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康复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3324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国际中医中药杂志、陕西中医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2009江苏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第八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等;脑卒中康复的相关文献由440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俐、姜贵云、孙伟等。
脑卒中康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324篇
占比:99.71%
总计:43451篇
脑卒中康复
-研究学者
- 何俐
- 姜贵云
- 孙伟
- 席旭刚
- 张润
- 朱韫钰
- 杨国林
- 林树梁
- 汪婷
- 王卓峥
- 王彤
- 王文清
- 祁奇
- 邹远炳
- 黄柳舟
- 付忠荣
- 何永姬
- 冀瑞俊
- 刘军兵
- 刘国成
- 卢竞
- 吴东岳
- 吴玉芬
- 吴魏霞
- 周志明
- 姚祖余
- 孟明
- 季林红
- 岳磊
- 庄继东
- 张乾
- 张伟
- 张振香
- 张瑞娟
- 张运平
- 徐勇
- 徐虎
- 李一浩
- 李媛
- 李海涛
- 李澳东
- 李玉轩
- 杨晓莲
- 沈海晨
- 燕铁斌
- 王娜
- 王拥军
- 王金宇
- 石燕芳
- 纪孝伟
-
-
李奎;
夏文广;
张阳普;
郑婵娟;
华强;
曾学俊;
程剑松
-
-
摘要:
目的:对肌内效贴联合淋巴引流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9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淋巴引流组(30例)、肌内效贴组(30例)和联合组(31例),三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淋巴引流法、肌内效贴法及淋巴引流法+肌内效贴法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VAS评估量表、手部排水法、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及Barthel指数评估三组患者的肩部疼痛、手部肿胀、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治疗组VAS评分低于淋巴引流组与肌内效贴组(P<0.05);三组患者的手部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手部肿胀的改善程度优于淋巴引流组与肌内效贴组(P<0.05);肌内效贴组、联合组的FM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三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淋巴引流组与肌内效贴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肌内效帖和淋巴引流术可有效降低患侧疼痛程度、手部肿胀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
张莉;
孙增鑫;
闫彦宁;
徐建扬;
杨玉慧;
葛新京;
刘婧斐;
彭士航;
王晓晗;
张温冬;
尹昱;
赵振彪
-
-
摘要:
目的:了解河北省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及脑卒中康复治疗现状,以期为实现精准帮扶提供依据。方法:由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微信问卷的形式向全省132所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发放问卷,项目组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26份。107所(84.92%)医院设立了康复医学科;75所(70.09%)医院开设了康复医学科病区,编制床位总数1805张,占医院总编制床位的4.93%;服务内容涉及运动治疗(88.79%)、物理因子治疗(84.11%)、作业治疗(83.18%)、传统康复治疗(80.37%)及言语治疗(78.50%);康复医师664人,学历背景主要为中医及临床医学;治疗师570人,学历背景主要为康复治疗学。2019年脑卒中年门诊量占科室门诊总量的50.95%,住院量占70.40%。多数县医院开展了脑卒中相关的康复评估与治疗工作。所有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医院均有技术帮扶需求,主要为实操技术(87.85%)、理论知识(71.96%)及会诊(67.29%)。结论:河北省大部分县级综合医院已经建立康复医学科并开展了基本治疗服务,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的学历及职称以本科和初级职称为主,治疗师数量不足;脑卒中是其主要服务病种,虽已经初步建立了基本治疗技术体系,但仍需要技术支持,帮扶需求强烈。
-
-
季殿钧;
陈方民;
付冠
-
-
摘要:
脑卒中在各类脑血管疾病中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均相对较高,且多遗留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功能障碍.靳三针疗法是全国名老中医靳瑞教授及其弟子总结创造出来的一套独特针灸疗法,近年来广泛运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抑郁等方面的临床治疗.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回顾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靳三针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和总结,旨在更好地明确靳三针对脑卒中康复的积极疗效.
-
-
张伟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通过我科门诊诊断急性脑卒中后住院治疗后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及延续性护理,对全部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恢复进行评分后分析两组间差别.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较高,活动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康复阶段的脑卒中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应予推广.
