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综合防灾

综合防灾

综合防灾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灾害及其防治、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8065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完善暨首届救援医学发展大会等;综合防灾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苏幼坡、初建宇、张靖岩等。

综合防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8065 占比:99.89%

总计:98169篇

综合防灾—发文趋势图

综合防灾

-研究学者

  • 苏幼坡
  • 初建宇
  • 张靖岩
  • 王志涛
  • 苏经宇
  • 金磊
  • 周锡元
  • 李引擎
  • 王耀
  • 管友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一是迅速贯彻,及时传达提示。市安委办第一时间做出工作提示,督促海事、发改委等部门以及海上风电所在的3个地区,强化各类恶劣天气预警提示,确保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运营安全。二是聚焦重点,严密防范举措。
    • 李文静; 翟国方; 张岩; 陈奇放; 罗东方
    • 摘要: 县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主要承载空间,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需坚守安全底线,因此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必不可少。以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为例,结合全域旅游发展需求对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进行改进。为了全时空保障居民和游客的安全,从多灾种应对的视角出发,分别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地适应性进行评价。基于重点旅游项目的风险分析,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时应对高风险地区的旅游项目有所侧重,还可以充分利用低风险地区旅游项目的空间优势,促进应急避难场所与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相互配合、提高防灾效率。充分发挥全域旅游绿道的灾时疏散作用,在重要节点设置应急驿站,点、线联动,全面满足游客的避难需求。
    • 阳建强; 高飞; WU Bohui(译)
    • 摘要: 公共健康卫生安全问题为我国民生基本大计之一,从城市层级出发,您认为应如何进行足以应对突发性卫生安全事件的城市与区域规划?面对突发性卫生安全事件,我国的城市规划应从健康安全、综合防灾、生活配套、公共场所、土地韧性等方面进行统筹与谋划。第一,应将与公共健康安全直接相关的绿色生态、空气质量、步行可达和方便宜居等基本要素融入对旧城的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之中;第二,后疫情时代的规划布局应补齐旧城区人们基本生活和保障生命安全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提升旧城综合防灾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健全超市、菜场、药店等基础保障类生活圈的服务设施配套;第三,营造健康宜人的绿色公共场所,增加公共场所的数量并提升绿色设计标准,更好地保护、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第四,加强土地利用的韧性与弹性,重视城市在实地留白和规划留白两方面的韧性保障,对应急设施进行战略性预留,优化现有城市用地布局。
    • 熊峰; 吴潇; 柳金峰; 宋飞; 刘宜丰; 陈猷鹏; 周政旭
    • 摘要: 中国西南地区幅员辽阔、山地占比高,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区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村寨,地形复杂、灾害多发、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居环境问题突出.为进一步提高村寨的灾害防范化解能力,系统提升村寨人居质量,亟需开展灾害综合防控和宜居性能改善研究."西南民族村寨防灾技术综合示范"项目,以西南地区民族村寨的安全与宜居性能为主线,凝练了4个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1)村寨灾害特征与孕育机制;2)村寨人居环境特征与"环境–建造"交互影响机制;3)村寨低成本生态型灾害防控与治理技术;4)村寨本土化适应性宜居性能集成化改善技术.通过村寨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治理技术、村寨火灾预警与防火建材技术、村寨防灾结构体系与增强技术、村寨环境污染防治与回用技术、村寨适应性空间优化与民居性能提升技术共5个方面内容的系统研究,研发低成本、分散式、生态型、智能化的灾害综合防控技术,和本土化、适应性宜居性能集成改善技术,构建西南民族村寨综合防灾和人居环境改善成套技术体系.全面提升西南民族村寨的灾害防范化解能力,系统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护民族特色及风貌,促进可持续发展.
    • 熊峰; 吴潇; 柳金峰; 宋飞; 刘宜丰; 陈猷鹏; 周政旭
    • 摘要: 中国西南地区幅员辽阔、山地占比高,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区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村寨,地形复杂、灾害多发、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居环境问题突出。为进一步提高村寨的灾害防范化解能力,系统提升村寨人居质量,亟需开展灾害综合防控和宜居性能改善研究。“西南民族村寨防灾技术综合示范”项目,以西南地区民族村寨的安全与宜居性能为主线,凝练了4个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1)村寨灾害特征与孕育机制;2)村寨人居环境特征与“环境–建造”交互影响机制;3)村寨低成本生态型灾害防控与治理技术;4)村寨本土化适应性宜居性能集成化改善技术。通过村寨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治理技术、村寨火灾预警与防火建材技术、村寨防灾结构体系与增强技术、村寨环境污染防治与回用技术、村寨适应性空间优化与民居性能提升技术共5个方面内容的系统研究,研发低成本、分散式、生态型、智能化的灾害综合防控技术,和本土化、适应性宜居性能集成改善技术,构建西南民族村寨综合防灾和人居环境改善成套技术体系。全面提升西南民族村寨的灾害防范化解能力,系统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护民族特色及风貌,促进可持续发展。
    • 曾鹏
    • 摘要: 济南城市空间防灾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发现当前地面及地下防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潜在的灾害因子,建设防御性防灾体系为动态预防型体系,针对城市发展变化进行深层次的改进和调整.构建先进理念的城市地下空间防灾规划及引导措施,才能更加促进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
    • 刘琳; 李承明
    • 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电务系统的ZPW-2000系列自动闭塞、列控系统、调度系统等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先后投入使用.电务机械室作为铁路信号系统承载的机构,是铁路信号系统的中枢管理单元所在地.常规机械室监控系统不适合铁路电务电气系统高密度大规模聚集运用场景,在近年运用过程中无法起到应有预警的作用,因此亟需开发针对铁路电务机械室综合防灾监控系统.
    • 顾林生
    • 摘要: 自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发生以来,特别是今年全国各地的城市洪涝灾害,城市洪涝综合防灾成为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相比,日本早在2000年就开始制定和完善城市洪涝综合防灾对策和体系。本文从综合防灾体制机制和规划设计、综合措施以及立法角度,介绍日本城市洪涝综合防灾经验。
    • 王思成; 运迎霞; 任利剑
    • 摘要: 基于"城市病"风险源头治理的安全城市建设诉求,从精细化风险管理视角,识别当前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及实施的现实困境,提出耦合"全过程"风险防控体系的规划路径,并结合实证从区域、城区、社区三个层级分析安全风险治理导向下的规划策略.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工作中,存在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设防标准多样导致防灾能力失真、责权事权混乱导致多规对立等矛盾.应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准备、编制及实施阶段,将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技术融入到多层级防灾空间规划中,形成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体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