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标准
空气质量标准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13918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福建质量管理、标准生活、科学中国人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第11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分论坛暨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环境安全与生态学基准/标准国际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等;空气质量标准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柴发合、吕文生、孙若丹等。
空气质量标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3918篇
占比:99.94%
总计:314103篇
空气质量标准
-研究学者
- 柴发合
- 吕文生
- 孙若丹
- 扆铁梅
- 李梦茹
- 李祚泳
- 李雪彬
- 杨鹏
- 王宗爽
- 申红艳
- 白志鹏
- 胡焕秀
- 董洁
- 金明新
- Alghazawi1
- Alrousan2
- Bader2
- CHE Fei
- CHEN Shuang-ji
- DENG Da-yue
- Feng Sumei
- G. Krunesh
- K.M. Susheel
- LI Qin
- Malek
- Nan Qian
- R.Zeisler
- REN Chun
- Raed
- Ramzi
- Robert M.Parr
- Roehl
- S. Nirankar
- Susan F.Stone
- Thomas
- WANG Sheng
- WANG Zhan-shan
- WANG Zong-shuang
- WU Xue-fang
- Wang Chen
- XU Shu
- Yao Yanchun
- Zhang Qingling
- Zhang Xiao
- Zhao Jindan
- 丁钟
- 任丽红
- 任允宏
- 任威
- 任春
-
-
郑文静;
何邦太
-
-
摘要:
为更准确地分析气象污染情况,对连续雾霾天气下的气象污染变化形势特征展开分析。在收集菏泽市连续雾霾天气监测数据与气象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空气质量标准,然后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污染日的空间、月际、年际气象污染分布规律展开分析,并对不同污染物的空间、日际、年际的分布规律展开分析。通过合成方法分析不同季节与不同年度的大气环流差异,从而获取空气污染变化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以及连续雾霾天气下气象污染变化的形势特征。
-
-
赵虎
-
-
摘要: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待在室内,有很少的时 间在户外,所以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 康,所以室中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评判到底有 哪些标准呢?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习惯于用温湿度来判断室内空气质量, 其实不仅仅这两个标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
-
-
-
摘要:
车主之友:沃尔沃全新S60这次强调的自己是同级的健康车型,从设计师的角度,健康的属性是做怎样的设计考量?戴思理:健康是沃尔沃汽车安全信仰和基因的重要组成,都是沃尔沃对生命守护的坚持。从上世纪60年代的全球首个人体工程学汽车座椅开始,到90年代我们率先提出清洁座舱的概念并开始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多年来,沃尔沃汽车已经用行业最高标准成为健康座舱的代表品牌,为消费者带来清洁健康、安全安心、充满愉悦的幸福出行方式。
-
-
郭超;
郜志
-
-
摘要:
近地面臭氧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毒性,所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颁布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来限制室内外臭氧浓度.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室内外空气中臭氧限值浓度标准的规定和发展.我国室外臭氧浓度限值并没有随着时代发展有着很明显的提高要求,但是评价指标和方法日趋完善和科学,而室内臭氧散发源的臭氧浓度限制在我国国标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全球各地制定的臭氧限值浓度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性,但是并没有很强烈的规律说明发达国家现行的臭氧限值浓度要比发展中国家严格,但是全球主要地区的臭氧限值浓度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更加苛刻和完善.
-
-
黄宇;
李荣;
崔龙;
胡塔峰;
樊灏;
苏婷;
曹军骥;
李顺诚
-
-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运量大、效率高、能耗低等诸多优点,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方式,其中主要以地铁为主.虽然通勤者在地铁内停留时间短,但因列车及乘客的活动,其内自然通风不足,空气质量差,影响出行人员身体健康.研究表明:颗粒物(PM)、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细菌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其中,轨道交通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列车与轨道之间的磨损,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含量丰富,遗传毒性较强.VOCs主要来源于地铁装饰物的挥发,细菌与真菌等主要受客流量、通风、温度等因素影响.此外,文章综合叙述了暴露于PM以外的各种空气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最后,指出进一步优化列车运行条件、开发先进的空气净化装置,是未来轨道列车空气质量研究与控制的方向.
-
-
刘玉杰
-
-
摘要:
2013年,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这一年,“雾霾”成了全中国最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
-
李林子;
傅泽强;
贺克斌;
谭玉菲;
封强;
吴佳
-
-
摘要:
我国企业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走出去”,需要全面了解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准.本文整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别从标准设置、污染物项目和限值水平、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发现虽然“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但是在污染物项目设置、平均时间、浓度限值方面却差异很大;蒙俄、中东欧大多数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较为严格,中亚、东南亚国家相对宽松,南亚和西亚、中东地区宽严程度差异较大.对于不同的环境标准要求和经济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标准合作、中国环境标准和产业输出的策略建议.
