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患者
肝移植患者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0485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护理实践与研究、肝博士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2012重庆国际肝胆外科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等;肝移植患者的相关文献由478位作者贡献,包括严律南、于绍平、王丽等。
肝移植患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485篇
占比:99.59%
总计:40651篇
肝移植患者
-研究学者
- 严律南
- 于绍平
- 王丽
- 叶启发
- 吕毅
- 吴云阳
- 吴荣谦
- 夏静
- 崔亚娟
- 张美丽
- 徐明清
- 李慧
- 李迎春
- 杨瑗
- 林永凤
- 沈中阳
- 王文涛
- 王曼曼
- 王潇
- 王迪
- 王顺涛(校)
- 田敏
- 苗莹
- 董赛男
- 薛召
- 袁力蓉
- 邹和群
- 陈佑江
- 顾健
- 高俊茹
- Becker W.
- Bjornsson
- Brown K.
- Brown L.S.
- Buffet
- Burak K.
- Bárcena R.
- C.
- Dunn W.
- E
- E.
- Fabien
- Ferrell LD
- G.
- Garca-Garzón S.
- Giostra
- Guo GY
- H
- H.
- Hatuel
-
-
王鹤;
孙丽莹
-
-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肝移植手术的大量开展,移植后的各种并发症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排斥反应与移植物存活的情况密切相关,其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虽然少见,但严重影响了肝移植患者的预后。目前AMR有Banff工作组2016年制定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和19年更新的分类诊断标准,尚无确切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准则,本文将对AMR的免疫学基础、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
-
-
程春艳
-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关键要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肝移植患者66例作为研究病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护理组(33例),护理组采用手术室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采用手术室配合护理干预的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需要肝移植的患者采用手术室配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具有显著的作用.
-
-
何莹;
张玲;
方颖
-
-
摘要:
目的:讨论血糖调控护理对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根据统计数据说明血糖调控护理的作用,为医院改进护理措施,提高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37例肝移植患者作为调查样本,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确定实验组(n=17)和对照组(n=2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血糖调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低于实验组.结论: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血糖调控护理不仅能够促进肝移植患者术后血糖值的尽快恢复,更能够有效调整患者的心理环境,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
叶兰
-
-
摘要: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饮食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将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在本院行肝移植手术的 16 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术后饮食护 理干预,记录患者的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在 6-9 天之间,平均愈合时间是(7.71±1.25)d。住院时间在 23-28d 之间,平均住院时间是 (25.63±2.26)d。术后出现 1 例患者出现尿酸上升的症状,1 例出现高脂血症,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 12.5%。结论:肝移植术后的饮食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并发 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症状的快速恢复。
-
-
马翠萍
-
-
摘要:
目的:针对贴近护理对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次选取2018年1月 ~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医的92例肝移植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贴近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达到了45.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使用贴近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对患者生活质量上的提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
李倩
-
-
摘要: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结果 护理组的自我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白护责任感、自我意念和健康知识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方法在治疗肝移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
-
周玲燕
-
-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价值和满意度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纳入42例.给予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得到改善,效果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
新华网
-
-
摘要:
6月22日,国家卫健委在浙江杭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2017年全年共完成肝脏移植手术473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从2014年的59.57%提高至2017年的71%,与国际标准相当.与此同时,作为国家肝移植质控中心与国家肝移植注册中心依托单位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肝移植受体5年生存率达到75.7%,超过了国际水平.
-
-
张春燕;
顾健;
李玉珍
- 《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血浆霉酚酸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原位肝移植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方法:血浆样品加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条件:分析柱为SpherisobC18反相柱,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2.5)-乙腈(体积比50∶50),流速为1.0mL·min-,在紫外波长210nm处进行检测.结果:霉酚酸的保留时间约为6.3min,检测限为0.39μg·mL-1,在0.39~25.00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7),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日间及日内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监测他克莫司谷浓度同时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86.37%的患者霉酚酸谷浓度<1.5μg·mL-1.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稳定、重现性好,适用于霉酚酸常规监测及药动学研究,且肝移植患者服用激素、他克莫司(FK506)及霉酚酸酯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可通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剂量.
-
-
陈哲宇;
严律南
- 《2012重庆国际肝胆外科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脾切除是很多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它只能解决脾功能亢进,无法根治肝硬化。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是对于肝硬化伴有脾亢的患者,肝移植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低,脾亢症状不能有效缓解进而发生感染和出血的症状;而术后联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一步加重了白细胞的降低,这导致部分患者肝移植术后不得不采取二次手术切脾。本文目的:探讨脾切除在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中的手术指征。rn 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间连续收治的失代偿性肝硬化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切脾与否分为切脾组(n=30)与非切脾组(n=36)两组,切脾指征:术前白细胞计数(WBC)≤2.0×109/L,或血小板计数(PLT)≤30×109/L。将两组基本资料、Child-Pugh分级、MELD(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评分、手术时间、出血、输血、感染、腹腔出血、急性排斥、肝动脉门静脉血栓、术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术后住院日及术后1年和5年存活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rn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脾切除组比非脾切除组手术时间有所延长,出血量、输血量有所增加(P0.O5)。术后第14天、28天血小板计数脾切除组明显高于非脾切除组(P0.05)。rn 结论:对于肝移植合并脾亢患者,只要严格掌握切脾指征,并不会增加患者术后感染率及死亡率。
-
-
-
-
彭晓红;
颜萍;
张莉;
于湘友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本院成功的3例DCD肝移植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rn 方法:采用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蔼可亲的、真诚的态度对DCD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rn 结果:在整个DCD的工作过程中,护士应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家属是最重要的支持者及社会宣传者,他们的心态直接取决于DCD是否成功.做好DCD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新疆少数名族地区,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有助于医护人员科学的、整体地护理.使其得到更高的社会支持,认可、鼓励、安慰患者家属,促进患者家属早日恢复.rn 结论:本院自2013年开展DCD工作以来,已成功完成3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扩大了宣传力度,有效地促进和推动新疆DCD的工作.
-
-
刘畅;
杨家印;
徐明清;
王文涛;
蒋利;
杨俭;
严律南
- 《2012重庆国际肝胆外科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同种肝移植患者使用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他克莫司(Tac)胶囊(赛氏)或进口Tac进行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将60例肝移植受者随机分入国产组和进口组,分别使用赛氏Tac+吗替麦考酚酯(MMF)+激素和进口Tac+MMF+激素免疫方案治疗。两组患者肝移植术后24h口服Tac,起始剂量为0.05-0.1 mg/kg/d,每12 h给药1次,术后60d内维持谷浓度水平在6-10ng/mL范围内,90d以后维持为2-6ng/mL,直至观察终点(术后90d).收集术后90d内受试者生命体征、不良事件、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及Tac的谷值浓度信息。结果:观察期内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国产组和进口组都为10%(3/30),;肝肾毒性反应及感染发生率两组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组发生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进口组少(P>0.05),但出现高血糖国产组比进口多(P>0.05)。结论:赛氏Tac与进口Tac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临床应用上有同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