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
《红日》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1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现代阅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上海采风等;
《红日》的相关文献由147位作者贡献,包括石湾、任祎男、夏宇等。
《红日》
-研究学者
- 石湾
- 任祎男
- 夏宇
- 张昊翀
- 张舒航
- 龚小凡
- LUO Chuanqing
- VCG(摄影)
- 丁道希
- 万陆
- 于晓威
- 五竹斋
- 付苏
- 代琇
- 伍立杨
- 何叶舟
- 何广华
- 佚名
- 俞璐
- 信芳
- 刘咏涛
- 刘小波
- 刘能国
- 刘铁群
- 卫朝
- 叶延滨
- 吕其明
- 吴延德
- 吴本务
- 吴越
- 周丽虹1
- 周慧
- 周艳1
- 唐旭
- 复旦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学生
- 夏瑜
- 夏衍
- 孙耀华
- 宋向阳
- 宋炳辉
- 崔健
- 左娟娟
- 席星荃
- 庄辛
- 庐湘
- 康庄
- 张万有
- 张依诗
- 张俊凯1
- 张军英
-
-
-
白孟宸
-
-
摘要: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大批亲身经历了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解放战争取得胜利这28年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文艺工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创作了一大批反映中国革命波澜壮阔历程的作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问世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被称为“三红”的《红旗潜》《红日》和《红岩》。
-
-
郭晔旻
-
-
摘要: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上午(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七日),在我们住村口头,我看到从山上抬来的张灵甫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当时,我有这样的想法:从去年秋末冬初,张灵甫的七十四师进攻涟水城,我军在经过苦战以后,撤出了阵地,北上山东,经过二月莱芜大捷,到七十四师的被消灭和张灵甫死于孟良崮,正好是一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后来,我有过把这个故事编织起来写成文章的想头……”
-
-
张舒航;
龚小凡
-
-
摘要:
文章尝试以图像学方法对1949-1999年的《红日》书籍封面进行研究,探索书籍图像与内容主题的联系。文章首先梳理了1949一1999年小说《红日》的出版概况,其次通过战争场景图像和红日图像,分析了《红日》封面的图像主题及内涵,最后分析总结了《红日》封面图像的版画、国画、水彩画表现形式及犄点。文章对传承弘扬红色文学书籍传统和当代书籍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
-
程玉林
-
-
摘要:
"红色经典"最早是作为丛书的题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出,此后沿用至音乐、戏剧、影视等文艺领域。对于接受"红色经典"的大众而言,"红色经典"更多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红色经典电影"大致指1942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期间一批以革命历史为题材,具有特定年代革命信仰和爱国情怀的影视作品。一些作品如《上甘岭》《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日》《烈火中永生》《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曾在全国范围产生较大的影响。广义上的"红色经典电影"还可以泛指20世纪30年代至新世纪以前所有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
-
梁营
-
-
摘要:
“在敌人面前,在困难面前,绝对不能低头!到山东去,是撤退、钓大鱼,不要看成是我们的失败。以后,你可能还会听到不愉快的消息。不管到什么时候,你千万不要动摇这个信心:革命是一定要成功的,战争是一定要胜利的。”这是长篇小说《红日》中即将带兵向山东撤退的军长沈振新同爱人黎青惜别时的精彩对话。《红日》于1957年7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部史诗性战争体裁小说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讲述的是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历史事实。
-
-
陈晋
-
-
摘要:
当代中国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小说应是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非常难得,亦可说是不可或缺的生动教材。“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指的是作家吴强创作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红岩》,梁斌创作的《红旗谱》,柳青创作的《创业史》,杨沫创作的《青春之歌》,周立波创作的《山乡巨变》,杜鹏程创作的《保卫延安》,曲波创作的《林海雪原》。这几部长篇小说以我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为创作背景,宣传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进步性、正义性;弘扬的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发挥的是凝聚力量跟党走,不屈不饶、不懈奋斗的重要作用。这些作品,今天读起来,也有艺术穿透力。
-
-
陈天开
-
-
摘要: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有一种使命在激励着自己,我想用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敬意。穿越时空,搜寻记忆,我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从阅读开始的。上世纪60年代,上小学的我就读了不少红色小说,如《红旗谱》《保卫延安》《红日》《红岩》等,了解了众多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了,我常去借书的部队医院图书室也关闭了。一时间,我无书可读。
-
-
张舒航;
龚小凡
-
-
摘要:
文章尝试以图像学方法对1949-1999年的《红日》书籍封面进行研究,探索书籍图像与内容主题的联系.文章首先梳理了1949-1999年小说《红日》的出版概况,其次通过战争场景图像和红日图像,分析了《红日》封面的图像主题及内涵,最后分析总结了《红日》封面图像的版画、国画、水彩画表现形式及特点.文章对传承弘扬红色文学书籍传统和当代书籍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
-
黄洋(图/文)
-
-
摘要:
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者于2021年5月创作了油画《红日》,作品以具象写实和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红日映雪山、朝霞迎黎明、红军永向前的生动长征画面;歌颂了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不怕牺牲的伟大长征精神。长征永远在路上,让长征精神扎根新时代,开新花,结新果,不断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