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结构分解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51500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结构分解分析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梁赛、吴晓慧、李艳梅等。

结构分解分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51500 占比:100.00%

总计:1951596篇

结构分解分析—发文趋势图

结构分解分析

-研究学者

  • 梁赛
  • 吴晓慧
  • 李艳梅
  • 邓光耀
  • 闫云凤
  • 卫瑞
  • 张文城
  • 李景华
  • 杨来科
  • 钟秋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光耀
    • 摘要: 利用中国31省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碳排放数据,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研究中国各省隐含碳贸易。从国内贸易来看,2012年隐含碳调入量最大的三个省份为江苏、浙江和河南,2015年隐含碳调入量最大的三个省份为浙江、广东和河南;2012年隐含碳调出量最大的三个省份为河北、内蒙古和山东,2015年隐含碳调出量最大的三个省份为内蒙古、河北和江苏。从国际贸易来看,中国2012年和2015年均是隐含碳净出口国;隐含碳进出口量前三位的省份均是江苏、山东和广东。总体来说,增加值碳排放系数和增加值系数的变动导致了中国隐含碳出口增加,而列昂惕夫逆矩阵和出口的变动导致了中国隐含碳出口减少。中国应加大碳减排方面的技术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 梁赛; 常玮岑; 游思琪; 吴晓慧; 钟秋萌; 王书肖
    • 摘要: 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美国是中国大气汞排放的主要外部消费驱动力之一。现有研究多核算国际贸易驱动的大气汞排放,识别主要的贸易驱动关系,缺乏中美贸易模式变化对中国大气汞排放的影响分析。本文基于环境扩展型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计算了1997—2017年中美贸易驱动的中国大气汞排放量,并深入分析了贸易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大气汞排放变化的相对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中美贸易驱动的中国大气汞排放从13.5 t增至32.8 t,2007年后开始回落,2017年回落至13.6 t。贸易规模扩大是推动大气汞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62.6 t),排放强度降低是大气汞排放减少的最大驱动因素(-67.0 t)。生产技术水平变化和贸易结构变化的贡献相对较小,近年来逐渐起到促进大气汞排放减少的作用,但其贡献不稳定。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快产业创新升级,优化、稳定贸易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等建议。
    • 潘晨; 李善同; 刘强
    • 摘要: 对经典消费视角碳排放的概念进行拓展,基于Kaya恒等式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各省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增长始终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的下降则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或将成为抑制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化对抑制碳排放的增长具有重要结构性意义。
    • 韦韬; 李湘蓉
    • 摘要: 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许多贸易隐含碳的研究,但有关湖南省贸易隐含碳的研究仍相对匮乏。文章依据IPCC2006碳排放测算模型、投入产出法对湖南省贸易隐含碳进行了实证评估及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2007-2017年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呈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41.63亿吨上升到2017年的95.00亿吨;分部门看,2012年和2017年,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部门、化学产品部门的出口贸易隐含碳稳定在前列,进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较多的有金属矿、煤炭采选产品与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部门。(2)影响湖南省贸易隐含碳的因素依据影响力大小依次为直接碳排放系数因素、出口(进口)向量因素和中间投入系数因素。
    • 梁赛; 邓梓君; 钟秋萌
    • 摘要: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较大变化,结合最新情况探究CO_(2)排放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有助于为中国在后疫情时代推进CO_(2)减排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探究2017-2020年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变化对中国CO_(2)排放变化的贡献,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修订后的统计数据再次评估2010-2017年中国CO_(2)排放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7-2020年,生产结构和最终需求结构变化由2015-2017年的CO_(2)减排贡献转变为增排贡献,表明中国在结构性因素调整优化方面具有一定减排潜力。结合修订后的统计数据,2012-2017年能源利用效率和结构性因素变化对CO_(2)排放变化的贡献与现有研究结论存在差异。其中,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由CO_(2)减排贡献转变为增排贡献,这与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出能耗明显增长有关,同时反映了产品结构不合理将驱动CO_(2)排放增加。此外,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对CO_(2)排放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重点排放行业受到的影响相对显著。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调整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结构,促进全产业链CO_(2)减排;(2)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消费端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3)优化高耗能行业产品结构,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供给;(4)建立跨行业协同减碳机制,推动重点排放行业CO_(2)减排。
