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测
胎心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9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专利文献296200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母婴世界、内蒙古中医药、齐鲁护理杂志等;
胎心监测的相关文献由458位作者贡献,包括潘友华、詹凯、李文煜等。
胎心监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6200篇
占比:99.96%
总计:296329篇
胎心监测
-研究学者
- 潘友华
- 詹凯
- 李文煜
- 梁瑶
- 梁雷
- 容敬波
- 付际
- 谢渊
- 傅喜泉
- 李泊文
- 林乐建
- 陆尧胜
- 陈波
- 齐建国
- 刘斌
- 包静
- 王洪波
- 邓敬威
- 陈德伟
- 于东方
- 于朝晖
- 付军志
- 任任
- 佴晓东
- 冯雪
- 刘岱
- 刘芯如
- 励银环
- 卢国荣
- 吴维
- 周营
- 唐翠
- 奚正荣
- 姜汉钧
- 孙海洋
- 尚梦宸
- 左燕
- 张丽娟
- 张春
- 张海波
- 张琳
- 张瑞钦
- 张飞驰
- 徐传毅
- 徐芸
- 易卫红
- 李倩
- 李小翠
- 李洽
- 李玉
-
-
张霞;
陈伟健;
黄伟杰
-
-
摘要:
胎心监护是应用胎心率(fetal heart rate,FHR)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描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可以了解胎动时、宫缩时胎心的反应,推测宫内胎儿有无缺氧,是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检测手段。为加强胎儿监护仪应用安全和质量管理,使用符合规范的胎心模拟仪,采用稳定统一的质量控制规则,运用统计学的信息化手段,对我院各科室胎儿监护仪的胎心率(FHR)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偏倚评估,以确保全院胎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刘丽萍;
朱毓珍
-
-
摘要:
胎心监测是产前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胎儿早期疾病的检测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各类信号序列谱分析方法,基于胎心监测实测数据判断不同谱分析方法在周期提取中的有效性和差异性,为胎儿心电信号周期识别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胎儿心电图信号周期方面共检测出73.41s、43.47s、29.72s、23.25s、23.11s、17.35s、16.67s、16.32s、13.05s、9.68s、7.51s、5.33s、4.97s、4.59s、3.47s、2.97s等16个周期信号.不同谱分析方法在高低频信号的检测能力上有所差异.Redfit功率谱的检出频率主要集中在低频区间,而MTM多窗谱的检出频率区间则较为分散,低频区间和高频区间都有分布.奇异谱分析方法在高频区间有着较好的信号提取效果,高频分量的周期性较好,可以体现胎儿心电信号的周期信息,可以作为信号周期的参考数据.
-
-
励银环
-
-
摘要:
目的探讨胎心监测联合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我院建档产检的妊娠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患产妇进行单纯胎心监测及胎心监测联合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比较单纯胎心监测、联合监测的胎儿窘迫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监测的胎儿窘迫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胎心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测联合脐动脉血流监测可有效实现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常规产前诊断方案。
-
-
励银环
-
-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心监测联合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我院建档产检的妊娠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患产妇进行单纯胎心监测及胎心监测联合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比较单纯胎心监测、联合监测的胎儿窘迫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联合监测的胎儿窘迫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胎心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心监测联合脐动脉血流监测可有效实现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常规产前诊断方案.
-
-
唐梅
-
-
摘要:
目的:比较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测与间断听诊的优劣.方法:选取2018-2020年在我院分娩的孕妇,随机抽取400例观察分析,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产程中进行持续胎心监测(所使用胎心监测仪的检出功能必须精确,只有胎心监测的曲线是真实的,才能实现对监护图形的识别,并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胎儿监护仪操作培训);第二组为观察组,产程中定时行胎心听诊(所使用胎心监测仪的检出功能必须精确).对比两组胎儿窘迫漏诊率、新生儿轻度及重度窒息率,评价胎心监测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较观察组胎儿窘迫例数、新生儿轻度窒息确诊例数以重度窒息例数显著下降,新生儿愈后明显好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测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新生儿愈后.
-
-
周金华;
刘兰云
-
-
摘要:
目的:研究孕妇胎心监测结果与胎儿睡眠周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胎心监测的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妊娠阶段的不同分为早期妊娠组23例、中期妊娠组37例、晚期妊娠组60例.采用M2532B胎儿电子监护仪对所有孕妇均进行无应激试验(NST)胎心监护,比较三组NST评分、胎儿睡眠周期情况.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的NST评分分别为(7.89±0.79)分、(9.04±0.88)分、(10.52±1.12)分,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显示各组间对比的差异显著(均P<0.05).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的胎儿睡眠时间分别为(58.54±7.89)min/次、(37.11±5.62) min/次、(25.34±4.77) min/次,呈逐渐降低趋势;而胎儿清醒时间分别为(6.10±0.57)min/次、(12.05±0.82) mm/次、(17.84±1.10) min/次,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显示各组间对比的差异显著(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NST评分与胎儿睡眠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与胎儿清醒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孕妇胎心监测结果与胎儿睡眠周期存在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孕妇进行胎心监测,继而有效反映胎儿睡眠周期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
-
许春雨;
蔡爱露
-
-
摘要:
目的:研究在高危妊娠中应用胎儿脐血流以及胎心监护监测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高危妊娠孕产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脐血流S/D值检测和胎心监测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四组,包括正常组(44例)、胎心异常组(24例)、S/D值异常组(34例)以及双异常组(38例).进行胎心检测、脐血流S/D值检测,观察分娩情况.结果:双异常组不良妊娠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脐动脉S/D与胎心监护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优于单纯使用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及胎心监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妊娠妇女中进行胎儿脐血流监测和胎心监测,具有无创、可重复性操作,有助于了解产妇可能发生的不良妊娠结局,可提前做好防治措施.
-
-
许小英;
林雪茹;
吴秀连
-
-
摘要: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胎心监测与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01月-2020年01月的40例晚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产妇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选取同期羊水量正常分娩者40例进行对比分析.观察胎心监测和围生儿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羊水量正常组中,其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羊水量过少组;相比于羊水量过少组,羊水量正常组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患者中,胎心监测可以及时对胎儿宫内情况进行充分反应,进而事先做好预防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死亡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