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造林效果

造林效果

造林效果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7736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安徽林业科技、防护林科技、福建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论坛、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等;造林效果的相关文献由55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勇、李国雷、黎明等。

造林效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4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7736 占比:99.67%

总计:77993篇

造林效果—发文趋势图

造林效果

-研究学者

  • 刘勇
  • 李国雷
  • 黎明
  • 祝燕
  • 韦叶桥
  • 刘素萍
  • 余荣卓
  • 冯海
  • 卓凯
  • 史文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俞建东
    • 摘要: 以福建永定的马尾松近熟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林下套种竹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层马尾松林分郁闭度在0.4到0.7的梯度范围内,林分郁闭度对竹柏幼林的地径生长、树高生长、树冠生长都具有极显著的影响。竹柏的地径生长量、树冠生长量均呈现随着上层马尾松林分郁闭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竹柏的树高生长量则表现为随着上层马尾松林分郁闭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后降的规律。结合对比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马尾松林下套种竹柏,其上层林分的郁闭度应以0.5为宜。
    • 肖文海
    • 摘要: 檫木[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和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均为优良材用树种.通过营造檫木和闽楠不同比例混交林,研究不同模式混交对2种树种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檫木与闽楠按照7檫3楠、5檫5楠、7楠3檫等3种不同比例混交造林,7楠3檫对檫木树高、胸径的影响均最大,且与5檫5楠均不存在显著差异;5檫5楠对闽楠的树高、胸径影响均最大,且与7楠3檫、7檫3楠均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5檫5楠的混交造林比例较为适宜,对檫木与闽楠的树高、胸径生长均有利.
    • 吴聪发
    • 摘要: 对香樟造林时施用不同含量有机肥作为基肥,研究香樟施用有机肥后的造林效果,为南安地区香樟造林生产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量对香樟成活率、树高和郁闭度均具有一定影响.有机肥施用量越多,对香樟树高和郁闭度促进作用越明显,越有利于香樟快速郁闭成林;施一定量的有机肥能够促进香樟造林成活率的提高,有利于香樟造林成活,但施肥过量则会导致香樟成活率下降.因此,应适量施用有机肥.
    • 龙桂根; 王勇; 李峰; 吴南生; 李乾明; 杨细兰; 郑庆衍
    • 摘要: 为更好提高华木莲造林质量,以1年生(S1-0)、2年生(S2-0)、3年生(S3-0)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分析了不同苗龄苗木的质量及其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华木莲苗期生长指标与苗龄显著正相关,苗木在第2年的各生长指标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第3年;2)采用S2-0、S3-0苗营造的人工林第1年的成活率分别为93%、90%,显著高于S1-0林分的成活率;S2-0林分第2、3年保存率分别为89%、84%,显著高于S3-0、S1-0林分;3)生长指标来看,S1-0、S2-0、S3-0“同年造林”时,造林后第2年、第3年,S2-0林分的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S1-0、S3-0林分;苗木“逐年造林”时,在树龄为6 a时,S1-0、S2-0、S3-03种苗型所造林分的树高无显著差异,S2-0、S1-0所造林分的地径均显著高于S3-0林分。4)叶绿素含量来看,S1-0与S2-0所造人工林在第3年时SPAD值分别为60.05、47.12,高于S3-0所造3 a人工林的SPAD;5)相关性分析表明,仅有苗龄与1 a林分的树高、地径、保存率等指标相关系数在0.75以上,为显著正相关。综合保存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S2-0苗适应性强,所造林分质量稳定,效果更佳。在同等条件下,华木莲苗龄显著地影响造林效果,造林时选用合格的S2-0苗能提高华木莲造林成效。
    • 龙桂根; 王勇; 李峰; 吴南生; 李乾明; 杨细兰; 郑庆衍
    • 摘要: 为更好提高华木莲造林质量,以1年生(S1-0)、2年生(S2-0)、3年生(S3-0)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分析了不同苗龄苗木的质量及其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华木莲苗期生长指标与苗龄显著正相关,苗木在第2年的各生长指标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第3年;2)采用S2-0、S3-0苗营造的人工林第1年的成活率分别为93%、90%,显著高于S1-0林分的成活率;S2-0林分第2、3年保存率分别为89%、84%,显著高于S3-0、S1-0林分;3)生长指标来看,S1-0、S2-0、S3-0"同年造林"时,造林后第2年、第3年,S2-0林分的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S1-0、S3-0林分;苗木"逐年造林"时,在树龄为6 a时,S1-0、S2-0、S3-03种苗型所造林分的树高无显著差异,S2-0、S1-0所造林分的地径均显著高于S3-0林分.4)叶绿素含量来看,S1-0与S2-0所造人工林在第3年时SPAD值分别为60.05、47.12,高于S3-0所造3 a人工林的SPAD;5)相关性分析表明,仅有苗龄与1 a林分的树高、地径、保存率等指标相关系数在0.75以上,为显著正相关.综合保存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S2-0苗适应性强,所造林分质量稳定,效果更佳.在同等条件下,华木莲苗龄显著地影响造林效果,造林时选用合格的S2-0苗能提高华木莲造林成效.
    • 王苗苗; 赵蕊蕊; 刘勇; 李国雷; 彭玉信; 刘春和; 赵建松; 王书红; 蕫彪; 王长伟
