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卫星通信
移动卫星通信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1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邮电经济、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708631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讯技术、电信科学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九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第五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等;移动卫星通信的相关文献由46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诗其、贾维敏、姚敏立等。
移动卫星通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08631篇
占比:99.96%
总计:708887篇
移动卫星通信
-研究学者
- 吴诗其
- 贾维敏
- 姚敏立
- 康学海
- 王明忠
- 胡剑浩
- 刘刚
- 刘昕
- 夏忠民
- 宋长宏
- 桑士伟
- 武伟
- 赵楠
- 赵玉民
- 路志勇
- 伍宗伟
- 凌翔
- 宋文涛
- 庞之浩
- 杨士中
- 柯树人
- 王双平
- 甘仲民
- 酆广增
- A·哈桑
- E·王
- L·马辛吉尔
- S·雷恩霍尔德
- 丁睿
- 佐佐木芳夫
- 侯榜焕
- 冯瑄
- 冯采丹
- 冯钢
- 刘剑锋
- 刘彤浩
- 吕晶
- 吴久银
- 吴瑞荣
- 周淑华
- 增田让
- 大北英登
- 天兵
- 孙伟明
- 孙树强
- 孤帆
- 宋建社
- 平常
- 庞峰
- 张九龙
-
-
宋洁
-
-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卫星通信系统不断发展,在我国各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卫星移动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可满足各类用户对移动通信覆盖性的需求,大大扩展了移动卫星通信的使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
-
-
陈文洁;
梁先明;
史高翔
-
-
摘要:
针对移动卫星L频段上行信号侦收覆盖范围小导致难以监测广大区域用户上行通信行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侦收的卫星上/下行信号关联方法.通过构建协同侦收方案,实现卫星通信过程中返向链路的L频段上行信号、C频段下行信号与前向链路的L频段下行信号的协同接收,之后综合利用卫星随机接入信道(Satellite Random Access Channel,S-RACH)和卫星访问授权信道(Satellite Access Grant Channel,S-AGCH)的信号外部特征和信息内涵进行L频段上行信号和C频段下行信号之间关联分析,最终得到一种可用于关口站信号侦收的卫星上/下行信号关联方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可行性,可为后续开展基于大站的卫星信号通联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
-
-
-
田捷力
-
-
摘要:
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由于载体处于运动状态,其姿态始终在变化。因此,需要卫星通信天线能够快速并始终对准卫 星,保障链路畅通。本文分析了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单脉冲跟踪方式、圆锥扫描方式、步进跟踪方式以及惯导指向跟踪方式等几种常用 的跟踪方式的优缺点及使用场合,提出了基于惯导的卫星通信天线指向跟踪方法,导出了天线指向角解算方法,根据具体实例,测试了 基于惯导的天线指向精度,验证了天线指向角解算方法的正确性
-
-
-
-
摘要:
第十六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拟于2020年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将由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年会面向各界公开征集论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卫星通信和通信卫星新理论、新技术及发展前沿;2、卫星通信、卫星广播融合卫星导航及卫星遥感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3、卫星移动通信新技术发展及与陆地移动5G系统的融合互联;4、卫星通信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应用及技术特点;5、S波段移动卫星通信和Ka波段HTS卫星通信技术与发展;6、量子通信和激光通信卫星等新技术和新业务;7、卫星通信在航空、航海、极地科考、深空探测和其它领域的应用;8、小卫星及星座技术的新发展和应用;9、软件定义的卫星通信系统及终端;10、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天线、功放、变频、调制解调器新技术及应用;11、卫星轨道频谱资源的研究和有效利用;12、卫星通信的标准化及互联互通;13、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设备及技术(包括全IP等各类协议及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管理形式);14、卫星通信信号分析/处理新技术;15、卫星通信的军民融合应用与发展;16、卫星通信产业化发展及创新。
-
-
谢奕钊;
朱晟
-
-
摘要:
卫星移动通信作为通信技术上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具有传输信息质量好、通信距离较远、覆盖域广等特点,实现了多地域、不同时空的信息交互.系统分析了卫星通信模型建立过程和信道特性;介绍了建模主要模型及通过软硬件实现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Markov模型仿真实现的方法和仿真结果,仿真试验表明与理论设计相符合.
