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融合
社区融合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1224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城市观察、管理学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2013山东社科论坛——城镇化发展研讨会、2016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第四届国际老年教育论坛等;社区融合的相关文献由227位作者贡献,包括陆自荣、梁震龙、肖彦(文/图)等。
社区融合—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1224篇
占比:99.75%
总计:61375篇
社区融合
-研究学者
- 陆自荣
- 梁震龙
- 肖彦(文/图)
- 仰和芝
- 刘虎
- 周郁秋
- 姚栋
- 寻轶
- 张德乾
- 张江龙
- 徐金燕
- 李升
- 李晓壮
- 李鸿燕
- 游路西
- 王宇
- 章晓
- 金辉
- LU Zi-rong
- Xu Jin yan
- 丁秉
- 万玲
- 亚伦·E·西尔弗斯1
- 何俊芳
- 何华玲
- 何婧
- 何敏聪
- 何爱群
- 何豫华
- 侯彪
- 侯春光
- 党睿
- 刘东玮
- 刘中起
- 刘于琪
- 刘佳倩
- 刘佳岩
- 刘佳芬
- 刘希
- 刘志林
- 刘晔
- 刘红英
- 刘芳
- 华丽
- 单震
- 卢克珍
- 卢剑峰
- 卢宝蕊
- 史东东
- 叶玲
-
-
顾玲怡;
田甜
-
-
摘要:
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作为全国首批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的杭州,在2010年3月25日开始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但效果并不显著。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目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查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普通小区之间的差距来分析在社区融合的影响下杭州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以期全面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调查组通过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以及小区居民问卷发放,实地了解杭州市不同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态度、执行的意愿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提出相应意见及建议。
-
-
陆轶辰;
胡晓璇
-
-
摘要:
面对持续增长的就学需求,及由“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国新时代校园设计正走向转折点。本文以城市化发展和教育改革为背景,结合作者陆轶辰近年的教育类实践项目,分析学校设计应如何化解传统校园布局与新教育理念、城市生态之间的矛盾,并总结新时代校园设计的特点。
-
-
张小雨;
赵金雨;
周兆辉
-
-
摘要: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为目标,确保搬迁群众彻底拔掉穷根,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老年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群体,在社区融合上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重点示范区涞源县福泽园小区为例,关注社区老人们社会适应的诸多方面,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现状,通过对老年人群体特征的把握,分析出老年人群体社会适应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探索出可行的策略,帮助老年人实现心理繁荣,提高生活幸福感与归属感。
-
-
-
蔡斯敏
-
-
摘要:
社区空间上主体关系的调适是社区文化营造关注的核心内涵,也是影响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问题。社区文化嵌入社区治理中并影响其机制发挥,借助社区文化营造的核心内涵去重新认知基层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关系。把握好活力与秩序,个体化、社会性与公共性,利益、情感与关系,制度、技术和组织四类矛盾关系是社区文化营造下基层治理主体关系调适的取向把握。为了实现社区融合的理想目标,基层治理主体关系调适的路向选择包括传统习惯认知转换与借助、多层次价值理念融汇、社区关系平台搭建以及组织化+技术下的社区文化供给的制度保障。
-
-
刘佳岩;
刘佳倩
-
-
摘要:
为探究合村并居话题中诟病较多的村民权益问题,以东营区BG村合村并居实施情况为例,研究分析东营区具体的合村并居政策、实施流程以及实施过程前后村民的意愿,结果表明东营区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提前预估和解决必要的风险,制定灵活的补偿机制和激励奖励机制,土地规划严格配合上级经济发展的计划,创建了贯穿始终的沟通协商双模式。虽然区政府真心实意地维护村民的自由平等权、财产权益和社会文化权利,但并居后仍然需要政府和新村党组织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功能,鼓励村民共治,加强社区融合。
-
-
陈蛟;
赵姗;
袁也
-
-
摘要:
近年来,社区更新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化公共活动场所,增加居民交往机会、促进社会资本交换、实现社区融合,是空间视角下促进社区善治的有效途径。案例社区具有典型的新老住区混合特征,通过问卷、访谈对居民的出行路径以及步行轨迹、设施访问情况进行刻画,借鉴空间句法和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构建场所的空间网络模型和行为网络模型。基于对场所空间和活动空间的量化评估分析,揭示场所分布与居民行为偏好的匹配程度,深入解析“场所-行为”的关联性,挖掘营造社区公共生活体系的关键问题,并以社区“弱连接”提升为导向提出场所优化的空间结构规划和场所设计策略。
-
-
闫薇;
张燕
-
-
摘要:
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对社会工作参与疫后心理疏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湖北省在民政部大力支持下,链接慈善组织资金4200余万元,自2020年5月起先后启动实施“五社一心”。“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旨在为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压力纾解、社区融合,困难帮扶等服务,化解“疫后综合征”,同时探索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增强社区治理效能。“五社联动”的内涵和动力是什么,优势在哪里,效果怎么样?本专题以记者,研究者和一线实务社工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五社联动”的实践探索。
-
-
汪阔林
-
-
摘要:
随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推进,社区治理主体趋向多元化。在多元主体中,社区商业等辖区单位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但一般来说,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较为薄弱,难以动员。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牧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汉阳区四新街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公益银行"项目中,以公益慈善激发社区商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其搭建起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实现社区共建,促进社区融合。
-
-
王赟璐
-
-
摘要: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外来务工人口融入城市的障碍问题需要得到迫切研究和解决.文章主要从融入的流动人口、作为接纳方的城市居民以及政府作用的角度来切入分析上海外来务工人口的融入因素,运用问卷法、实证法等方法进行论证,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为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借鉴.