-
-
-
徐毓泽;
张丽;
杨勇;
董丽华;
董耀华
-
-
摘要:
城市地下生活空间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受到了公众的特别关注.近几十年来,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地下生活空间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总结了部分地下生活空间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文献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染物种类,相关来源和积累分析.根据目前城市地下生活空间空气污染特征,得出污染物控制及改善措施,包括源头管理、行政控制、工程控制三种.基于国内外不同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评价地下生活空间空气品质应兼顾人体健康及满意度两个因素.指出我国地下空间空气质量保障现状.%The air quality in the urban underground living space indoor environment has been of particular public concern.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e growing demand of green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ground living space have been rapidly developed worldwide in last decade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significant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on air quality inside underground living space indoor environment, including pollutant species, related sources and Accumulation analysi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underground living space, the pollutant control and air improvement measures, including source management, administrative control and engineering control, were conclude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national indoor air quality standards, human health and satisfaction bot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underground living space indoor environment air quality was evaluated. points out the status of Chinese underground space air quality assurance.
-
-
刘杰;
杨鹏;
吕文生;
刘阿古达木;
刘俊秀
-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细颗粒物PM2.5是当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当前对城市环境PM2.5的关注和研究较多,但对矿井环境等特殊作业场所PM2.5的危害和影响则缺乏关注和系统研究.本文对颗粒物类型、粒径划分、环境影响及人体危害进行了全面概述,总结并对比了当前国家标准对城市环境和矿井环境颗粒物(粉尘)粒径划分和浓度限值的规定,分析现行矿井空气质量标准对颗粒物(粉尘)相关规定的不足,为矿井空气质量标准的完善和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
-
CHE Fei;
车飞;
王宗爽;
WANG Zong-shuang;
REN Chun;
任春;
LI Qin;
李琴;
XU Shu;
徐舒;
WANG Zhan-shan;
王占山;
王晟;
WANG Sheng;
WU Xue-fang;
武雪芳
- 《环境安全与生态学基准/标准国际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美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与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论文重点研究了美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素构成及浓度限值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美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照保护对象分为两级,由污染物、平均时间、浓度限值和达标统计要求构成;1971年首次制定以来共修订11次,污染物最初为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光化学氧化剂(以O3计)、碳氢化合物(HC)、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6种,期间废除TSP、HC,增加颗粒物(粒径≤10μm,PM10)、颗粒物(粒径≤2.5μm,PM2.5)和Pb,当前为7种污染物;SO2、NO2、PM10、O3增设或废除了lhr和24hr与年平均浓度限值;PM2.5年和24hr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收紧20%和46%,038hr和Pb三个月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收紧6%和90%;达标统计要求由最初的超标次数,调整为浓度百分位数和年高值.
-
-
陆雅静;
倪爽英;
王洪华;
曹鹏;
周琳
- 《河北省第三届环境与健康论坛》
| 2012年
-
摘要:
PM2.5表面易于富集大量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危害.2012年2月29日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设了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已形成高水平的复合型空气污染.认清区域环境问题的整体性以及大气环流造成区域内城市之间污染传输影响,建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源动态排放清单,研究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特征,进行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动态溯源、跨界输送、预报预警及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调控方案和协调机制研究,开展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方案研究,制定并实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有利于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有效遏制区域酸沉降、大气灰霾和光化学污染的蔓延和恶化,促进至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标,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
-
-
-
-
朱梅
- 《2013年湖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PM2.5在室内颗粒物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对多种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导致年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以及肺癌死亡率的增加,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室内环境中PM2:主要有以固态形式直接排出的一次粒子和由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粒子两种形成方式其中一次粒子来源于燃料的燃烧、装饰材料和家具表面的散发、设备的使用、由室外渗透进人室内的颗粒物、空调系统及室内人员的活动(吸烟、呼吸、咳嗽、走动及打扫等),二次粒子主要是多相化学反应形成的硝酸盐、硫酸盐的二次细粒子。所以将PM2.5纳入中国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范围和评价体系是加强空气污染防治、保障人体健康的必然要求.通过结合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PM2.5标准、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室内PM2.5检测标准来探讨中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的浓度标准值,可以为室内PM2.5浓度的控制提出明确的目标.
-
-
马小玲;
王增珍;
刘洁;
陶俊;
韩静磊
- 《2006年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
| 200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城市环境空气中PM的污染特征并探讨其与门诊病人数量的关系。rn 方法:选取广州市环境空气TSP、PM和PM数据与监测范围医院每日门诊病人数量,进行变化趋势及关联性分析。rn 结果:PM与门诊病人数变化关系密切,在PM达标时PM2与门诊病人数变化关系密切。rn 结论:PM占PM的比例存在不确定因素,表现在比例波动范围大。PM达标时分布的PM与门诊病人数变化关系密切,研究结果提示现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标准值规定的浓度(0.15mg/m)可能偏高,考虑到对PM的有效控制,建议国家研究规定PM制浓度的标准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