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磷灰石裂变径迹

磷灰石裂变径迹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787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07中亚型造山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会议等;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相关文献由532位作者贡献,包括邱楠生、任战利、季建清等。

磷灰石裂变径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1 占比:1.90%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787 占比:98.06%

总计:7941篇

磷灰石裂变径迹—发文趋势图

磷灰石裂变径迹

-研究学者

  • 邱楠生
  • 任战利
  • 季建清
  • 崔军平
  • 袁万明
  • 李善鹏
  • 张志诚
  • 柳忠泉
  • 金之钧
  • 钟大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天兵; 彭恒; 陈江萌; 潘进礼; 刘池洋; 王建强
    • 摘要: 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生储盖组合良好,但至今油气勘探仍未有明显成效,烃源岩成熟度及其构造-热演化史是影响该区油气勘探深入的重要因素。文中利用盆地中部固原凹陷GC1井岩心样品分别开展了下白垩统镜质组反射率(R_(o))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马东山组暗色泥岩R_(o)介于0.9%~1.1%,已达到成熟生烃阶段。李洼峡组砂岩AFT年龄为37.4±2.4 Ma,且经历了完全退火,共同指示了固原凹陷下白垩统曾经历了较高的热演化及生烃过程。埋藏史及热演化史模拟,进一步指出固原凹陷下白垩统—距今100 Ma达到最大埋深和热演化阶段,最大地温梯度可达51~60°C/km;晚白垩世以来,经历了快速到缓慢的冷却抬升和剥蚀过程,始新世再次发生埋藏升温,并保持至今。上述认识为该区油气勘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综合区域地质,认为固原凹陷结构受区域断裂控制,然而凹陷区内部改造相对较弱、生储盖配置良好,推测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 彭恒; 刘显阳; 刘池洋; 惠潇; 全晓园; 张天兵; 赵红格; 王建强
    • 摘要: 逆冲推覆构造对含油气盆地有效圈闭形成、源储体系配置影响明显,且其形成时限及演化过程对油气勘探意义重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曾发生过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但其构造体制转化过程一直缺乏年代学的约束。热年代学是揭示构造带隆升剥露和相邻盆地演化过程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祁连山东缘钻井基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热史模拟综合分析,探讨了该期构造体制转化的时空过程。结果表明祁连山东缘在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74~130 Ma)发生了快速冷却事件,该期抬升冷却事件广泛存在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且盆地西南缘同期物源体系变化、构造变形、隆升剥蚀和砾岩堆积等响应明显,共同表明在中侏罗世延安期之后(170 Ma)该区可能就已转变为挤压环境,并于晚侏罗世挤压变形和隆升剥蚀达到高峰,一直持续至早白垩早期,具西强东弱、边缘强内部弱特点的挤压变形特点,推测与特提斯构造域北东向汇聚联系密切;然于早白垩世三桥期开始,鄂尔多斯西南缘转化为伸展背景,并沉积了巨厚的下白垩统六盘山群,认为是东亚多板块联合作用的结果。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沉积-构造体制转化时限、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的厘定,对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面貌的形成演化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郑勇; 李海兵; 王焕; 司家亮; 张蕾; 李成龙; 张佳佳
    • 摘要: 中生代和新生代多期次的新老构造活动叠加造成了龙门山现今地震频发和复杂的构造格局。沿2008年汶川地震断裂带出露有多种断裂岩组合,为直接开展断裂带热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本研究首次尝试针对映秀-北川断裂带出露的假玄武玻璃开展^(40)Ar/^(39)Ar年龄的多重扩散域(MDD)模拟研究。与钾长石相似的阶梯状上升的年龄谱图表明假玄武玻璃同样具有开展MDD模拟的应用潜力。模拟结果显示,映秀-北川断裂带分别经历了~230Ma和~180Ma起始的构造热事件,对应青藏高原东缘中-晚三叠世统一的挤压造山运动和造山后的伸展垮塌。断裂带内新获得的断层角砾岩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结果与上、下盘已有结果共同组成了较为完整的年龄-高程剖面,揭示出年龄拐点出现在~13Ma,位于~1100m的海拔高度,与热历史反演结果一致,对应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出露位置,直接证实断裂活动在中中新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中中新世以来,龙门山断裂带的快速剥蚀和地温梯度的显著降低很可能暗示了构造活动机制上的重要转变。
