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质量
秧苗质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3957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南方农机、农业技术与装备、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全国第三届蔬菜规模化高效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005年设施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秧苗质量的相关文献由218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瑞、陈俊琴、杨光等。
秧苗质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3957篇
占比:99.88%
总计:84062篇
秧苗质量
-研究学者
- 赵瑞
- 陈俊琴
- 杨光
- 冷锁虎
- 左青松
- 张祖建
- 朱庆森
- 焦永刚
- 石琳琪
- 董灵迪
- 郭敬华
- 周艳荣
- 杨建昌
- 沈建辉
- 邵文娟
- Jiang Zhiyang
- 党永华
- 冯倩楠
- 刘雪慧
- 司亚平
- 吴金娥
- 孙吉娜
- 宁伟
- 崔秀敏
- 张玉龙
- 江志阳
- 王秀峰
- 程孙亮
- 葛晓光
- 赵庚义
- 车力华
- 金伊洙
- 陈殿奎
- 须晖
- 马健
- Jing Hongshuang
- Luo Liyan
- Wang Lingli
- Xue Bing
- Yin Wei
- 万小琪
- 于国进
- 于忠兴
- 于林惠
- 何永梅
- 储黄伟
- 冯云艳
- 冯倩南
- 冯春水
- 刘伟
-
-
-
-
摘要: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当前正值水稻育秧时节,为提高秧苗质量,5月23日上午,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在海安市雅周镇高亭村开展了“水稻育秧新技术展示”科普活动,协会秘书长孙娟、技术专家兼党支部书记冯成玉、党支部成员邓世峰等参加了此次活动。技术展示区种植面积500亩,采用基质育秧,秧池面积10亩左右,种植品种为南粳9108。专家为种植户详细讲解了碧护综合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方案和预期效果,并指导拌种工作,设置处理和对照。农户使用自走式水稻育秧铺盘播种机播种和铺盘,人工覆膜压实并上水后,标记碧护综合技术区。在水稻出苗后协会还将组织专家进行苗期农艺性状调查。
-
-
万小琪;
庞瑞斌;
武春成
-
-
摘要:
以腐熟香菇菇渣为材料,研究菇渣和草炭按不同体积配比的育苗基质对番茄穴盘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中T4(菇渣∶草炭=5∶5)在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片长和宽及地上部鲜重方面表现最好;在根体积、根系干鲜质量方面与CK(商品基质)相比无显著差异。综上认为,T4处理即菇渣与草炭按体积比5∶5混合后,再与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2∶1)的混合物按体积比3∶1混合配成的育苗基质可作为番茄穴盘育苗基质,与传统的商品基质(CK)相比,可以提高幼苗质量,而且草炭用量较少,缓解了草炭资源不足的问题。
-
-
赵鑫;
翟杨;
易永健;
周长庚;
钟乐辉;
刘志清;
程乐根;
赵勇;
莫长安;
曾粮斌
-
-
摘要:
试验研究了普通麻育秧膜和壳寡糖麻育秧膜对早稻秧苗主要病害、秧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麻育秧膜能提高早稻秧苗对恶苗病、立枯病抗病能力,壳寡糖麻育秧膜抗病能力优于普通麻育秧膜。两种麻育秧膜均能显著提升早稻秧苗质量及产量,与无麻育秧膜相比,两种麻育秧膜处理的水稻秧苗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上干重、根鲜重及根干重显著提高,壳寡糖麻育秧膜处理组早稻秧苗质量最好,表明壳寡糖麻育秧膜更有利于提高水稻秧苗质量。经分析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发现,普通麻育秧膜组和壳寡糖麻育秧膜组相比无麻育秧膜对照组,通过增加实粒数、减少秕谷数、增加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增加千粒重使得每平方米产量增加,最终提高收获产量。水稻产量普通麻育秧膜处理组比无麻育秧膜处理组提高4.10%,壳寡糖麻育秧膜处理组提高8.60%。
-
-
黄振谦
-
-
摘要:
一、高效育秧技术示范与推广目的和意义水稻是贵港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1.33万hm~2左右。水稻育秧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过去,水稻育秧机械化水平偏低,而传统的育秧技术存在着秧苗质量不高或是成本居高等问题,无法满足水稻生产的需要。应用水稻工厂化与大田管理相结合的高效育秧技术进行水稻生产已是大势所趋。这对当下推动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发展,加快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陈为友
-
-
摘要:
莒南县半促成草莓栽培始于1994年,目前已发展有7万余亩。近几年来,由于夏秋季节高温多雨、品种退化、土壤酸化等原因,造成草莓苗质量下降,移栽后死苗严重,产量、品质双下降。俗话说"苗好一半收",高质量的草莓秧苗是获得草莓高产优质的基础,秧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培育健壮的匍匐茎秧苗是草莓高产优质的关键.针对这些原因,笔者根据试验和田间调查、分析,将草莓匍匐茎育苗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
-
龚小燕;
孙丽娜;
韩梦琦;
杨渊;
尹靖凯;
徐晓燕;
王小波
-
-
摘要:
在水稻育秧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0、2%、4%、6%、8%)的黑水虻虫粪,研究黑水虻虫粪对水稻秧苗农艺性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水虻虫粪可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秧苗株高、最大叶宽、茎宽分别增加了22.7%~45.7%、14.3%~36.9%、13.8%~21.9%;水稻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叶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4.3%~78.0%、26.2%~49.6%、29.3%~146.3%、9.5%~32.8%、40.7%~56.0%.在不同添加比例中,6%黑水虻虫粪处理的水稻秧苗最大叶宽、叶片氮磷含量、叶绿素、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都为最高;8%处理的秧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6%处理,其余指标与6%处理没有显著差异.说明黑水虻虫粪可用于水稻育秧基质,6%添加量为最佳.