-
-
-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27号《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的决定》已于2018年10月25日经第1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2月10日起施行。部长李小鹏2018年10月31日交通运输部决定对《水上移动卫星通信管理规则》(交通部令1997年第5号)作如下修改:一、将第六条修改为'交通运输部对中国境内经营水上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关口站并代表中国签订《国际移动卫星组织业务协定》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
-
-
王冬;
曹晋龙;
章学松
-
-
摘要:
从分析卫星通信的特点入手,综述了卫星通信的卫星平台、可用频率资源和主要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概述了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卫星通信的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情况,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
-
郑炜;
李斌;
陈江;
吴建军
- 《第九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系统容量主要受制于有限的频谱资源.在卫星系统中,频率复用可以通过多波束来实现.点波束技术在卫星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与地面蜂窝系统相似的频率复用因子,导致频谱效率相对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移动卫星通信中新的双尺寸点波束镶嵌组网方案,并通过计算频率复用因子、上行波束间干扰和系统吞吐量等,对系统性能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镶嵌组网方案与传统的点波束组网方案的信干噪比性能基本相同,并且镶嵌组网方案在频率复用和系统吞吐量方面优于传统的组网方案,能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
-
-
赵敬华;
李广鹏
- 《第五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信息的需求迅猛增长,这使得移动无线通信蓬勃发展,各种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层出不穷,移动卫星通信就是其中一种极为重要的通信方式。面临有限的带宽资源、多样的传输数据和外界环境的严重干扰等问题,视频图像编码技术作为移动卫星通信中采用的重要的技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卫星宽带利用率、输出码率控制、误码丢包处理和中断信号处理四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视频图像编码技术在移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
-
- 《第四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建设以车载卫星移动通信为核心的交通指挥通信系统,对于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处置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以卫星移动通信为核心的交通指挥通信系统的组成、系统网络结构、链路预算、系统设备配置和各种功能,并详细描述了终端IP网络的构建.
-
-
- 《2007卫星通信与农村信息化发展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卫星通信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它是通过通信卫星的转发器实现的通信,通信链路的性能就与转发器的性能息息相关。转发器的性能要素是:1.频段;2.极化(垂直或水平极化、左旋或右旋圆极化);3.功率密度(EIRP);4.覆盖范围.地面的通信设备必须与之配伍。如果通信设备所在的经纬度位置与通信卫星所在的地面经纬度位置不同,通信设备的天线波束的指向就要调到对准卫星(调方位角和俯仰角),另外还存在一个极化偏角,对于线极化的通信设备就必须做极化调整方能达到最佳的通信效果。因为通信设备是固定不动的,只要调整好就可不间断的通信了。本文介绍了‘动卫通’搜索与跟踪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倾斜放置的子阵构成的阵列天线,浅谈了‘动卫通’天线的方案。
-
-
-
贾维敏;
姚敏立;
宋建社
- 《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针对车载卫星移动天线波束跟踪的特点,提出了PC104作为波控计算机和整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控计算机,重点讨论了PC104在波控系统中的设计,从而使车载卫星移动天线系统具有高度低、重量轻、成本低及符合气动和各种车辆安装等要求.
-
-
-
-
-
-
-
-
-
-
-
-
-
-
- 京都陶瓷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5-26
-
摘要:
本发明企图提供一个双模式移动卫生通信装置,它只需要低的通信费用和非常小的电池功率,不需要总是携带着一个大的装置框架,永远不会给用户加上大的重量负担。将一个地面通信便携式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移动卫星通信装置中。移动卫星通信装置作为基地装置不包括一个键盘操作部分,一个显示器部分和一个有一个话筒及一个扬声器的语音转换器部分,而且利用机械地装配在便携式装置一方的那些部分进行键控或其它诸操作。在一个对于便携式装置移动的联锁关系中,关闭基地装置的备用状态。于是能够在基地装置的一方避免浪费的电池功率消耗。用一个空心圆柱形天线,将天线的内部圆柱形空间用作一个插入电池的空间,于是节省了一个独立的插入电池的空间。这样,特别是在一个需要高功率和大尺寸的电池电源的移动卫星通信装置中能够节省非常大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