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米槠

米槠

米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616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三届福州市科协学术年会等;米槠的相关文献由20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玉盛、郭剑芬、陈光水等。

米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6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616 占比:99.40%

总计:15711篇

米槠—发文趋势图

米槠

-研究学者

  • 杨玉盛
  • 郭剑芬
  • 陈光水
  • 林小凡
  • 肖复明
  • 邱凤英
  • 万菁娟
  • 刘小飞
  • 周荣桂
  • 曹展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连辉; 江淑珍; 熊远芳; 沈军; 陈世品
    • 摘要: 以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ata〕花芽期、半开期和盛花期的雄花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构建米槠雄花发育过程的转录组数据库。分别对花芽期与半开期、半开期与盛花期以及花芽期与盛花期进行比较,筛选与雄花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unigenes,并对差异表达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同时对米槠MADS-box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分析其在米槠雄花发育3个时期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在获得的转录组中,clean reads数为628800000~643700000,高质量总碱基量为6.29~6.44 Gb,Q30碱基百分比均不小于90.67%,GC含量为45.09%~45.39%。花芽期与半开期、半开期与盛花期以及花芽期与盛花期间分别有15086、6770和16150个差异表达unigenes。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差异表达unigenes主要注释在催化活性、连接和膜等相关的生物过程。KEGG代谢通路注释结果显示:差异表达unigenes主要注释在全局及概要图、碳水化合物代谢、环境适应性和信号转录等相关的代谢通路。说明催化酶在米槠雄花发育过程有重要作用,注释在细胞组分中的差异表达unigenes主要与花粉成熟相关,同时雄花发育受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转录因子的调控。表达量分析发现,米槠type-Ⅱ型MADS-box家族基因在雄花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SHP和AG基因表达趋势相似,在花芽期表达量较低,半开期和盛花期表达量升高;AP 3基因随着雄花发育表达量逐渐升高;2个MIKC*类同源基因主要在半开期表达;3个AP1/FUL类同源基因在雄花发育3个时期中均有表达,但表达趋势有差异;AGL 6基因在雄花发育3个时期表达量均较高;4个SEP类同源基因在雄花发育中表达量较高,其中,SEP 3基因表达量最高,在雄花发育3个时期的表达量变化不大,其余3个SEP类同源基因均在盛花期表达量升至最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米槠雄花转录组中,多数差异表达unigenes的功能与花粉发育和催化酶的作用相关,且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转录等代谢通路。MADS-box家族基因在雄花发育的3个时期差异表达,与雄花发育密切相关。
    • 李鹏程
    • 摘要: 根据三明市梅列区陈大国有林场米槠人工林培育经验,本文从苗木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米槠人工林培育技术,以期为米槠林人工培育提供参考。
    • 李鹏程
    • 摘要: 试验选择4种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米槠容器育苗的基质选择试验。试验采用成苗率、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侧根数、全株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根冠生物量比值、相对含水率等8个指标对苗木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并采取隶属函数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V(泥炭土)︰V(杉皮屑)︰V(黄心土)=6︰2︰2或V(泥炭土)︰V(珍珠岩)︰V(杉皮屑)︰V(黄心土)=4︰4︰1︰1的基质培育的米槠苗木质量最好。
    • 潘昕昊; 孙荣喜; 叶雄英; 叶学敏; 林小凡
    • 摘要: 为揭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研究现状和热点,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1999-2021年中国知网CNKI库中669篇米槠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米槠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土壤微生物、可溶性有机质、群落结构、生物量、酶活性等方面;杨玉盛、杨智杰、刘小飞是米槠发文量前三位的主要研究者;在研究机构方面,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发文量最多,分别发文183篇和120篇,占总发文量的45.1%;在研究基金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分别为179篇和84篇;在研究层次方面,主要集中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而专项技术和行业指导研究有所不足。米槠的生态学研究较为丰富,但生物学特性及良种选育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强米槠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工作,同时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为合理利用米槠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 李鹏程
