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
胆道蛔虫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19年内共计46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504篇;相关期刊250种,包括实用中医药杂志、针灸临床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全国第十九届肝胆胰外科学术交流会等;胆道蛔虫的相关文献由71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伟、陆利群、徐萍儿等。
胆道蛔虫
-研究学者
- 张伟
- 陆利群
- 徐萍儿
- 樊献军
- 王冰
- 赵玉芳
- 邱元林
- 黄大熔
- 任真珍
- 傅英
- 刘健
- 卢榜裕
- 吴艾潼
- 周勇
- 周玉霞
- 唐桂波
- 姜翠英
- 孙伟
- 孙灵
- 宁光辉
- 巢振南
- 常青
- 张宽学
- 张平
- 张文斌
- 张炳印
- 张玉芬
- 张贤强
- 徐成栋
- 曾阳
- 李兵
- 李杰
- 李秀香
- 王存川
- 王家璋
- 王彩莲
- 等
- 耿协强
- 苏振华
- 赵勇
- 马娥生
- 高咏梅
- 黄艳萍
- 齐静姣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济邦
- 严浩然
- 严金华
- 乔进鹏
- 于伟利
-
-
胡晓娟
-
-
摘要:
1、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有哪些?1、腹痛。最主要的症状(约95%的病人)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可因进食而增强,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部,如胰头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为主,常在中上腹部及左上腹。疼痛在弯腰或起坐前倾时可减轻。有时单用吗啡无效,若合并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则有右上腹痛,胆绞痛。
-
-
熊新娟;
张绣梅
-
-
摘要:
胰腺是人类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胰腺发生的病因有哪些呢?西方国家以大量饮酒为多见,我们国家以胆道疾病为常见病因,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造成胆汁逆流到胰管、诱发急性胰腺炎,又称胆源性胰腺炎。此外,酗酒和暴饮暴食会导致胰腺胰液分泌增加、排出受阻,使胰管内压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其次,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的一个病因就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任何原因引起的高脂血症,可以通过胰管钙化或胰液内脂质沉着等引发胰腺炎。还有比如感染、手术、创伤等等原因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
-
李笑玲;
李来顺
-
-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胆道蛔虫的疗效.方法:收治胆道蛔虫病患者126例,给予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愈110例,全部病例治疗过程中,均有阿托品不良反应表现,其中6例大龄男性患者因阿托品并发暂时性尿潴瘤,余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胆道蛔虫,比常规疗法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
-
小王
-
-
摘要:
看一档电视情感节目——50岁的儿媳和80岁的婆婆,矛盾重重,几乎大动干戈。记者想尽办法了解儿媳心中的结,原来,儿媳是外地人,嫁入婆家后本就有些自卑,在医院生产孩子的一周时间里,婆婆竟然一次也没去看望她。从那以后,她对婆婆的情感结下厚厚的茧,日益增厚,难以瓦解。在记者面前,婆婆解释为当时太忙,
-
-
刘睿;
皮鹰;
李拥平
-
-
摘要:
目的:观察茵梅大黄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茵梅大黄汤汤剂口服.结果:42例中,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者5天,治愈35例,占83.3%;好转5例,占11.9%;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95.2%.结论: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有独到优势,且安全、简便、经济、有效.
-
-
-
-
-
-
-
-
唐雪丹
-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小儿急性腹痛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幼儿及儿童在发生上感、中耳炎、扁桃体炎或高热时均可伴有腹痛。由于儿童对疼痛耐受性差,主诉常不明确,给医生诊断和处理带来一定困难。过去由于检查条件限制,临床主要考虑腹痛来源于胆道蛔虫或胃肠道痉挛。许多儿童急、慢性腹痛可能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甚至行不必要手术。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超声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高频远场聚焦性能的改善及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使得肠系膜淋巴结能够清晰显示出来,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是导致儿童急、慢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此研究追踪一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超声所见,并进行报告,指出通过本组研究有腹痛症状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均可见不同程度肿大,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儿童腹痛有关。
-
-
刘自忠
- 《全国第十九届肝胆胰外科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少儿胆囊结石的生成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胆石症病人123例,其中5例为少幼儿;2例以"小儿急性阑尾炎"转入我院;1例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到我院就诊;1例以"胆道蛔虫"入院治疗;1例以"腹痛原因不明"收入院治疗.此5例患儿在术前充分准备,仔细分析病情,认真结合辅查,仔细追述病史都作出了明确诊断而行少儿胆囊切除术,术中诊断与术前诊断充分吻合.结果5例患儿平均住院12天,所有腹痛症状消失,伤口I/甲愈合,痊愈出院.随访7月、5月、2月,均未发现任何并发症出现.
-
-
甘健行
- 《全国中医药研究与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
| 2000年
-
摘要:
穴位注射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由于它发挥了穴位和药物的协同作用,因而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小,在急症治疗中往往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值得推广.本文介绍了穴位注射在常见急症胆道蛔虫胀痛、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腰扭伤治疗中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