    • 程璐瑶; 唐晓音; 李毅
    • 摘要: 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是一个繁杂的化学动力学过程,清楚地了解其退火的影响因素对于该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文章概述了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史,并结合以往对其退火影响因素的研究,将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影响因素分为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自身影响因素包括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径迹长度与半径、径迹与结晶轴的方位关系,其中化学成分对退火起到主导作用;外部环境影响中,温度是主导因素,压力和蚀刻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退火.研究成果有利于完善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实验室退火模型,提高其作为热历史记录器的精度.
    • 罗金涛; 张宝月; 李睿; 马亚军; 邱亮
    • 摘要: 西秦岭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矿床类型多样,品位普遍较高,迄今为止已发现金矿床(点)两百多个,已探明黄金储量高达千余吨.故西秦岭地区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找矿经济效益丰厚.本文以西秦岭的隆升历史和剥蚀深度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以其对金矿保存和探究意义的角度为切入点,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的低温年代学方法定量地限定西秦岭的隆升剥蚀.为金矿成因、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和远景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进而指导金矿的勘探和开采.
    • 冯丽霞; 韩宝福; 王增振; 孔令杰; 刘博; 郑波; 季建清; 张志诚
    • 摘要: 地形地貌和沉积学研究表明,在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发生过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和新生代三期隆升-剥蚀事件,但在大青山北部前寒武纪基底岩石中,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仅识别出晚白垩世早期和中新世以来等两期隆升-剥蚀事件.为了探讨大青山南部晚中生代以来的隆升-剥蚀过程,本文报道了6件古元古代花岗岩样品的AFT结果.这6件样品的最大高差约700 m,AFT年龄介于119±8~79±5 Ma之间,AFT年龄与高程之间无显著关联.平均封闭径迹长度在13.2±2.2~11.8±1.8μm之间,呈单峰负偏斜的分布特征.热史模拟结果显示,晚中生代以来,大青山南部基底岩石的隆升-剥蚀过程中存在3期重要事件:早白垩世晚期(约120~110 Ma)、晚白垩世早期(约100~90 Ma)和新生代以来(约34~15 Ma以来).结合区域构造、沉积和地形地貌资料,并对比南部和北部基底岩石样品的AFT结果,早白垩世晚期(约120~110 Ma)事件时间上与韧性剪切带的隆升-剥蚀过程相当,很可能具有相同的构造成因;晚白垩世早期(约100~90 Ma)事件很可能是阴山-燕山陆内造山带整体隆升-剥蚀的结果;新生代以来(约34~15 Ma以来)的事件很可能反映了南侧山前正断层的活动,且南部基底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剥蚀事件很可能稍早于北部基底,暗示北侧山前正断层启动时间稍晚于南侧山前正断层.通过对比分析北山、北大山、狼山、内蒙古高原中部、燕山及大兴安岭等地的资料,大青山早白垩世晚期快速隆升-剥蚀事件很可能主要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的垮塌有关;晚白垩世早期快速隆升-剥蚀事件很可能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所致;而新生代以来的快速隆升-剥蚀事件则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
    • 涂继耀; 季建清; 钟大赉; 孙东霞; 周晶
    • 摘要: 为揭示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那木拉断裂带上新世以来强烈活动特征,对采集自那木拉断裂带的三件基岩样品进行黑云母40Ar/39Ar、 磷灰石裂变径迹两种热年代学方法测年;并利用"Pecube"软件对测得年龄数据及断裂带两侧已发表年龄数据进行定量模拟计算.测试结果显示黑云母40 Ar/39 Ar年龄范围为4.44±0.71 Ma~3.45±0.24 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3.7±0.4 Ma~1.8±0.2 Ma.年龄数据及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约3 Ma以前那木拉断裂带南侧地壳隆升最快,隆升速率约2.5 km/Ma,断裂带以正断层运动特征为主;约3 Ma以来那木拉断裂带北侧地壳隆升最快,约为1.3 km/Ma,断裂带以逆断层运动特征为主.那木拉断裂带运动特征变化可能与约8 Ma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快速地壳隆升剥露区域由南向北逐渐迁移有关.
