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针灸疗法
脑梗塞/针灸疗法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17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专利文献12686篇;相关期刊11种,包括中国农村卫生、吉林中医药、陕西中医等;
脑梗塞/针灸疗法的相关文献由198位作者贡献,包括于致顺、俞宙、俞昌德等。
脑梗塞/针灸疗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686篇
占比:99.44%
总计:12757篇
脑梗塞/针灸疗法
-研究学者
- 于致顺
- 俞宙
- 俞昌德
- 吴炳煌
- 唐强
- 刘又香
- 刘运珠
- 区轩明
- 吴旭
- 吴绪平
- 周爽
- 孔庆爱
- 孟庆刚
- 张晶
- 李伟雄
- 杜元灏
- 桑鹏
- 樊莉
- 欧爱华
- 王亚文
- 王辉
- 王顺
- 白靖宇
- 石学敏
- 符文彬
- 范刚启
- 蔚志刚
- 谌剑飞
- 赵佳辉
- 郭元琦
- 陈丽仪
- 高兵兵
- 丁建宇
- 丁建江
- 丁晓虹
- 任占敏
- 何列涛
- 何崇
- 兰春燕
- 关春燕
- 关玲
- 冯伟民
- 刘俊洪
- 刘光亭
- 刘国强
- 刘培强
- 刘彪
- 刘智
- 刘森亭
- 刘碌
-
-
黄晓琪;
粱琰
-
-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经络通治疗仪.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FM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
王彩凤
-
-
摘要:
目的:探寻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A组)46例、康复训练组(B组)46例2个研究组.用 Fugl Meyer(FM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运动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巴氏)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研究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 FMA、巴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 P<0. 05);各组之间治疗后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极大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机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高效率治疗途径之一.
-
-
钟华萍;
吕志宇;
唐兴江
-
-
摘要:
目的:观察单纯针灸、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15例仅予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组30例予药物结合针灸治疗,针灸康复综合治疗组20例予药物、针灸结合康复治疗.3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用NIHSS量表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对照组总有效率83.30%,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能显著改变患者运动功能、防止致残及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
-
-
-
高生业
-
-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推拿(针刺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并推拿按摩)配合西药(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脑活素)治疗脑梗塞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明显提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0%,优于对照组的6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调节经络气血,改善血循环,促进肢体肌肉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
-
-
郝服;
董宇翔
-
-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配合治疗脑梗塞肢体瘫痪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塞病人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给予针刺加西药治疗;对照组70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进步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机体的活动能力,而观察组更为显著.
-
-
关春燕;
李和平
-
-
摘要:
目的 探寻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A组) 46例、康复训练组(B组)46例2个研究组.用Fugl Meyer(FM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运动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巴氏)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研究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各组治疗后FMA、巴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各组之间治疗后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极大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机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高效率治疗途径之一.
-
-
罗卫平;
谭吉林;
黄红缨
-
-
摘要:
目的:观察调神复音针刺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组与单纯语言训练组,各30例.针刺治疗以调神复音法为主,取穴四神聪、本神、神庭、廉泉、心俞、神堂、神道、灵道;语言训练分口腔发音器官的训练、口形及声音训练、口语表达训练以及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2组都治疗5个疗程,在疗程前后以(ABC法)各做1次语言检测评价.结果:针刺配合语言训练组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语言训练组(P<0.05).结论: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的患者经调神复音针刺法与语言训练治疗后,优势互补,明显改善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调神复音针刺参与治疗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有积极意义.
-
-
杨志新;
卞金玲;
许军峰;
申鹏飞;
熊杰;
郭家奎;
张智龙;
李军;
石学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34例,以SAS编码,随机分配到醒脑开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简称醒脑组和常规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每日1次,共4周)和西医常规治疗;常规组118例,接受常规针刺和西医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主要指标:随访期末生存、治疗和复发情况.次要指标:随访期末神经功能评估,针刺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6个月随访时醒脑组病死率(0.86%)、继续治疗率(36.21%)与常规组(1.69%、36.4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29,P=0.59;χ2=0.32,P=0.57),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醒脑组优于常规组(P<0.01);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是安全的,其远期疗效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
-
-
-
- 孙静
- 公开公告日期:2015-04-01
-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在预防糖尿病针灸疗法中的配合应用,它是由女贞,桂圆,仙鹤草,丹参,鹿茸,山楂,蒲公英,金樱子,瓜蒌,桑寄生,黄连,云苓,蒲黄,葛根,海马,香附子,水蛭、桑叶组成。本发明是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从滋肝补肾、活血行气、清热凉血、调和五脏的角度出发,辨证用药于糖尿病的患者,经过反复实验而得,采用多药科学配伍、综合施治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迅速进入病患部位,快速纠正糖代谢紊乱。本发明是整合中医疗法和针灸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而得,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等优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