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硬岩巷道

硬岩巷道

硬岩巷道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60076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技术与市场、华北科技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2013煤炭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等;硬岩巷道的相关文献由25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送永、宗琦、江红祥等。

硬岩巷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0076 占比:99.87%

总计:60154篇

硬岩巷道—发文趋势图

硬岩巷道

-研究学者

  • 刘送永
  • 宗琦
  • 江红祥
  • 李洪盛
  • 杨仁树
  • 汪海波
  • 蔡芝源
  • 马芹永
  • 卢进南
  • 崔新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姚姚; 汪海波; 程兵; 宗琦; 谢平; 王梦想
    • 摘要: 为了研究炮孔不同耦合系数时的爆破效果,以满足现有煤矿岩巷掘进高效破岩的需要。通过对岩石的爆炸粉碎区和裂隙区范围进行探究,并且利用非线性动力模拟软件,模拟了在孔径32 mm、35 mm、42 mm情况下分别装入可装入的直径27 mm、29 mm、35 mm、42 mm药卷工况时的爆破效果,得到不同耦合系数装药的爆破过程和距炮孔中心不同位置的有效应力峰值;对不同时点岩石各个位置受到的有效应力峰值以及之后应力变化进行可视化表达;以及将各种情况下同一点所受到的峰值应力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随着至炮孔中心距离的增大,应力峰值迅速衰减,且耦合装药无论在近处还是远处,其有效应力峰值的衰减程度均小于不耦合装药;耦合装药周边岩体受到的有效应力远远大于不耦合装药,且炮孔直径越大,有效应力峰值越大;耦合装药较之不耦合装药,有效应力峰值衰减相对较慢;不耦合系数相比较于炸药直径对有效应力峰值影响更大。且通过得到的裂隙圈半径,对单位炸药威力进行量化计算比对,得到采用42 mm炮孔耦合装药时,模拟单位炸药威力为447.02 mm^(2),更加适合施工现场采用。
    • 李洋
    • 摘要: 针对当前煤矿硬岩巷道存在掘进效率低、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挖掘、锚护、钻孔、装载于一体的CMZY4-200/35型智能化掘锚钻装一体机。对该设备在虎龙沟煤业南回风大巷的硬岩巷道掘进中进行了工业性试验,掘进效率月均进尺约为105 m,有效实现了硬岩巷道的快速掘进,经济和安全效益显著。
    • 任泽哲
    • 摘要: 为解决硬岩巷掘进巷道支护工程量大、效率低下所导致的巷道掘进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对良庄煤矿水平大巷道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FLAC3D软件对不同掘进巷道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进行对比,提出了可缩短支护时间的支护方案。而后,结合硬岩巷道的实际情况为其配套高效、安全的掘进设备和辅助设备,为实现良庄煤矿水平大巷道的快速掘进奠定基础。
    • 罗勇; 宫凤强
    • 摘要: 深部硬岩巷道及隧道围岩开挖后易诱发大致平行开挖面的板裂或层裂破坏现象,严重影响深部工程的稳定和安全。板裂现象的形成不仅与开挖前深部围岩岩性、所处应力环境有关,还与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所经历的应力路径密切相关。室内试验是研究深部围岩板裂破坏的一种重要方法,而比照深部硬岩巷道开挖的应力条件和应力路径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是获得板裂破坏特征和科学揭示板裂破坏形成机制的关键。根据室内试验研究所选的试样类型出发,从实心长方体试样板裂试验、含预制孔洞试样板裂试验以及“先加载后孔内卸荷”板裂试验三方面,重点介绍了板裂破坏室内试验设备发展情况和取得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板裂破坏室内试验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提出了板裂破坏室内试验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①研发与岩石性质相似的3D打印材料,构筑深部岩体大尺度巷道开挖模型试验试样;②研制能真实模拟巷道围岩应力条件和应力路径的大尺度、高吨位的真三轴试验系统,实现三维应力环境中巷道开挖过程模拟;③开发能显示围岩实时变形、裂隙和应力状态的监测技术和软件。在此基础上,开展室内巷道板裂破坏试验模拟,并结合数值模拟试验结果,总结板裂破坏特征和演化规律,获得板裂破坏具体量化指标,并建立含关键指标的板裂破坏判据,揭示深部围岩板裂破坏形成机制。
    • 郭闯
    • 摘要: 以硬岩巷道高效掘进爆破技术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对硬岩巷道掘进爆破参数开展优化分析,并对其实际应用方式及效果做出探究,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徐辉东; 周树清; 刘宁; 程同磊; 刘林林