    • 摘要: [目的]探究6年生杉木米槠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的土壤肥力差异。[方法]通过多点取样,测定与分析土壤容重、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孔隙状况、土壤水分性质及主要土壤养分含量。[结果]混交林0~20 cm容重下降2.8%,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增加5.6%,土壤结构体破坏率降低16.7%,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分别增加11.9%和4.1%,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2.3%、20.2%和11.6%。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24.1%、17.4%、6.1%、13.3%、6.5%和13.7%。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土壤表层变化较为明显。[结论]杉木米槠混交林可以改善土壤肥力,起到遏制或减缓地力衰退的积极作用。
    • 唐玉祥; 胥超; 熊德成; 时应贵; 吴帆; 杨智杰
    • 摘要: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以福建三明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了样地内粗木质残体的分解等级和径级分布,研究米槠天然林粗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结果表明:(1)米槠天然林粗木质残体储量为16.13 t·hm-2.其中,倒木是主要贡献者,占粗木质残体储量的55.13%;其次为枯立木,占粗木质残体储量的44.87%.(2)样地内倒木和枯立木的储量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20~40 cm径级占据优势地位,分别达到倒木和枯立木储量的48.86%和66.25%.(3)样地内倒木Ⅴ分解等级超过60%,处于分解的后期,是倒木的主要部分,可能是由于本区较好的水热条件,促进了微生物对粗木质残体的分解作用.总体而言,米槠天然林粗木质残体储量低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平均水平,这与天然林年龄、自然干扰和气候等紧密相关.因此,未来应加强对亚热带不同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的粗木质残体储量进行研究.
    • 陆宇明; 许恩兰; 吴东梅; 卢胜旭; 刘小飞; 郭剑芬
    • 摘要: 土壤酶与土壤养分紧密相关,并能够活化土壤中营养元素从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更加深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凋落物数量的变化及其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亚热带米槠林为研究对象设计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种凋落物处理(移除凋落物(NRNL)、添加双倍凋落物(NRDL)、保留凋落物(CK)),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水解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βG)、纤维素水解酶(CBH)、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性磷酸酶(AP)),探讨排除根系作用下双倍添加和移除地上凋落物对米槠林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NRDL处理显著提高了CBH和LAP活性,同时提高了土壤总碳(TC)、全氮(TN)、矿质氮、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而NRNL处理只降低了土壤MBC含量。同时发现,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未受到凋落物输入处理的影响,CK、NRNL和NRDL处理土壤酶活性比ln(βG+CBH)∶ln(NAG+LAP)分别为1.25,1.36,1.30;ln(βG+CBH)∶ln(AP)分别为0.78,0.78,0.83;ln(NAG+LAP)∶ln(AP)分别为0.62,0.58,0.64。相关分析表明,TC、TN、矿质氮、DOC、DON、MBC和MBN分别与βG、CBH、AP和LAP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DOC是驱动土壤水解酶活性和化学计量比变化的关键因子。综上,NRDL通过增加土壤DOC的浓度,从而提高土壤水解酶活性,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 李鹏程
    • 摘要: 以未采取任何措施的马尾松林分为对照,分析间伐保留上层马尾松450~600株/hm^(2)、林下套种米槠后的米槠和马尾松林木的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米槠平均成活率91.1%~92.4%,平均保存率达到88.66%~88.72%。8年生米槠平均树高5.02~5.24m,平均胸径4.9~5.1cm,蓄积8.1332~8.3111m^(3)/hm^(2),造林效果良好。间伐后马尾松保留木的胸径、树高与单株材积生长均极显著地高于未间伐的林分。间伐有利于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且林下套种的米槠生长良好。间伐改善了马尾松林分结构,为林分向常绿阔叶林顺向演替奠定了的基础。
    • 黄明辉
    • 摘要: 利用不同切根处理的米槠容器苗和裸根苗开展杉木米槠混交林造林试验,造林5年后调查测定米槠保存率、生长量和形质性状,以分析米槠容器苗造林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芽苗切根培育的容器苗造林的米槠成活率、保存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均显著高于实生裸根苗造林,单株、单位面积立木材积极显著高于实生裸根苗造林,形质性状差异不显著;胚根切根培育的容器苗的米槠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量介于芽苗切根容器苗和实生裸根苗造林二者之间。鉴于米槠的特性,建议在米槠人工造林时,选择经芽苗切根处理的容器苗造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