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管结石
胰管结石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5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437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临床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4年肝胆胰外科张家港学术论坛暨第26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2013国际肝胆胰外科东海论坛暨第25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第二届内分泌外科学术研讨会等;胰管结石的相关文献由93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兆申、李朝龙、廖专等。
胰管结石
-研究学者
- 李兆申
- 李朝龙
- 廖专
- 邹衍泰
- 吴金术
- 李勇
- 李强
- 邬林泉
- 陈梅福
- 刘丽
- 刘斌
- 吴晓康
- 孔凡明
- 孙振兴
- 安东均
- 宋猛
- 崔洪尊
- 张慧芬
- 张成
- 张敏
- 张炜
- 施小宇
- 朱旭阳
- 李利宁
- 李国光
- 李建平
- 李文杰
- 梁雨荣
- 王冰
- 王成友
- 王烈
- 王瑜
- 胡良皞
- 苗毅
- 赵桂兰
- 钱祝银
- 陈国锋
- 陈波
- 高志清
- 黄东胜
- 黄强
- 黄麦翠
- 付由池
- 何振平
- 何满西
- 何自力
- 余永欢
- 俞世安
- 倪平志
- 傅移山
-
-
黄强;
刘振
-
-
摘要:
胰管结石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在正常人群发病率≤1%,可引起顽固性疼痛、进行性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受损及体重下降,甚至诱发胰腺癌,因此临床上应积极地治疗。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结石清除、疼痛缓解、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改善至关重要,但由于其形态表现多样化,临床决策往往困难。本文就胰管结石诊疗策略进行讨论,旨在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
-
吴波;
俞世安;
厉学民;
吴晓康;
龚道军;
许龙堂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管切开取石+胰管T管引流术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5例行腹腔镜胰管切开取石+胰管T管引流术治疗胰管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Ⅳb型胰管结石予以EMS碎石清石系统碎石。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45 min;术中出血量15~50 mL,平均29 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0~2.0 d,平均1.6 d;术后住院时间4.0~11.0 d,平均7.0 d;T管拔除时间32.0~60.0 d,平均42.4 d。术后无胰瘘、出血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疗效均为优良。术后随访27.0~55.0个月,平均40.8个月。1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较术前减少;1例T管造影示胰管残余结石,行胆道镜检查术取出残余结石。患者均未见结石复发,无恶变。结论 腹腔镜胰管切开取石+胰管T管引流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
董金斌;
方卫兵;
石益海
-
-
摘要:
目的收集并对比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术和开腹手术三种方案治疗胰管结石(PD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总结PDS治疗方案选择的经验,进一步研究探讨可行的使患者获益最大化、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治疗的131例P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情况分为3组:ERCP组69例,腔镜组32例,开腹组30例。监测3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进一步对比分析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手术疗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SNK-q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手术前后相关指标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Friedman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31例PDS患者中Ⅰ型40例、Ⅱ型76例、Ⅲ型15例。腔镜组与开腹组主要手术方式的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P>0.05)。腔镜组和开腹组血WBC、CRP、PCT、HOMA-IR在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F=24.68、χ^(2)=227.66、F=45.37、F=106.71,P值均<0.05)。腔镜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物应用频次、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长等观察指标均较开腹组明显减少/缩短(t=-4.80、t=-9.43、Z=-6.78、t=-11.59、Z=-6.77、χ^(2)=9.24、t=-3.60,P值均<0.05)。ERCP组、腔镜组、开腹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64%、28.13%、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2,P<0.05);ERCP组及腔镜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χ^(2)值分别为15.78、9.24,P值分别为<0.05、0.02)。ERCP组、腔镜组、开腹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0%、93.75%、73.33%,3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P=0.02),ERCP组及腔镜组有效率均好于开腹组(χ^(2)值分别为5.56、4.77,P值分别为0.02、0.03)。结论ERCP为临床微创治疗部分Ⅰ、Ⅱ型PDS的首选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少。外科手术是治疗复杂型PDS的重要手段,但技术复杂、操作难度大。腹腔镜术较开腹术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腹痛缓解率高,可以显著减少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时长。针对复杂型PDS宜优先选择腹腔镜术治疗。
-
-
蒲唯高;
马晨辉;
王海云;
王云鹏;
张静;
何普毅;
许博;
陈昊
-
-
摘要: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联合ERCP及Spyglass对幽门梗阻合并胰管结石(PDS)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15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1例幽门梗阻合并胰管结石的患者行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解除梗阻,联合ERCP及Spyglass诊治胰管结石的病例资料。结果金属支架解除幽门梗阻后,顺利完成ERCP联合Spyglass胰管结石取出术,胰管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无胰腺炎症等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随访无异常。结论金属支架联合ERCP及Spyglass是幽门梗阻合并胰管结石的有效诊疗手段。
