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图像学

图像学

图像学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05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工艺美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99504篇;相关期刊376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四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等;图像学的相关文献由978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淑姣、段炼、史宏蕾等。

图像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7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9504 占比:99.70%

总计:300404篇

图像学—发文趋势图

图像学

-研究学者

  • 朱淑姣
  • 段炼
  • 史宏蕾
  • 曹意强
  • 范景中
  • 刘晋晋
  • 孙献华
  • 张亚莎
  • 张志强
  • 李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娟
    • 摘要: 特殊的社会时期产生特殊的文化形式,对夏加尔的《赤马》所体现的风格和画意的解读可以让我们对其艺术理念加以了解,图像学的梳理也是对其艺术思想的解构。艺术语言回归于作者本人,看似是时期性的风格体现,实则折射的是整个时代的艺术与文化风尚。
    • 鲁树人
    • 摘要: 全球化研究视野是艺术史不可逆的大潮,跨门类、跨学科的研究逐步成为时尚。在这样的浪潮中,认识中国与西方艺术史研究思维的差异性,对于中国学者把握研究方向、丰富研究成果有着积极的作用。以近10年来与中国书画研究相关的西方著作为研究对象,试图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对相关作品进行审读与评价。
    • 张小开; 丁寅超
    • 摘要: 本文基于图像学资料与方法对明代竹家具进行考证及特征研究,对明代遗存的各类绘画、古籍画等图像资料进行搜集梳理,整理归纳明代竹家具形象22种,共96件,以此为基础研究明代竹家具总体情况。同时对明代竹椅、竹榻、竹货挑、竹几等代表性竹家具案例开展考证分析,指出明代典型竹家具形制和结构特征。最后归纳出明代竹家具设计特征与理念,提出明代竹家具具有尚简、尚人、尚古与尚文等“四尚”特征,即明代竹家具尚简合用、因人制宜、尚古崇雅、具有文人气质。
    • 陈珂; 杨倩
    • 摘要: 《消夏图》是元代画家刘贯道的一幅绢本设色作品,画面描绘了文人休憩消夏的场景。图像学是用来解释艺术作品的象征内涵以及研究艺术史的重要方法。刘贯道《消夏图》图像学分析根据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从三个层面分析《消夏图》,理解该作品的深层次内涵,探究其美学的价值及历史意义。
    • 姚李燕; 杨帆; 鄢舒卉; 陈进燎; 彭东辉
    • 摘要: 闽浙木拱廊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其精致的装饰图案体现了中国装饰艺术的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围绕闽浙木拱廊桥建筑装饰,运用图像学方法对其材质、工艺、构件、色彩、题材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其装饰图像反映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系统研究木拱廊桥的装饰特征,对深入探究闽浙地区人文、民俗、地域特色文化具有一定价值,也为研究传统古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金卓菲; 鲍沁星; 黄晓
    • 摘要: 钱塘观潮是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现象,具有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形成以“观潮”为核心的钱塘文化景观。从图像角度对钱塘观潮景观进行系统性研究,搜集整理相关的69件古代绘画图像,精选其中史料价值较高的21件实景类绘画,将其分为全景式与分景式两类,解读图像内容并分析钱塘观潮景观的位置分布和空间形式特征。钱塘观潮景观与周围山水关系密切:分析全景式图像发现观潮景观位置呈现沿江北岸线性分布的特征,分析分景式图像归纳出临江近观、临江俯瞰和登高远望3种观潮景观空间形式。观潮景观呈现出有别于常规静观和动观的观赏特点,视点为静态而景观为动态,形成具有单一时向性的变化视线。通过挖掘钱塘观潮景观实景类绘画的史证价值,论述古今观潮景观位置和空间的变化,形成对钱塘观潮景观的整体性认识,为区域文化景观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借鉴。
    • 王李亚
    • 摘要: 马蒂斯野兽派创始人,经历了第二次经济革命后,他选择用画笔传达出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用绘画抚慰人们的心灵。《生活的快乐》是马蒂斯的代表作之一,整幅作品传达出一种和谐、安宁的气息,仿佛描绘出了人们心中的田园牧歌。本文从图像学的三个层次解析《生活的快乐》的创作手法。
    • 赵宇姗
    • 摘要: 近年来,图像文献逐渐走进了思想史、美术史以及书法史等领域,成为社会各界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同时,图像学的研究也渐渐兴起于书法史界。本文旨在结合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法,从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图像学解释三个层面,探讨图像文献对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影响,同时辩证地看待图像文献在书法研究中应用的得与失。
    • 刘晋晋
    • 摘要: 本文梳理了图像学概念的历史变化过程,对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概念进行了还原分析,提出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不是符号学,而是对世界观或本质的探究;卡西尔的哲学是建立在符号学之上的认识论哲学,其与潘诺夫斯基的理解大相径庭;图像学不是形象研究,其不研究非艺术形象或一般形象概念;图像学不以文艺复兴艺术为基础或原型,而是普遍适用于所有时代的艺术形式。
    • 陈金星
    • 摘要: 随着近东考古学的发展,希伯来神话的图像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瑞士学者奥特玛·基尔的专著《圣经世界的象征学:古代近东图像与〈诗篇〉》运用大量古代近东文物图像解读《诗篇》中的神话意象,初步建立了希伯来神话意象的图像学研究范式。以奥特玛·基尔为中心,形成了“弗莱堡学派”。弗莱堡学派的研究经验显示,需要尊重图像的权利,注意图像阐释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