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1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429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河北中医、江苏中医药、江西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甘肃省第五届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流调行业发布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十四次全国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等;肛门湿疹的相关文献由654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卫兵、曹桂萍、李海玲等。

肛门湿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6 占比:7.42%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4429 占比:92.31%

总计:4798篇

肛门湿疹—发文趋势图

肛门湿疹

-研究学者

  • 史卫兵
  • 曹桂萍
  • 李海玲
  • 陈殿茂
  • 韩凯
  • 刘启华
  • 张泉军
  • 李秋梅
  • 林燕
  • 梁靖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勇
    • 摘要: 目的:观察消风散加减方口服联合三皮止痒汤熏洗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收治的肛门湿疹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三皮止痒汤(蒲公英、明矾、白鲜皮、苦楝皮、土槿皮、乌梅)坐浴熏洗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涂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风散加减方(生地黄、丹参、水牛角、桑白皮、地骨皮、刺蒺藜、蝉蜕、僵蚕、首乌藤、炙甘草),2 d 1剂,水煎,每次150 mL,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于连续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23例,有效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2.22%(37/4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56.10%(23/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瘙痒、皮疹形态、湿疹面积及肛周渗液等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风散加减方口服联合三皮止痒汤熏洗治疗肛门湿疹有较好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
    • 葛小栋; 白锦; 崔娟娟; 李小海
    • 摘要: 目的探讨自拟三黄苦参汤坐浴联合龙胆泻肝汤内服治疗肛门湿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就诊的肛门湿疹79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三黄苦参汤坐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肛门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三黄苦参汤坐浴联合龙胆泻肝汤内服治疗肛门湿疹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肛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 桂慧娟; 施吉飞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肛门皮下神经分离刀治疗顽固性肛门湿疹及肛周皮损修复的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8例顽固性肛门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施行传统肛周皮下神经离断术治疗,观察组施行予微创肛门皮下神经分离刀。比较二者临床疗效、肛周皮损修复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P0.05),术后7和14天时两组患者的皮损面积直径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7、14天时的皮损面积直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肛门皮下神经分离刀治疗顽固性肛门湿疹患者疗效显著,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加快肛周皮损修复,并发症风险亦更低,但对湿疹复发未发现明显影响。
    • 刘颖; 冉会敏; 邹岚
    • 摘要: 目的:探究润燥止痒胶囊对肛门湿疹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0日选取73例肛门湿疹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VAS评分、皮肤瘙痒评分、复发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更低(P<0.05),VAS评分、皮肤瘙痒评分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对肛门湿疹的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可靠,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储心乔; 郭玉峰; 高宁; 张培初
    • 摘要: “毫火针排针浅刺放血法”是一种兼具火针与梅花针针法特质的创新针法,经20余年数千例临床病例诊疗验证,该针法具有较为确切的镇痛、止痒与促进组织修复的功效。本文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郭玉峰主任医师团队以局部毫火针排针浅刺放血为主治疗典型痛证(带状疱疹)、瘙痒症(肛门湿疹)及毛发缺损与修复障碍(斑秃)等验案三则,并基于传统中医理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 梁秋萍; 谢翔宇; 林明惠
    • 摘要: 目的:对比湿热下注型肛门湿疹患者应用加味蛇床子汤及苦参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6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9例湿热下注型肛门湿疹患者,通过系统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29)与试验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苦参汤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加味蛇床子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起效时间、皮肤生活质量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肛周瘙痒、便溏腹胀、食少乏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OS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肛周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结果提示两组均未见复发。结论:湿热下注型肛门湿疹患者应用加味蛇床子汤有助于促进病情改善且能够显著减轻炎症反应与瘙痒感,能够控制复发率并可使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 孙博; 莫日根; 陈佳; 史圣华
    • 摘要: 肛门湿疹是中医外科常见病之一,以肛周皮肤瘙瘁、糜烂、皮疹为主要特征,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中医学认为风、湿、热是本病病因;湿热内蕴、血虚风燥是本病主要病机.兹从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其他疗法对肛门湿疹的治疗进行概述.
    • 谢沐初; 刘歆; 张晓飞; 黄德荣; 王莹; 张金凤; 卢彦
    • 摘要: 目的 研究湿毒膏联合肛周局部皮肤封闭术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治疗的84例肛门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肛周局部皮肤封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湿毒膏联合肛周局部皮肤封闭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复发率(2.38%)低于对照组(19.05%),治疗后瘙痒(0.67±0.22)分、皮疹面积(1.69±0.52)分、IgE(0.72±0.09)mg/L低于对照组(1.16±0.29)分、(2.81±0.64)分、(0.80±0.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门湿疹患者采用湿毒膏联合肛周局部皮肤封闭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液免疫反应,减少复发率,可作为治疗肛门湿疹安全有效方案于临床推广.
    • 林奇; 方善光; 俞叶; 方腾铎; 方跃坤
    • 摘要: cqvip:肛门湿疹是一种非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反复发作等特点[1]。笔者采用苦柏散熏洗治疗肛门湿疹60例,并与氟轻松乳膏联合克霉唑乳膏外涂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肛门湿疹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
    • 时晓阳
    • 摘要: 目的:分析复方硝矾洗剂肛周熏洗坐浴对肛门湿疹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方法:2018年8月-2021年8月,选78例肛门湿疹患者,研究组(n=39)采用复方硝矾洗剂肛周熏洗坐浴,对照组(n=39)采用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VAS、SF-36、皮肤瘙痒评分以及复发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VAS评分、皮肤瘙痒评分明显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明显更低(P<0.05),复发率也明显更低(P<0.05).结论:复方硝矾洗剂肛周熏洗坐浴对肛门湿疹,效果较为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可靠,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