-
-
-
蔡效国
-
-
摘要:
基于我国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新时期,在农业种植工作方面,技术人员正在研究有效完善农业种植及管理技术的可行措施.尤其是在水稻种植工作方面,目前在育秧方式上有了多种选择.为了分析出不同的育秧方式之间秧苗质量和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出最适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种植方法.本文主要采取了对比分析的方式,设置试验田,在同一个种植环境下对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水稻育秧方式的应用优势及不足进行分析和研究.
-
-
刘雪慧;
冯倩楠;
冷锁虎;
左青松;
杨光;
陆俊瑶;
陆一帜
-
-
摘要: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838为材料,通过在基质中拌入烯效唑,设置0、20、40、60和80μg/L共5个烯效唑浓度处理,测定毯状苗在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器官干重,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对油菜毯状苗的调控效应,以探索适合机械移栽的育苗基质及轻简优化培育方法.结果显示,基质中拌施烯效唑后,苗高明显降低,根颈长度变小,根颈增粗;根据回归方程推算,基质中拌入33.7μg/L烯效唑时明显抑制油菜毯状苗伸长,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对存苗数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出叶数,促进根颈粗壮,壮秧效果显著,最适合机械化移栽,因此认为此浓度最为适宜.
-
-
冯倩楠;
刘雪慧;
冷锁虎;
左青松;
杨光;
郑经东;
杨成成
-
-
摘要:
为优化培育高质量油菜毯状苗的方法,完善育苗体系,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838为材料,采用传统标准的水稻育秧盘进行油菜毯状苗育苗,设置了在试验基质中拌入不同量硫酸铵的处理,通过测定油菜苗在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器官干重,研究了硫酸铵在不同用量对油菜毯状苗的调控效应;结果显示,试验基质中硫酸铵最佳用量范围为每盘4.37~4.62 g,这一用量条件下可显著增加存苗数、出叶数、绿叶数和单株叶面积,且干物质积累最多,最有利于毯苗移栽后返青活棵.
-
-
-
赵瑞;
葛晓光;
宁伟
- 《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 2001年
-
摘要:
地下与地上营养面积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偿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在根系营养面积较小时,增大光合营养面积有一定的补偿作用,而根系营养面积较大时,这种补偿作用就不明显.营养面积不同而造成的秧苗质量差异反映在幼苗生理特别是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方面有明显的规律性,根系活力是秧苗质量的重要生理指标,其变化规律与某些激素的升高和另外某些激素的同步减少及其相互之间的比值的变化有关,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
-
-
-
司亚平;
程孙亮;
陈殿奎
- 《2005年设施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采用3种不同深度的50孔穴盘进行断根嫁接西瓜苗试验.试验证实:嫁接苗龄20d时,处理期间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数等生物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与根际营养体积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嫁接苗龄25d之后,3个处理之间表现出株高、地下部干重、叶面积指数、壮苗指数及根系活力与根际营养体积间呈显著相关关系,78.4、82.9cm3的孔穴体积抑制了秧苗的生长和根系生理活性.分析研究认为:孔穴为78.4cm3和82.9cm3的穴盘苗嫁接后最佳苗龄为20d,最长不宜超过25d;孔穴为131.6cm3的穴盘苗嫁接后苗龄可达30d。
-
-
Jiang Zhiyang;
江志阳;
Wang Lingli;
王玲莉
- 《第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 2017年
-
摘要:
为探讨水稻利用生物有机育苗基质的可行性,本试验以"松粳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生物有机育苗基质对水稻苗床温度、秧苗素质、物候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物育苗基质育苗在抵抗苗期低温,提高苗床温度上有明显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秧苗素质,为水稻插后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提高苗床温度3.4°C,促进水稻提早成熟2天,增加产量4.9%,农民净增收益1257.5元/公顷.
-
-
Jiang Zhiyang;
江志阳;
Wang Lingli;
王玲莉
- 《第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 2017年
-
摘要:
为探讨水稻利用生物有机育苗基质的可行性,本试验以"松粳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生物有机育苗基质对水稻苗床温度、秧苗素质、物候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物育苗基质育苗在抵抗苗期低温,提高苗床温度上有明显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秧苗素质,为水稻插后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提高苗床温度3.4°C,促进水稻提早成熟2天,增加产量4.9%,农民净增收益1257.5元/公顷.
-
-
Jiang Zhiyang;
江志阳;
Wang Lingli;
王玲莉
- 《第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 2017年
-
摘要:
为探讨水稻利用生物有机育苗基质的可行性,本试验以"松粳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生物有机育苗基质对水稻苗床温度、秧苗素质、物候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物育苗基质育苗在抵抗苗期低温,提高苗床温度上有明显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秧苗素质,为水稻插后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提高苗床温度3.4°C,促进水稻提早成熟2天,增加产量4.9%,农民净增收益1257.5元/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