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空气分离

空气分离

空气分离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38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3篇、会议论文76篇、专利文献431080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低温工程、低温与特气、深冷技术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工业气体专业委员会2009年技术论坛、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第十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等;空气分离的相关文献由1993位作者贡献,包括江楚标、周占盈、S·洛赫纳等。

空气分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3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7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31080 占比:99.89%

总计:431539篇

空气分离—发文趋势图

空气分离

-研究学者

  • 江楚标
  • 周占盈
  • S·洛赫纳
  • 薛鲁
  • 周富强
  • 周颖
  • 彭辉
  • 潘爱兰
  • 邱利民
  • P·勒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勇
    • 摘要: 为了提高惰化系统对引气的利用效率,提出利用富氮气体(Nitrogen Enriched Air,NEA)增压的涡轮增压惰化系统。系统利用NEA的高压对动力涡轮进行膨胀做功,并利用轴功带动压缩机对进入空气分离器前的气体进行增压,以提高空气分离效果。相比于宽体飞机普遍采用的引气增压惰化系统,该系统可节约23.1%~41.2%引气消耗量。进一步,基于国内某型空气分离器的性能,探讨了宽体飞机在巡航高度引气压力较低的现状下,利用NEA涡轮增压系统实现双流量模式的具体设计过程。研究表明,利用涡轮增压技术提高NEA纯度,能使NEA的氧体积分数满足小流量、中流量和大流量阶段的特定要求,利用NEA增压的涡轮增压惰化系统可以提高引气的利用效率,显著降低NEA的氧体积分数,提升惰化系统性能。
    • 刘国田; 白文涛; 潘江丽; 陈广豪; 潘俊; 冯诗愚
    • 摘要: 机载惰化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分离效率高、安全稳定、结构紧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经济高效的飞机燃油箱惰化设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某中空纤维膜组件壳程气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更改膜丝束间距、膜丝束入口速度、膜丝束流量、膜丝束排布方式及飞行高度,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组件轴向各截面的气体流动分布,并提出无量纲参数截面平均速度比来描述气体流动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保持入口气体流动速度一定时,平均速度比值随着膜丝束间距的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在膜丝束间距为1.5倍膜丝半径时达到最小值,在保持入口流量一定时,壳程气体流动有着相同的规律;在保持膜丝束填充数量不变时,均匀排布比不均匀排布的平均速度比值更小;保持膜丝束间距不变时,入口速度对平均速度比值影响不大;飞行高度对组件壳程气体分布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膜组件内壁处。
    • 郭震
    • 摘要: 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发展促使各个行业都呈现出蓬勃的竞争趋势,煤化工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在煤化工企业发展中最重要且关键的要素就是各种化工装置和设备,空气分离装置在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直接对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因而明确科学合理的空气分离工艺流程并确保其运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文章对煤化工空气分离进行简单概述,并分析其工艺流程及安全运行要点。
    • 刘继雄
    • 摘要: 空气分离材料,是一种利用空气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对空气进行选择性吸附或分离的材料.本文从空气分离材料在空气污染分离和工业气体分离上的应用出发,阐述了空气分离材料的多样化及多功能性.并对目前的空气分离材料的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对未来空气分离材料的发展提出应用展望.
    • 李小军; 厍晓君; 杨晓民; 孙尚龙; 梁新亚
    • 摘要: 文章基于对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煤制甲醇分公司43000 Nm3/h空气分离装置纯化系统分子筛运行过程中的指标参数及事故案例,分析分子筛失活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措施,以保证空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 朱飞
    • 摘要: 国内镀锌钢带企业中广泛使用N2作为保护气,制取方式大多采用变压吸附制取粗氮,再经加氢纯化装置除氧,制取纯度高于99.999%的高纯氮.但是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效率逐步降低,能耗不断上升,越来越不适合节能减排需求.嘉兴一大型镀锌钢带企业采用深冷法高纯氮工艺进行节能改造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贾军
    • 摘要: 目前,计算机流程模拟已成为空分装置设计的重要基础.所采用物性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空分装置设计的可靠性.随着技术的进步,更高精度的多参数物性方程已经逐步应用于空分装置的设计当中.利用自行开发的多参数方程物性包,与传统立方型状态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考察了多参数方程的计算准确性.常用的模拟软件均为用户开发的物性包提供了接口.通过此接口,即可调用物性包用于空分装置的流程模拟计算.
    • 程小华
    • 摘要: 氮的惰性使其既可作为气体,又可作为冷却和冻结的液体.它支持大量的商业和技术应用.事实上,任何工业都可以利用氮的独特性质来提高产量、优化性能、保护产品质量,使操作更安全.随着更高效、高度封装和紧凑型气体发生器的发展,空气分离的吸附和其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的功率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得到了工艺改进和吸附剂的强化.
    • 田涛; 刘冰; 石梅生; 安亚雄; 马军; 张彦军; 徐新喜; 张东辉
    • 摘要: A small two-bed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oxygen generator was designed an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low-pressure cabin. The influences of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simultaneously.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oxygen production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The model was matched with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imulation researche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relevant intrinsic parameters and external factors on the process of oxygen production and the effect of oxyge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oxygen generator at different altitudes with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design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to improve the oxyge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ng costs of oxygen generator.%设计一种两吸附床小型PSA制氧机,并在低压舱内模拟海拔高度对两吸附床小型PSA制氧机的影响,同时对结构参数以及操作参数的影响进行考察,建立制氧工艺流程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对比,微调模型使之与实际相符,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开展数值仿真与模拟研究,以确定相关的内在参数及外部因素对制氧过程及制氧效果等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海拔不同工况下,较优的设计参数和操作参数,从而提高制氧效率,降低制氧机的制造和运行成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