    • 张聪; 汪鹏; 赵黛青; 林泽伟; 董耿林
    • 摘要: 为弥补缺乏从行业附加值视角研究碳排放强度和部门生产环节碳排放结构的不足,以更好地分析碳排放变动情况,基于消费者视角,同时考虑附加值对碳排放的影响,将引起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附加值效应、投入结构效应和最终需求效应并构建研究模型,以广东为例,利用其2007年、2012年和201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和结构路径分析(SPA)法对广东及其部分行业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广东而言,能源强度效应是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效应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直接碳强度和完全碳强度增加的部门主要是能源部门,其碳排放呈现增加状态,其中直接消耗引起的碳排放比例增加,间接消耗引起的碳排放集中在第1和第2层生产环节上;能源强度效应是非能源部门直接碳排放和完全碳强度降低的关键因素。最后,从应对最终需求高碳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政府调控手段等方面对促进广东碳减排提出对策建议。
    • 黄儒霞; 钟秋萌; 吴晓慧; 廖程浩; 余亚东; 梁赛
    •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减污降碳的双重压力下,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协同减污降碳,是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研究利用减排量弹性系数评估SO2、NO_(x)、烟粉尘与CO_(2)排放量变化的协同性,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探究广东省经济结构转型对协同减污降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从生产端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量较大;从消费端看,建筑业同时排放了大量大气污染物和CO_(2).②2007—2017年生产结构变化和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变化对减污降碳的影响存在不协同性,未来可通过优化生产结构和最终需求产品结构促进协同减污降碳.研究显示,应以生产结构和最终需求产品结构转型为重要抓手,提高广东省减污降碳的协同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马跃; 冯连勇
    • 摘要: 通过编制浙江省2007—2017年可比价能源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其直接能源消耗系数、间接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能源消耗系数;同时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其他服务业外的5个部门的完全能源消耗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能源强度呈下降趋势,而能源技术效应是导致能源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最终需求结构效应总体上降低了浙江省5类能源消耗强度。
    • 吴晓慧; 余亚东; 梁赛
    • 摘要: 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CO2排放量增长的挑战.从多角度分析广东省CO2排放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有助于其实现低碳发展.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生产、需求和供应角度分析1987—2015年广东省CO2排放量的变化;此外,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从需求和供应角度量化广东省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对CO2排放变化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①与生产端相比,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研究有助于识别不同的关键行业,如建筑业(需求侧)、金融和保险业(供给侧).②降低碳排放强度是减少广东省CO2排放的主要因素,而人均最终需求水平和人均初始投入增加是推动广东省CO2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③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初始投入结构变化导致CO2排放量略有增加,表明广东省具有较大的通过调整结构性因素减排CO2的潜力.综上,建议除了生产端CO2减排措施外,广东省还应采取需求侧和供给侧相关措施,如优化消费行为、产品分配行为和初始投入结构等.
    • 闫冰倩; 冯明
    • 摘要: 研究目标:考察2007~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的成因,并结合国际数据对“去工业化”问题重新审视,探究中国经济结构的差异性特征.研究方法:运用拓展的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测算不同驱动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的贡献程度;并结合隐含增加值的概念,运用多国面板数据回归重新审视“去工业化”问题以及中国服务业扩张中的独特之处.研究发现:“生产结构因素”在研究区间内对中国服务业扩张的贡献率最大,“最终需求因素”次之,“相对价格因素”和“相对增加值率因素”也有一定正贡献,“国内供给率因素”贡献为负.与国际经验值相比,中国经济现阶段的服务业扩张呈现显著结构性差异,服务业扩张与第一、二产业之间关联相对更为紧密,“中间投入渠道”是主渠道.中国当前处于去工业化的“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之间.研究创新:拓展了结构分解分析框架,更为系统地探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驱动因素;通过纳入服务业中间投入的“修正的制造业增加值/GDP”重新检验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经验,提炼中国的典型特征事实.研究价值:有助于从产业相互关联的视角,在结构和机制层面加深文献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服务业化和去工业化等问题的理解,可更科学地为诸如产业结构转型、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政策议题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