-
-
王云;
王燕
-
-
摘要:
目的:客观地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和神经缺损的危害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全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接受了一般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的实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能够合理地修复脑卒中患者的自主神经缺损,身体功能和语言功能,康复治疗是有效的,非常值得一般临床医学应用.
-
-
唐晓晨
-
-
摘要: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接受的脑卒中患者7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价各项数据均有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
吴朝刚;
文政;
张伟;
阳绪银;
刘景洋
-
-
摘要:
综述近年针灸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研究,发现主要有针刺、灸法、按摩推拿、电针疗法,以及针灸推拿疗法并用、针药并用或针灸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的综合疗法,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但目前研究缺乏严格的RCT,操作方案缺乏统一标准,还应加强作用机制研究.
-
-
闫和荣
-
-
摘要:
脑卒中康复护理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脑卒中病情特征与大部分神经内科患者特征相符.因此,切实提高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再有针对性的对其具体护理开展进行优化落实,是高效推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水平提高,专业实力增强的重要举措.
-
-
-
-
-
-
-
-
郭知学;
李欧;
周来法;
王圣祥
- 《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rn 方法:采用康复治疗手段结合中药口服措施治疗32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时间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rn 结果:32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27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rn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可靠。
-
-
郭知学;
李欧;
周来法;
王圣祥
- 《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rn 方法:采用康复治疗手段结合中药口服措施治疗32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时间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rn 结果:32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27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rn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可靠。
-
-
郭知学;
李欧;
周来法;
王圣祥
- 《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rn 方法:采用康复治疗手段结合中药口服措施治疗32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时间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rn 结果:32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27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rn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可靠。
-
-
林建强;
李爱萍;
李关龙;
张秀玲
- 《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SD)情感及神经功能的影响。rn 方法:5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HBO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均常规治疗并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HBO组同时给了HBO治疗。rn 结果: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HBO组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比较,P<0.01;CSS评分比较,P<0.05)。rn 结论:HBO能显著改善PSD患者情感及神经功能,进一步提高PSD患者的康复效果。
-
-
林建强;
李爱萍;
李关龙;
张秀玲
- 《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SD)情感及神经功能的影响。rn 方法:5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HBO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均常规治疗并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HBO组同时给了HBO治疗。rn 结果: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HBO组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比较,P<0.01;CSS评分比较,P<0.05)。rn 结论:HBO能显著改善PSD患者情感及神经功能,进一步提高PSD患者的康复效果。
-
-
林建强;
李爱萍;
李关龙;
张秀玲
- 《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SD)情感及神经功能的影响。rn 方法:5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HBO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均常规治疗并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HBO组同时给了HBO治疗。rn 结果: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HBO组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比较,P<0.01;CSS评分比较,P<0.05)。rn 结论:HBO能显著改善PSD患者情感及神经功能,进一步提高PSD患者的康复效果。
-
-
-
-
-
-
-
-
-
-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4.19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医疗装置及康复方法,包括多样踩踏装置,多样踩踏装置包括用于人体下肢水平运动训练的平面移动机构、用于人体下肢圆周运动训练的圆周转动机构,以及用于安装平面移动机构和圆周转动机构承重底座,且在承重底座内部形成有供圆周转动机构完成圆周踩踏动作的腔体,平面移动机构与圆周转动机构相对错开且在腔体的上表面限位移动以实现模拟人体下肢水平运动训练;平面移动机构与圆周转动机构锁定为一体后在腔体内做圆周运动以实现下肢圆周运动训练;本发明的应用灵活度高,功能集成度高,适应于步行模拟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训练的整个人体机能训练。
-
-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2-19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医疗装置及康复方法,包括多样踩踏装置,多样踩踏装置包括用于人体下肢水平运动训练的平面移动机构、用于人体下肢圆周运动训练的圆周转动机构,以及用于安装平面移动机构和圆周转动机构承重底座,且在承重底座内部形成有供圆周转动机构完成圆周踩踏动作的腔体,平面移动机构与圆周转动机构相对错开且在腔体的上表面限位移动以实现模拟人体下肢水平运动训练;平面移动机构与圆周转动机构锁定为一体后在腔体内做圆周运动以实现下肢圆周运动训练;本发明的应用灵活度高,功能集成度高,适应于步行模拟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训练的整个人体机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