-
-
LU Zi-rong;
陆自荣;
Xu Jin yan;
徐金燕
- 《第八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 2013年
-
摘要:
社会融合测量是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社会融合相关的社区融合也经常被使用,独立地发展社区融合测量指标是否必要?这涉及到社区融合与社会融合概念的差异.社会融合有三种理论形态:宏观的整合理论、中观族群模式、微观认同接纳理论.社会融合测量是从中观和微观层面设计维度,但宏观整合理论为社会融合测量维度提供理论框架.因此,社会融合测量与整合的四个功能项是一致的,即从经济、政治、文化-心理-认同、互动-参与-交往的角度来设计.在整合的四个功能系统中,社区只是一个子系统,不可能担负整合的所有功能.社区融合测量维度应该从社区互动以及社区互动产生的结果出发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人际互动、文化适应、心理认同、社区政治参与、社区公共利益维护等。社会融合中的个人经济地位维度与社区互动缺少直接联系,更不是社区互动的结果,因而应排除在社区融合测量的维度之外。社区融合去经济维度对重新认识经济融合的基础地位以及重新划定社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
-
李波
- 《2013山东社科论坛——城镇化发展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村改居社区融合难的问题,认为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创新没有与经济改革、经济建设同步,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适应、不相称。另一方面,根本原因还是在城乡的二元结构。青岛开发区建区时间比较短,大部分社区是从农村社区演变而来,处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发展演变的衔接状态,具有处于这种状态的特定属性。因此应以区域化党建工作落实带动社区组织融合,为社区的组织融合奠定工作基础。试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社区的经济融合破除体制障碍。坚持文化引领,为社区居民的精神融合提供价值导向。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资金来源,为社区服务融合提供保障。
-
-
黄敏
- 《2016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第四届国际老年教育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自2006年开始筹建,2007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市民政局登记注册,2009年列为市属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在首任校长顾秀莲副委员长的带领下,十年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融入社区、创新服务、特色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树立一个观念:小平台、高起点、大服务、新思路;坚持两个原则:“三结合三为主”“三对接一融合”;创立三个品牌:“幸福养老大课堂”“北京东方老年文化节”“国际老年教育论坛”;依靠四个渠道: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突出五个特色:扎根社区、深入家庭、服务百姓、关注妇女、重点老幼。
-
-
黄敏
- 《2016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第四届国际老年教育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自2006年开始筹建,2007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市民政局登记注册,2009年列为市属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在首任校长顾秀莲副委员长的带领下,十年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融入社区、创新服务、特色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树立一个观念:小平台、高起点、大服务、新思路;坚持两个原则:“三结合三为主”“三对接一融合”;创立三个品牌:“幸福养老大课堂”“北京东方老年文化节”“国际老年教育论坛”;依靠四个渠道: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突出五个特色:扎根社区、深入家庭、服务百姓、关注妇女、重点老幼。
-
-
黄敏
- 《2016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第四届国际老年教育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自2006年开始筹建,2007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市民政局登记注册,2009年列为市属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在首任校长顾秀莲副委员长的带领下,十年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融入社区、创新服务、特色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树立一个观念:小平台、高起点、大服务、新思路;坚持两个原则:“三结合三为主”“三对接一融合”;创立三个品牌:“幸福养老大课堂”“北京东方老年文化节”“国际老年教育论坛”;依靠四个渠道: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突出五个特色:扎根社区、深入家庭、服务百姓、关注妇女、重点老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