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术后
肛肠病术后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6633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光明中医、江西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第十一次大肠肛门病学术研讨会等;肛肠病术后的相关文献由48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永恒、杨大军、叶茂等。
肛肠病术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6633篇
占比:99.72%
总计:76849篇
肛肠病术后
-研究学者
- 何永恒
- 杨大军
- 叶茂
- 甄熙奎
- 陈国盛
- 乔继海
- 于海涛
- 何伟
- 何毅怀
- 刘世举
- 刘丹
- 刘丽
- 刘佃温
- 刘晨
- 刘肃志
- 孙二霞
- 孙妍
- 孙建新
- 尚毅
- 席顺利
- 张大辉
- 张定忠
- 张志君
- 张慧俭
- 张桂娟
- 张永福
- 张潇匀
- 张璐
- 徐琛
- 方臣阳
- 朱东华
- 朱志红
- 李娜
- 李悦
- 杜培欣
- 杨巍
- 杨玉刚
- 林伟亮
- 梅祖兵
- 温芸
- 潘琼
- 王东庆
- 王双红
- 王琳
- 王芳
- 王金双
- 瞿胤
- 秦艳
- 罗京艺
- 罗宏标
-
-
张有利
-
-
摘要:
目的:评价中药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对促进肛肠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肛肠疾病手术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开展腹部按摩,实验组给予中药敷贴联合穴位按摩。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胀气消失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均为P<0.05。结论:在肛肠疾病手术后恢复的患者中使用中药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生活质量,缩短胃肠道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
龙学正
-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热奄包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及对照组2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复方热奄包加热外敷脐部及脐周的神阙穴、中级穴区域并联合予新斯的明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1予热水袋加热外敷脐部及脐周的神阙穴、中级穴区域治疗,对照2组予新斯的明行臀部肌内注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P<0.05),治疗组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P<0.05),导尿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P<0.05),治疗组再次出现尿潴留率低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P<0.05)。结论:中药复方热奄包联合双侧足三里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较好。
-
-
陈国盛;
唐颖先
-
-
摘要:
肛肠疾病大部分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不少患者难以避免地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尿潴留,临床上多采用物理、药物、针灸、导尿等方法治疗,但不一定都能取得满意疗效。为避免肛肠病术后出现尿潴留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选取肛肠病患者中最易发生术后尿潴留的病例,使用自拟通渠膏(由独蒜、车前子、大黄、冰片等10余种中药组成)敷贴于神阙、中极、关元、膀胱俞等穴位以预防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
金莉莎;
薛雅红;
郭荣
-
-
摘要: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鳖甲灸从肝脾论治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的疗效。方法以3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予以刮痧联合鳖甲灸治疗1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30例患者治疗后的肛门坠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或保持不变,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5)vs(2,0),Z=-4.595,P=0.05)]。结论刮痧联合鳖甲灸从肝脾论治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
乔继海
-
-
摘要:
肛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痔、肛裂、肛痿、脱肛、肛周脓肿等,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可能出现肛门局部伤口疼痛、小便困难、便秘等并发症。运用中医疗法可缓解术后并发症。疼痛疼痛是肛肠病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手术后由于麻醉作用消退,很多患者在换药、排大便时会感觉伤口部位疼痛加重,此时患者不仅生理上会感觉痛苦,心理上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从而不利于术后康复。
-
-
穆雪莲
-
-
摘要:
目的:探讨肛肠病术后创口愈合缓慢的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目前临床上肛肠病术后创口愈合缓慢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展开分析.结果:影响肛肠病术后患者创口愈合的因素较多,对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创口愈合情况直接影响肛肠病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临床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可推广开来.
-
-
方丹琴;
郭文涛;
曾智辉
-
-
摘要:
为观察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应用祛毒汤坐浴治疗的临床效果,将108例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术后接受祛毒汤坐浴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肛门瘙痒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44%VS 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分泌物、愈合时间、出血、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祛毒汤坐浴可明显改善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状,提高临床效果.
-
-
邵艳;
王建红
-
-
摘要:
为观察经肛门灌注利多卡因注射液缓解肛肠病术后解大便疼痛的临床疗效,选择100例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温水清洗肛门,温水坐浴浸泡5-10min,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联合解大便前经肛门灌注利多卡因注射液.观察两组疼痛评分及患者排便时间、焦虑、睡眠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解大便后疼痛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肛门灌注利多卡因注射液,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解大便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焦虑,改善睡眠质量,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秦佳维;
刘翚;
徐晶晶;
史韶淑;
戴慧玲;
鲁佩瑶
-
-
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中医护理技术在预防或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lsevier 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描述文献的一般特征并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然后提取数据,用RevMan5.3进行资料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定性描述或定量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计564名患者,6篇文献皆报道了有效率[OR=8.57,95%CI(5.10,14.4),P<0.01],6篇报道了首次排便时间[MD=-4.38,95%CI(-6.17,-2.60),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是有效的.
-
-
骆淑;
秦昭群;
何晓艳;
邹国军;
张禹;
梅君;
刘作龙;
李捍忠;
龙辉;
杨超;
潘宇欣
-
-
摘要:
为探讨舒泉膏穴位贴敷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脾肾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该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选用舒泉膏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观察比较2组排尿状况、排尿时间、小腹症状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在排尿状况、排尿时间及小腹症状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临床上运用舒泉膏穴位贴敷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脾肾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
-
-
-
-
- 日照市中医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7-0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临床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连15‑25份、五倍子20‑30份、马齿苋15‑25份、芒硝5‑10份、延胡索8‑12份、艾叶10‑15份、赤芍6‑10份、五加皮10‑15份。本发明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中药,根据中医药理论,通过中药组方筛选,科学合理配比得到,通过将其制备成熏洗液用于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时,能够明显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的消失时间,促进创口愈合,临床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本发明中药特别适合用于肛肠病术后的疼痛、水肿和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