    • 袁二军; 袁万明; 冯小伟; 冯子睿; 朱传宝; 丛殿阁; 王延伦
    • 摘要: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经历了古生代—新时代增生造山作用和汇聚造山作用.新时代以来的构造活动研究甚少,备受学界关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对低温热历史较敏感,本文采用此手段对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14件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13-36 Ma,13件样品的P(Z2)>5%,单颗粒年龄直方图呈现单峰式分布,属于单一年龄.YN16样品的P(x2)<5%,单颗粒年龄直方图呈现双峰式分布,属于混合年龄.应用Binomfit软件对YN 16样品进行年龄分解,结果显示,拟合年龄为19.4 Ma和35.4 Ma,表明该样品经历了2期热事件.样品年龄与高程相关性较差,数据分布较分散,表明研究区受构造活动影响较大.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为10.4~13.1 μm,样品年龄值与径迹长度呈负相关,表明磷灰石在退火带停留时间较长.应用HeFTy软件模拟热历史,结果显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快速隆升阶段,时间为始新世—渐新世(45-30 Ma),动力机制为印度-欧亚陆陆硬碰撞,致使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附近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大规模钾质岩浆岩带和超钾质岩浆岩形成;第2阶段为缓慢隆升阶段,时间为渐新世—中新世(30-8 Ma),此阶段归因于印度大陆向拉萨地块、西缅地块俯冲,华南板块向印支地块俯冲,致使中咱地块发生缓慢抬升;第3阶段为快速隆升阶段,时间为晚中新世至今(8 Ma至今),此阶段为继印度大陆俯冲运动引起三江地区裂陷后,中咱地块处于陆内挤压构造环境,发生快速隆升.中咱地块45 Ma以来整体隆升量为3.37 km,平均隆升速率为0.10 mm/a.
    • 李研; 聂逢君; 严兆彬
    • 摘要: 对于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及评价而言,赋铀砂体的物源是其关键.松辽盆地东北缘姚家组是其重要的赋矿层位,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北缘姚家组砂岩及蚀源区花岗岩21件样品进行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及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进行分析,并结合前人成果,旨在探讨姚家组氧化—还原条件、源区构造背景及古气候演变对铀成矿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姚家组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与蚀源区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具有高硅(SiO2=66.38%~77.71%)、富碱(Na2O+K2O=6.22%~9.35%)、铝(Al2O3=12.11%~17.25%)、贫镁钙(MgO=0.13%~1.15%,CaO=0.21%~2.41%)的特征,稀土总量不高(∑REE=84.29×10-6~239.38×10-6),轻稀土分馏系数(La/Sm)N为 2.62~4.69,重稀土分馏系数(Gd/Yb)N为1.48~3.30,具有壳源岩浆特点.②元素B、Sr/Ba、B/Ga组合及U/Th、V/(V+Ni)、V/Cr、Ni/Co的组合指示姚家组沉积时的古水体介质均为富氧的淡水环境,Fe2+/Fe3+指示姚家组成岩阶段经历了后生还原作用.③ICV值为0.65~0.74,平均值为0.69,均小于1,修正后的CIA平均值为64.01,代表可能经历了再旋回作用或者首次沉积过程中经历了中等风化作用.④姚家组砂岩在La/Th-Hf和Co/Th-La/Th判别图解上显示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且在构造判别图解上,姚家组砂岩和蚀源区花岗岩样品几乎全部落入活动大陆边缘与火山弧花岗岩区,显示其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⑤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表明松辽盆地北部在中晚侏罗世以来整体为持续降温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初(160~90 Ma)的急剧冷却隆升过程;晚白垩世初—古近纪中新世(90~40 Ma)缓慢冷却(稳定)阶段;古近纪中新世—古近纪末(40~25 Ma)较快速升温阶段;古近纪末(25~0 Ma)缓慢冷却(稳定)阶段,其中在晚白垩世—古近纪期间发生了一次构造岩浆热事件改造的作用,是后期大规模铀成矿物质基础,为铀成矿作用创造了必需的构造和水动力条件,且在区域上基性岩浆活动与主要铀成矿作用同期,表明在松辽盆地北部有可能存在热液或热动力辅助成矿作用.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松辽盆地东北缘姚家期的构造条件、古气候、富氧古水体、有利的沉积相及厚大砂体对本区砂岩型大规模成矿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