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共
联共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2年内共计55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5篇、专利文献168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党史纵横、福建党史月刊等;
联共的相关文献由776位作者贡献,包括帅永章、胡义成、荒井亨等。
联共
-研究学者
- 帅永章
- 胡义成
- 荒井亨
- A·J·皮考克
- 孔一璇
- 王齐
- 程刚
- 郑异凡
- 郭锋
- 金祖进
- 于爱莲
- 刘祖荫
- 史元元
- 周德强
- 塚本步
- 姜世金
- 徐杰
- 施鲁笛
- 朱勇俊
- 温素珍
- 王伟
- 王奂
- 王玉
- 王飞
- 翁仕玉
- 袁杰
- 金阿龙
- 闻一
- 陈光金
- 黄家辉
- Г·Л·巴比奇
- 丁梦竹
- 万勇建
- 于国柱
- 于培志
- 于洪君
- 于铁峰
- 仇滔
- 仲成美
- 任丽美
- 任庆胜
- 任时根
- 任晓林
- 侍克斌
- 侯志川
- 俞强
- 克里斯托弗.埃迪
- 克里斯托弗·埃迪
- 内田留智
- 刘伟祥
-
-
欧阳云梓
-
-
摘要:
马仲英部的共产党人由具有中共身份的杨虎城的代表、联共党员和直属陕西省委的军支三部分构成,他们来源不同,相互间也没有直接的组织联系.他们在马仲英部积极开展革命工作,把马仲英部改造成革命的进步的军队,并随马仲英进军新疆,打通西北国际路线,进而消灭"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马仲英兵败后他们又说服马仲英去苏联学习.共产党人对马仲英部的教育改造有一定成效,但也不够充分彻底.进入新疆后他们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同时为新疆的文教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
郑剑
-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33处用到"团结"二字,要求"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团结,正说明了团结的极端重要性。
-
-
-
-
摘要: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2017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和2017年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涂料行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量达1899.78万吨,同比增长7.2%;主营业务收入达4354.49亿元,同比增长5.6%。中小型企业在批量倒闭中大型企业在崛起去年一年原材料呈暴涨状态,例如钛白粉历经十几连涨,其中,佰利联共13次上调了钛白粉产品价格、安纳达上调了12次、中核钛白上调8次、金浦钛业也有约10次左右。
-
-
田超;
党立国
-
-
摘要: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才识卓著的主要领导人,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不仅肩负过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瞿秋白和毛泽东结下深厚的战友情谊。与毛泽东默契配合,投身国共合作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参加会议,
-
-
-
-
摘要:
问:中国共产党党旗有哪些元素组成?答:旗面为红色,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问:党旗元素的寓意是什么?答: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
-
-
-
摘要:
一把镰刀,一把锤头,简单普通的两种劳动工具,组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徽;在红色旗面的左上角,缀着金黄色党徽图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党旗。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党旗党徽伴随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光辉历程,且不断发展变化,日臻完善。
-
-
方锐炘
-
-
摘要:
我有一枚1985年3月发行的苏联纪念邮资明信片(图1),其左侧图为1935年5月15日莫斯科地铁第一条线路正式运行时的情景,右上角邮资图由"50年"、"列宁勋章"、"红色绶带"和国铭及面值构成,上面的文字是"荣膺列宁勋章的莫斯科列宁地铁"。"莫斯科列宁地铁"以其富丽堂皇的候车大厅驰名世界,已经成为苏联(俄罗斯)首都一张靓丽的名片。
-
-
-
-
-
摘要:
1935年10月,张国焘继南下之后成立了"第二中央"。为使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北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但仍未有明显效果。1935年底,一名来自莫斯科的神秘人物积极配合中央做争取张国焘北上的工作,并最终促使张国焘取消伪中央和答应北上,从而促成了三大主力红军的大会师,为革命立了大功。他就是林育英。
-
-
倪梦寒
-
-
摘要:
著名历史学者杨天石,是大陆研究民国史领域的权威专家。这次,'杨天石评说近代史'系列新书在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再一次引起圈内外广泛关注,并引发争议。'杨天石评说近代史'系列共有七卷,分别是《晚清风云》《民初政局》《崛起与北伐》《外患内忧》《奋起》《抗战与战后》《数风流》等七部重量级作品。与以往出版新书一样,无论对民国史的研究,还是对民国人物的研究,'杨天石评说近代史'系列中都有许多突破。譬如对中山舰事件的研究,对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