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微学习
移动微学习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专利文献662403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广东教育(职教版)、天津电大学报等;
移动微学习的相关文献由134位作者贡献,包括冯玉、向莎莉、周玉英等。
移动微学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62403篇
占比:99.98%
总计:662505篇
移动微学习
-研究学者
- 冯玉
- 向莎莉
- 周玉英
- 唐志航
- 孙宇
- 崔媛
- 张莉
- 李丽华
- 李俊
- 潘前颖
- 秦贵芳
- 胡蓉
- 陈昕
- 黄丹卉
- DAI Zhenjuan
- HE Yanmei
- ZHANG Pengjia
- ZHOU Jianying
- 严欣泉
- 于骁航
- 付宏
- 任冰洁
- 何海燕
- 余青雪
- 倩倩
- 傅程华
- 刘桂春
- 吉鹏
- 吕双
- 吴军其
- 吴琼
- 吴茹石
- 吴长初
- 吴长初1
- 周伟
- 周旋
- 孙万欣
- 孙冰宇
- 孙焱
- 孙爱华
- 孙瑜
- 孟佳莹
- 宋怡1
- 崔竞
- 左梅
- 巫文辉
- 张丹丹
- 张希明
- 张建民
- 张春超
-
-
郑英;
王迷迷;
左梅;
郁佳佳
-
-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微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移动微学习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工科学习的特点,提出高校新工科移动微学习设计研究。将教学内容的移动微学习与线下授课内容相融合,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线上学习大学MOOC微学习资源,教师线下讲授和引导课堂讨论。实践证明,移动微学习与工科课程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高校工科移动微学习提供借鉴。
-
-
朱新宇;
顾远满;
马小飞;
燕霞
-
-
摘要:
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医学、农学、计算机和数学等相关领域的核心课程,具有交叉性和前沿性的学科特点,这些特点给本科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如教材不能覆盖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教学内容选择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近年来,移动微学习资源建设,以及微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整合日益受到关注,并取得良好效果.对完成课程学习的在校生进行微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依据移动微学习理论,构建生物信息学移动微学习资源,并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选择本科生物信息学教学中两个基础性章节的内容,采用就地转换和个体转换两种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移动微学习支持下的生物信息学混合式课堂教学的途径,以期为从事高校生物信息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
-
-
李敏
-
-
摘要:
移动微学习指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将知识分解成碎片化的学习单元,随机开展学习活动。高职院校实用英语课程是基础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用英语能力为根本目的,充分利用移动微学习既可以建立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联系,也可以把握微任务、微目标、微资源、微评价,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直观认识实用英语的重要性,积极使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本文就移动微学习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在高职院校实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
倩倩
-
-
摘要:
移动微学习是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的微学习.它在学习内容上简明扼要,具有针对性;在学习时间上,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在学习过程中,学员可以在学习行为上充分自主化.将移动微学习引入到干部教育培训中,研究和探讨其在培训中的可行性,对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融合,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
杨丽
-
-
摘要:
移动微学习作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微学习不断发展与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由于其运行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所以它在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学习资源分布不均和移动终端硬件的限制导致它的完成率依然较低.因此,针对移动终端资源和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绿色云服务提供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预估移动终端的资源消耗量,自适应地切换服务模式,保证服务的绿色可靠性.
-
-
李茜
-
-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移动微学习模式正在教育界掀起新一轮教学改革热潮。文章结合笔者在高职英语教学上的具体实践,简要说明了国内外对于碎片化移动微学习模式的研究现状,解释了相关术语,分析了该学习模式的利弊,并探索了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趋利避害地应用碎片化移动微学习模式。
-
-
王芳;
罗胜华
-
-
摘要:
在新工科背景下,移动微学习混合模式已经逐步成为新的主流学习模式.以移动微学习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新工科时代背景下,发展多元化的学习探索模式,结合移动微学习模式的研究经验,总结出一系列重要的学习策略,以为当前应用移动微学习模式的相关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
-
游鸯
-
-
摘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移动微学习应运而生.移动微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学习媒体的微型化和学习空间的多维度化等特征.开放教育作为更贴近社会的新型教育,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移动微学习的设计理论融入开放教育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益.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稳定主流的移动互联网媒介,能够提供教育服务,是一种普及性高、传播能力强、信息丰富、精准推送、操作简便的移动学习平台.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以学习资源、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评价作为移动微学习模块设计的主要方面,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高质量的知识和技能能被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
-
-
-
吴琼
-
-
摘要:
目的:分析移动微学习法在高职护生心肺复苏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7级高职护生8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移动微学习法.实训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成绩和模拟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移动微学习法有利于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心肺复苏实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