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累积距平

累积距平

累积距平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2032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气象研究与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累积距平的相关文献由290位作者贡献,包括肖国杰、倪强、叶朗明等。

累积距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2032 占比:99.86%

总计:62122篇

累积距平—发文趋势图

累积距平

-研究学者

  • 肖国杰
  • 倪强
  • 叶朗明
  • 吴波
  • 周文剑
  • 廖晓荔
  • 张丽
  • 张伟超
  • 张新甲
  • 张自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敏华
    • 摘要: 利用累积距平法和累积双曲线法,对西江下游梧州水文站及高要水文站1974—2018年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比,探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西江下游高要段水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排除降水因素的影响后,梧州水文站与高要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具有一致性,表明高要水文站径流变化主要受到梧州水文站上游水利工程投产运行的影响。1974—2018年高要水文站年输沙量的突变点出现在1998年,1998年以后,输沙量呈下降的趋势,这与上游水利工程蓄水截沙及水土保持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梧州水文站1974—2018年年输沙量的突变点出现在1993年,1993年以后,输沙量呈下降的趋势;1993—1998年高要水文站年输沙量仍呈现增长趋势,这与以罗定江流域为代表的区间水土流失有关;随着梧州水文站上游水电站的陆续建成,1992年岩滩水电站投入运行,2006年龙滩水利枢纽投入运行,流域水利工程累积库容也随之增加,对泥沙的拦截量同时增加,流域输沙量呈减少的趋势。
    • 张伟超; 肖国杰; 张馨月; 杨涵; 范玲玲
    • 摘要: 利用西昌地区1960~2019年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日值数据,根据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西昌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运用了趋势分析、突变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昌地区近60a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60~2019年,西昌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变化介于1125.1~1668.0 kg/(hm2∙a)之间,年均气候生产潜力为1458.7 kg/(hm2∙a),气候生产潜力波动幅度较大,总体呈小幅度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4.1 kg/(hm2∙a)/10a。1984年为气候生产潜力从偏低时期转为偏高时期的分界年。气候生产潜力年代际变化与年代际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气候生产潜力最高值与降水量最高值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 徐源; 齐欢; 李传磊; 赵有美; 李常锁
    • 摘要: 为查明济南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和趋势,采用累积距平分析、Mann-Kendall法、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等方法对1956-2018年济南市降水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降水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倾斜率为8.35 mm/10a,其中1956-1961 年、1967-1972年和1981-1993年为降水偏少时期,1962-1966年、1973-1980年和1994-2018年为降水偏多时期,1961年和1990年发生过2次降水由偏少到偏多的突变,预测未来济南市降水量仍然以偏多为主;济南市降水量存在2.62 a,5.73 a,10.50 a和36.50 a的周期分量,其中5.73 a分量通过了95%的置信区间检验,周期性显著,对降水量贡献率为48.73%;济南市降水量整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且后期的升高幅度小于前期的下降幅度.
    • 孙淑荣; 邱海芝; 商宝荣
    • 摘要: 使用富裕基准气候站1969-2018年暗筒式日照计的观测数据,分析富裕县年、季、月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富裕县年日照时数呈现显著减少趋势,递减速率为58.9 h/10 a;20世纪70年代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21世纪前10 a最少;年日照时数最多出现在2011年,最少出现在2003年,峰值差幅为887.2 h;四季日照时数均呈现波动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减少趋势最为缓慢;逐月平均日照时数也呈现出减少趋势,其中6月递减速率最大,2月递减速率最小;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的转折时间大致出现在1989年.
    • 张金萍; 王宇昊
    • 摘要: 为研究郑州市变化环境下的降雨-径流关系,利用1963-2012年郑州市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时间突变理论确定径流突变点,将其作为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点,并将多时间尺度小波分析和集对分析结合研究降雨-径流在多时间尺度上的联系.结果表明:郑州市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年径流量在1985年和2002年发生显著突变,降雨-径流关系愈发复杂;郑州市年降水量具有准2~4a、5~7a、6~11 a、23a、32a的波动周期,而年径流量具有准2~4 a、4~9a、8~11 a、17 a的波动周期;郑州市降雨-径流的不确定性关系在短、中、中长周期以同一性为主,在长周期以差异性为主,根据变异年份划分的3个时段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 廖家旺; 韦瑞霞
    • 摘要: 利用广西河池宜州国家气象观测站1962—2020年日照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及Mann-Kendall检验法等方法,分析宜州区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月变化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宜州区日照时数随年份变化有显著下降趋势,下降倾向率为-72.3h/10a,峰值和谷值相差697.2h,在1980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日照时数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秋季变化较大,春、冬次之;月日照时数呈单峰型,8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04.7h,2月最少,为53.4h,两者相差151.3h。
    • 张荣平; 肖国杰; 陈孟佳; 张妍; 张伟超
    • 摘要: 本文采用成都市温江站1960~2019年逐日降水量数据,采用百分位法计算得到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日数、极端降水强度,利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成都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日数呈波动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趋势并不显著。年际尺度上,极端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在1982年与2012年存在突变,极端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在1973年与1997年存在突变。年代尺度上,二者的最高值均出现在60 s,最低值均出现在00 s。2) 近60 a极端降水强度呈现出波动变化,无线性趋势。年极端降水强度值在多年平均值线上下小幅波动,年代极端降水强度变化不大。
    • 张阳; 肖国杰; 肖天贵
    • 摘要: 利用马尔康地面观测站1960~2019年的降水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马尔康地区近60 a降水和日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马尔康1960~2019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93.0 mm,近60 a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6 mm/10a;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256.2 h,日照时数呈波动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7.6 h/10a。1987年和2008年属于降水量低值转折年,但未达到降水突变水平,2008年至今降水量增加趋势依然持续;1980年属于从日照时数偏多期转为偏少期的转折年,但也未达到突变水平。降水量振荡周期为4 a、12 a和29 a,日照时数主振荡周期约在28 a,在降水29 a和日照28 a时间尺度上,2019年之后等值线未闭合,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年降水和日照将继续处于偏多时期。
    • 鲁向晖; 张海娜; 白桦; 陈章诚; 李阳
    • 摘要: 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评价区域土壤侵蚀风险的重要指标.基于赣江流域及其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86—2015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及Kriging插值法,对赣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赣江流域近30 a降雨侵蚀力的平均值为9824.55 MJ·mm/(hm2·h),2002年达到最大值13234.72 MJ·mm/(hm2·h),2003年最小,为6769.16 MJ·mm/(hm2·h),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相关系数达到0.965(P<0.01).赣江流域近30 a降雨侵蚀力总体上表现为不显著的增长趋势,在吉安、井冈山、遂川地区存在一个高值中心,增长趋势明显;赣江流域四季、汛期、非汛期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但高、低值中心不尽相同.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赣江流域土壤侵蚀的形成以及演替过程、土壤侵蚀危险性评定及制定科学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