-
-
贺永刚;
唐艺宸;
彭雪辉;
郑璐;
李靖;
黄文;
杨凤霞;
黄小兵
-
-
摘要:
目的 总结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手术时间410~540 min;出血量100~200 mL.1例术后术区积液出现腹部胀痛,经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引流后好转.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1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在选择合适病例,保障患者获益的前提下,在较大的胰腺外科中心开展腹腔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是可行的,但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
-
黄霜湘;
陈丽芬;
黄理;
杨月华;
覃家凭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可疑胆胰疾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超声内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21例可疑胆胰疾病ERCP术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部B超、CT等方式,对可疑胆胰病变进行检查,于术前实施超声内镜检查诊断,通过ERCP确诊。结果21例患者中,确诊胆总管结石10例,壶腹部肿瘤3例,胆管内乳头状瘤4例,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例,胰管结石2例。结论在可疑胆胰病变中,应用超声内镜诊断,价值显著,使胆总管结石确诊率提高,并为ERCP提供指导,临床效果显著,手术风险低。
-
-
陈彦乐;
陈国芳;
刘超
-
-
摘要:
本文结合1例胰腺纤维钙化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预后等.该病是一种继发于胰腺外分泌疾病的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见于热带发展中国家营养较差的青年人.其特点为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同时受累,表现为胰管结石,胰腺钙化及糖尿病.治疗主要包括内科改善营养、控制血糖等及外科胰管取石.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值得重视.
-
-
崔璟
-
-
摘要:
目的:将行体外震波碎石的胰管结石患者作为调查基础,分析综合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挑选本院接受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80例胰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一般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评定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一般组,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发现差异明显,满足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胰管结石患者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期间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突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
黄霜湘;
陈丽芬;
黄理;
杨月华;
覃家凭
-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可疑胆胰疾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超声内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21例可疑胆胰疾病ERCP术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部B超、CT等方式,对可疑胆胰病变进行检查,于术前实施超声内镜检查诊断,通过ERCP确诊.结果 21例患者中,确诊胆总管结石10例,壶腹部肿瘤3例,胆管内乳头状瘤4例,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例,胰管结石2例.结论 在可疑胆胰病变中,应用超声内镜诊断,价值显著,使胆总管结石确诊率提高,并为ERCP提供指导,临床效果显著,手术风险低.
-
-
刘勤思;
肖露;
邓娅
-
-
摘要:
报告1例以红斑、结节为首发表现的胰腺性脂膜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男,78岁.双小腿红斑、结节伴触痛4天.皮肤科查体:双小腿可见散在约蚕豆至钱币大小红斑、结节,伴触痛.皮损病理:表皮大致正常,病变主要位于皮下脂肪,脂肪小叶内可见广泛脂肪坏死,周围见嗜碱性细胞团块、混合炎细胞及鬼影细胞.上腹部增强CT:主胰管结石,伴相邻胰颈部及体尾部主胰管扩张.诊断:胰腺性脂膜炎合并胰管结石.转肝胆外科行经腹胰管结石取石术后皮损消退,随访2年未复发.
-
-
张蓬波;
任泽强;
张秀忠;
刘斌;
张冲;
陈守坤
- 《2014年肝胆胰外科张家港学术论坛暨第26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病因及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例胰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病例均伴有慢性胰腺炎,术前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10例行胰管切开取石加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中2例合并胰体尾切除,1例合并胰体尾加脾切除加肝转移灶切除术;1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胰管结石的常见病因是慢性胰腺炎;其确诊的主要方法是影像学检查,彩超可作为首选;外科手术为治疗胰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其中胰管切开取石加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为主要手术方式.
-
-
章健;
章崇志
- 《2013国际肝胆胰外科东海论坛暨第25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93年7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21例胰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经B超、腹部平片或腹部增强CT确诊.除2例无临床症状外,其余19例经不同方法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消失.术后随访至今有2例结石复发伴轻微症状.结论:本病的诊断可通过B超、腹部平片筛查,确诊需依赖 CT或MRI.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大口吻合可作为本病的基本术式.手术相对安全,并发症少,疗效较确切.
-
-
-
-
彭其芳
- 《第十一届全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
| 2004年
-
摘要:
胰管结石慢性胰腺炎国外较多见,我国发病率较低,临床上也时有所见,此病常给病人带来莫大的痛苦.为此总结了本院从1996年3月至2003年9月经手术证实的本病34例进行临床分析,重点讨论其诊断和治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