    • 摘要: 为解决硬岩巷道施工机械化程度低、施工效率不高、现有装备不能满足岩巷快速施工的问题,根据部分现有施工巷道断面形状、断面参数以及锚杆、锚索长度等主要参数,结合钻爆法施工速度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硬岩巷道钻装锚一体机的研制方向,确定了设备研制方案及具体参数要求;通过联合研发的形式,研制出了硬岩巷道钻装锚一体机,并进行了现场应用.五阳煤矿82采区2号回风大巷采用钻装锚一体机及相配套的工艺施工后,连续3个月,每月进尺均超过90 m,施工效率比以往提高50%,施工队用工人数减少30% 以上.研究表明:随着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及后配套系统的完善,硬岩掘进施工采用钻装锚一体机,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改善作业环境,是目前解决硬岩巷道快速高效安全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 郭闯
    • 摘要: 以硬岩巷道高效掘进爆破技术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对硬岩巷道掘进爆破参数开展优化分析,并对其实际应用方式及效果做出探究,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程桦; 唐彬; 唐永志; 姚直书; 王传兵; 荣传新
    • 摘要: 针对煤矿深井硬岩巷道掘进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综合考虑深立井煤矿巷道工程环境和全断面掘进机技术特点,通过全断面掘进机施工煤矿深井岩巷可行性研究,制定了煤矿深井巷道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技术指标,研制了煤矿深井巷道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基于考虑全断面掘进机施工扰动影响的岩石循环加卸载试验,建立了全断面掘进机快速施工围岩准静态循环加卸载损伤本构模型和非线性强度准则,并用于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中;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揭示了全断面掘进机快速施工围岩力学响应机理,提出了满足全断面掘进机快速施工煤矿硬岩巷道特点与要求的巷道支护形式和施工技术;通过分析煤矿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施工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提出巷道顶板锚杆快速支护方案,并得到现场实测验证;针对立井井筒运输能力受限、井下工作环境空间狭小、设备需要频繁拆装转场等问题,研发了全断面岩石掘进机井下有限空间运输、组装、拆解技术,创新了全断面岩石掘进机井下始发、掘进关键技术;采用掘进、支护、排矸、辅助运输同步作业方式,解决了硬岩巷道快速施工难题.最后,通过在淮南张集煤矿西二采区1413A高抽巷进行工业性试验验证研究成果.结果 表明:全断面掘进机施工煤矿深井硬岩巷道,平均月进尺达404 m,最高月进尺达560 m,为现有硬岩巷道掘进效率的5~10倍.
    • 李嘉豪; 廖泽; 陈延可
    • 摘要: 深部硬岩巷道处于高应力条件下,部分矿井巷道围岩岩体本身强度较高、巷道围岩较为稳定、围岩变形量很小,而且受动压影响小,支护方案存在过度支护的问题.以江西某煤矿?900 m水平深部硬岩胶带石门巷道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现场工程实践等研究方法对其原支护方案进行设计优化,现场施工监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护方案能较好地维护巷道的长期稳定,支护强度合理,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满足了现场生产需要.
    • 陈绍杰; 冯帆; 王亚军; 李地元; 黄万朋; 赵兴东; 江宁
    • 摘要: 岩石中存在的自然地质构造(如节理、弱面、缺陷等)对巷道和地下工程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离散耦合数值仿真技术(FEM/DEM)分析了多条结构面(弱面)与开挖卸荷共同作用下深埋圆形巷道的破坏特征。对典型的硬岩(大理岩)试件进行了不同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验证了该数值仿真技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采用参数分析研究了结构面倾角与长度对围岩裂纹扩展行为、破坏模式、能量演化和位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多条结构面的情况下,倾角对巷道稳定性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且破坏程度随着倾角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随着结构面长度的增加,巷道发生动力灾害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开挖卸荷后,结构面活化导致层间发生相互剪切和滑移,模型内动能出现起伏和波动,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的动力响应特征。讨论了开挖边界附近板裂化破坏与剪切破坏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为分析开挖卸荷与构造活动作用下深埋硬岩巷道破坏特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