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患者
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0225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中国保健、黑龙江中医药、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文献由275位作者贡献,包括庄旭琴、王静、宋丽艳等。
肺部感染患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0225篇
占比:99.74%
总计:50358篇
肺部感染患者
-研究学者
- 庄旭琴
- 王静
- 宋丽艳
- 宋晓玲
- 李杰
- 秦军
- 程振秀
- 苏秀荣
- 訾金花
- 陆志敏
- 高媛
- 黄玉凤
- Forte V.
- Friedberg J.
- Langer J.C.
- Nasr A.
- 丁德武
- 丁文卿
- 丁文茂
- 丁汀
- 乐园罗
- 付亚峰
- 付汉钦
- 任爱民
- 何亦龙
- 何国雄
- 余超
- 佟金晶
- 侯鲜桃
- 俞建洪
- 倪丹
- 兰学立
- 关海森
- 农海玲
- 冯世华
- 冯勇智
- 冯照新
- 冯鑫
- 冯锦
- 刁秀芳
- 刘乾香
- 刘兆进
- 刘入源
- 刘加良
- 刘存旭
- 刘学军
- 刘小新
- 刘洋
- 刘瑞华
- 刘领
-
-
王静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08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人员108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PCT、CRP水平均相对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PCT、CRP检测阳性率均相对较高(P<0.05).结论:相对于CRP检测来说,PCT检测在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特异性更高,且能提升阳性检出率,更加适合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
-
-
潘琼
-
-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气道护理联合气道廓清技术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研究对象为80例,均为肺部感染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实施气道廓清技术,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排痰效果与肺功能指标.结果:比较排痰效果,观察组行集束化气道护理联合气道廓清技术,效果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实施集束化气道护理联合气道廓清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同时可促进患者的肺功能康复,具有非常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
白琳
-
-
摘要:
目的:分析导致重症医学科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探究将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肺部感染患者,对其临床感染症状的影响.方法:抽取的临床治疗资料25例为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以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原因进分析的基础上,探究行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结果表明,所选25例患者中,肺部感染者为12例,其感染发生率为48.0%;主要影响因素为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同侵入性操作、气道湿化等,其中,对患者肺部感染影响因素中,气管导管留置时间的程度对比,即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导致重症医学科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同侵入性操作、气道湿化等,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予各种侵入性操作、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切口护理失当等因素所致,据此将气道湿化、口腔护理、合理给氧等护理措施应用于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利于有效控制与预防感染进一步发展,确保患者获得营养支持.
-
-
-
-
谭辰熙;
刘洋;
李逸足;
张会怡;
许德超
-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有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和观察组(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每组50例,分析观察两组的患者影响因素.结果: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年龄、入院时存在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慢性肺病、空腹血糖、WBC、hs-C R P、TC水平均明显升高;其白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有意识障碍、具有大面积脑梗死以及具有慢性肺病是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
-
马欢
-
-
摘要:
目的 肝胆外科手术围术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探究.方法 符合要求的138例患者,均选自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入院治疗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中摸球法,将138名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69)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n=69)接受加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对比,(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患者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该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
王莹莹
-
-
摘要:
目的 实验将针对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和护理成效.方法 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96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临床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成效.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总生活质量上为(59.7±3.2)分,对照组为(37.3±4.0)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总有效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在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上,观察组这有1例(2.1%),对照组则有3例(6.3%),以观察组的投诉率更低,能够从侧面说明临床护理的实际成效.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改进具有积极效用,能够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成效,具有可推广价值.
-
-
包玉梅
-
-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至2018年5月10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并发肺部感染)、对照组一组(100例未并发肺部感染),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在年龄、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慢性肺病等方面和对照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40岁、具有意识障碍、具有大面积脑梗死、具有慢性肺病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40岁、具有意识障碍、具有大面积脑梗死、具有慢性肺病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