况.rn 结果:治疗组的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效率提高,且在尿常规、夜尿、感染等方面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择时冬治可以改善脾肾虚弱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