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Dagum基尼系数

Dagum基尼系数

Dagum基尼系数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专利文献233411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南方经济等; Dagum基尼系数的相关文献由37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华军、黄杰、吕承超等。

Dagum基尼系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33411 占比:99.92%

总计:233597篇

Dagum基尼系数—发文趋势图

Dagum基尼系数

-研究学者

  • 刘华军
  • 黄杰
  • 吕承超
  • 孙亚男
  • 李强谊
  • 崔悦
  • 郑耀群
  • 钟水映
  • 于璇
  • 傅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姚登宝; 张玉玲
    • 摘要: 采用熵权法定量测算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西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并通过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全国各区域各省份绿色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绿色经济发展的总体区域差异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但其发展仍然存在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呈现东部⁃西部⁃中部阶梯分布的特征;中国绿色经济总体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核密度估计曲线存在多峰现象,绿色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存在较为明显的多极化发展特征。
    • 李锦宏; 肖林
    • 摘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四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与核密度估计对2012—2019年我国29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进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与共享能力表现较好,开放问题较为突出;整体及各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有向区域内差异转移的趋势。
    • 林若楠; 侯震梅; 安博文
    • 摘要: 运用新疆2014—2020年县域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通过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对新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差异及动态分布进行深入研究.新疆各县级单位2014—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表明:新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异在考察期内不断减小,地区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呈上升态势,且绝对差异呈减小态势,各地区在考察期内都出现两极分化甚至多极分化现象;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流动性差,高水平地区相较于中、低水平地区更不易发生状态转移.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向落后地区适度倾斜资源;加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宣传教育.
    • 聂雷; 王圆圆; 张静; 张宇硕
    • 摘要: 展开绿色转型绩效评价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4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绿色转型绩效进行测度,继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不同类型城市的绿色转型绩效差距及其来源。结果表明:首先,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绩效的高低主要依赖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效果,环境转型绩效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然后,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发展存在周期性特征,但由于四类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途径不同,转型效果也存在差异;最后,城市绿色转型总体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成长型和再生型城市的组内差距整体都呈现扩大的趋势,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组内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成长型和再生型城市之间的差距最大,均值为0.1585,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之间的差距最小,均值为0.0858,组内差距的缩小是总体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
    • 陈晓兰; 孟庆港; 史佳凝; 沈万芳
    • 摘要: 以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构建了蕴含环境约束的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效率及其空间差异;运用Malmquist指数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与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生态效率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且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但区域间存在显著阶梯式失衡;区域间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技术进步是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规模效率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态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 戴一鑫; 胡沅洪; 孙生
    • 摘要: 城市群正逐步成为创新组织和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且城市群内地区间创新联系不断强化。文章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从城市群维度审视了中国创新水平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主要结果有:(1)中国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东部与中西部城市群创新水平差距在扩大;(2)中国城市创新水平差距从发散向收敛态势转变,这源于东部沿海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内城市创新的溢出和扩散效应;(3)处于相同空间依赖模式下的城市更易形成空间收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城市群创新空间互动的存在性和作用机制,尤其在东部沿海城市群内更加明显。
    • 宫攀; 张槊; 王文哲
    • 摘要: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口规模的变化及其结构特征关系到城市的兴衰。以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识别收缩型城市,揭示其人口结构特征,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我国“七普”期间城市收缩时空演化的新趋势、新格局与新特点。研究发现:城市收缩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并存,且收缩型城市呈现出更加明显的老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短缺趋势,收缩型城市的人口问题与异地城镇化问题交织,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我国人口收缩型城市数量增多且收缩强度增加,收缩区域呈现扩散态势,城市收缩重心与人口分布重心偏移趋势相异;城市收缩在向外扩散的同时在空间上还具有集聚特征,同时区域间的人口分布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口收缩型城市呈蔓延式扩散的内在动因。基于以上,文章认为:收缩型城市需“开源”与“节流”双策并施,从要素积累的增长模式转向以改善经济效率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体系,抑制人才流失,通过兜底性保障政策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过重问题;面对收缩型城市的扩散趋势以及人口越发集聚的分布趋势,可以通过做大做强都市圈实现抑制城市收缩现象的蔓延和人口的过度集聚;区域均衡发展是缓解城市收缩蔓延趋势的一项长期工作。
    • 田野
    • 摘要: 农村居民增收能力的测度与时空演变分析是研究农村居民增收与区域不均衡的重要方法。本文依据收入来源,综合选取16个指标构建农村居民增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7-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的农村居民增收能力进行测度,并运用主成分-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法对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增收能力的时序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增收能力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地区能力变现效率偏低;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增收能力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空间上呈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增收能力区域差异和不均衡性在逐年扩大,安徽省掉队现象日趋严重。
    • 郭炳南; 冯雨; 张浩
    • 摘要: 通过测度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解释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区域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贡献较小且较为相近;上游地区存在显著的σ收敛,中游、下游和全流域的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演变趋势没有出现显著的σ收敛,但都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在控制各省市受灾率、灌溉设施水平、平均人力资本投入、机械化水平、产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出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之后,长江经济带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条件β收敛速度快于绝对β收敛速度。本文对于全面认识长江经济带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均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王青; 刘亚男
    • 摘要: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具有实力的城市群,其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六大都市圈各中心区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对长三角六大都市圈的区域差距及其动态演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六大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上升,总体差距呈下降趋势。上海都市圈内部差距平均值最大,宁波都市圈内部差距平均值最小。(2)六大都市圈间差距最大的是苏锡常和宁波都市圈,最小的是杭州和宁波都市圈。总体差距最大的来源是超变密度,其次是区域内差距,最后是区域间差距。(3)六大都市圈整体、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杭州都市圈极化现象到2020年有所缓解。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体化的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