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考察队
科学考察队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世界政治、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专利文献3107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共产党员:上半月、时事资料手册、党政论坛等;
科学考察队的相关文献由63位作者贡献,包括段奇清、山木、王庆绪等。
科学考察队
-研究学者
- 段奇清
- 山木
- 王庆绪
- 章中林
- 苏凯米
- 亦兵
- 位梦华
- 佚名
- 刘玉明(指导)
- 勤之(编译)
- 卢瑞生
- 叶永烈
- 叶茂
- 吴万全
- 吴松苗
- 唐叶
- 孙宝传
- 孤旅
- 康延领
- 廖永新
- 张依雯
- 张向阳
- 张建松
- 张承印
- 张文杰
- 张璐
- 张翼
- 张谨
- 彭明清
- 徐冶敏
- 徐娅
- 战海霞
- 新华社1
- 本刊编辑部
- 李仁臣
- 李文祺
- 李欣
- 李洋(综合)1
- 李渤生
- 李立
- 李辰鑫
- 杨志光
- 梁秦
- 段雨梅
- 汪石凌
- 波波
- 牛佟宇
- 王函
- 王旋
- 王雪
-
-
李辰鑫;
刘玉明(指导)
-
-
摘要:
2195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移居太空已不是幻想。地球人怀着无限的憧憬和无尽的探索欲,启动了一个伟大的计划--向太空进发。今天,我将作为科学考察队的一员乘坐飞船前往火星,考察火星上的环境变化。准备得差不多后,我和其他队员来到科学研究院火星分院。
-
-
吴万全
-
-
摘要:
解放初期,我在西南工业部重庆工业试验所做技术工作。1951年秋,突然接到所里通知,会同所里另外两个同志,马上去云南昆明,参加一个中央部门组织的科学考察队。
-
-
-
-
-
摘要:
在完成南极内陆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的各项科考任务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24日撤离昆仑站营地,踏上返回南极中山站之旅。16名昆仑队队员自本月4日抵达昆仑站以来,开展了天文望远镜的维护和往年数据回收、天文台址测量设备的安装与运行、深在南极海拔最高的科考站中国干了这几件大事冰芯钻探设备维护与冰雪采样、绝对重力测量等科考项目。
-
-
-
新华社1
-
-
摘要:
11月29日,“雪龙”号进入南极圈,行驶在冰山林立的南大洋浮冰区。图为从“雪龙”号上拍摄的南大洋浮冰区的冰山。当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进入南极圈,预计30日早晨抵达南极中山站固定冰外缘海域,展开大规模卸货作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