    • 摘要: [目的]探究秋季施肥对苗木质量、养分贮存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明确苗木生长与养分回流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施肥水平,为苗木培育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北林雄株1号"为试验材料,顶芽形成后进行秋季施肥,每周1次,连续6周平均施入(9月2日—10月7日).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秋季施肥水平和1个对照,每株施肥0、5、10和20 g(水溶肥花多多1号:20%N+20%P2O5+20%K2 O+TE),分析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养分贮存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水平以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生长和养分回流等的影响.[结果]1)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促进苗木尤其是根系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茎、根氮浓度分别提高2.4%~12.0%和17.4%~48.1%,根淀粉浓度提高17.9%~34.5%;秋季同时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提高氮贮存而不影响磷、钾贮存,表现出氮元素利用偏好性;2)翌年造林后,苗高、地径和茎体积生长量在施肥量每株10 g时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0.0%、80.4%和85.3%),苗圃施肥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苗圃施肥量每株20 g的苗木造林后生长受抑,成活率最低(63.3%);3)造林后苗木(施肥量每株10 g时)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氮回流效率(71%),降低落叶氮淋失(56.4%);4)回流效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元素控制,而与叶片中多种元素的浓度变化相关;氮回流效率与落叶氮、落叶钾浓度呈负相关,与绿叶磷、落叶磷浓度呈正相关;磷回流效率与绿叶氮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苗木氮贮存量、非结构性碳积累量、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是评价秋季施肥效果的主要指标,苗圃合理秋季施肥能够提高苗木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进而提高苗木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表现;造林后,苗木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叶片氮回流效率,降低落叶氮淋失.秋季施肥是一种理想的养分加载方式,但合理秋季施肥量的确定尤为重要,施肥量每株10 g时最有利于苗木养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贮存及造林后成活和生长,施肥量每株20 g时则产生负面效应.
    • 黎丽华
    • 摘要: 为解决山地造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山地造林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山地造林工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强山地造林工程造林效果的措施.主要包括重视幼林的培育管理、提高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人员素质、转变造林观念以及加强林业管理,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 乔栋; 刘勇; 田书勇; 张锋; 王亚晶; 李晓丽; 冯雪瑾; 张亚男
    • 摘要: [目的]探讨木质化期水分管理对毛白杨苗木形态、生理状况及翌年造林效果的影响,为毛白杨育苗精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毛白杨当年苗木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土壤水势阈值处理(-20、-40、-60、-80 kPa,即灌溉起始阈值),以生产常规灌溉为对照(灌溉起始阈值<-80 kPa),研究木质化期不同灌溉处理下毛白杨苗木用水量、形态、生理状况的变化及其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1)木质化期灌溉对苗木苗高、地径在木质化期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当灌溉起始阈值为-20 kPa或-40 kPa时,苗木木质化期生长最大,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和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约15.51%、6.41%和57.5%,但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各处理间养分含量差异无明显规律;-20和-40 kPa的养分单株质量最大,-60和-80 kPa的养分单株质量其次,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约59.4%、48.6%、36.1%和25.3%.3)-20和-40 kPa处理可使苗木落叶时间较对照延缓5~7天,相比对照增加约12.5%的光合产物积累,木质化期灌溉虽然会引起顶梢在冬季部分干梢,但对苗木整体越冬影响不大.4)造林后,灌溉起始阈值为-40 kPa的苗木成活率最高,为93.0%;2年后树高和胸径显著高于对照83.2%和115.1%.[结论]木质化期灌溉处理能促进毛白杨苗木后期形态生长、增加养分贮存并显著提高造林后苗木生长量,虽稍微降低耐寒性,但对整体越冬影响不大.综合苗木木质化期生长和造林效果,在与试验地条件相似的地区培育苗木时,以-4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阈值的效果最佳.
    • 赵泽静; 谭宏超; 谭汝强
    • 摘要: 为保障高氏甜龙竹(商品名)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效果,在昆明市嵩明县、富民县,保山市昌宁县,玉溪市元江县开展了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试验,以苗高、地径为分级指标研究了高氏甜龙竹1年生苗的分级标准.结果显示,不同地区苗木的分级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富民县和元江县对Ⅰ级苗的要求较高,富民县Ⅰ级播种苗要求苗高≥8.31 m、地径≥4.63 cm,元江县Ⅰ级扦插苗要求苗高≥6.55 m、地径≥3.67 cm.高氏甜龙竹不同育苗方式,其苗木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表现为播种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好于扦插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状况和每丛株数,播种苗的平均根系数量、根系总质量、每丛株数分别是扦插苗的7.07倍、7.13倍和6.69倍,表明播种苗以后的生长潜力更大.不同等级的高氏甜龙竹苗木的造林效果,无论是播种苗还是扦插苗,Ⅰ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100%,Ⅱ级苗的造林成活率也可达到95%以上,Ⅲ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低于82%.
    • 廖建华
    • 摘要: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在杉木近熟林下套种了香梓楠、华盖木、闽楠等3种珍贵树种,营造成杉木珍贵树种异龄混交林.通过对这三种混交林分析研究,指出相对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的杉木长势更优,林下植被更丰富,造林效果更佳.7年香梓楠、华盖木、闽楠的高生长分别是9m、5.1m、3.9m,径生长分别是9.6cm、4.1cm、5.5cm,每公顷蓄积量分别为33.7m3、3.6m3、4.5m3,长势均表现良好.本文阐述了杉木林下套种珍贵树种的造林技术及造林效果,为营造杉木珍贵树种异龄混交林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