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
病句类型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0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汉语、教育、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专利文献14593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学语文教学等;
病句类型的相关文献由120位作者贡献,包括严志军、刘志勇、刘金华等。
病句类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593篇
占比:99.18%
总计:14713篇
病句类型
-研究学者
- 严志军
- 刘志勇
- 刘金华
- 吕永海
- 曹介梁
- 杨公平
- 王金秋
- 翟琳
- 邱文华
- 钟艳玉
- 陶莹
- 霍灿
- 黄绍文
- 丁萍
- 严兵
- 乔明
- 井永战
- 令怡
- 任美丽
- 何传跃
- 余惠兰
- 佚名
- 冯玉玲
- 刘兴修
- 刘学飞
- 刘小彦
- 刘继平
- 刘阐
- 卓厚宝
- 吕文堂
- 吴生舟
- 周彰慧
- 周留奇
- 唐云霞
- 唐建新
- 商东冉
- 夏朝阳
- 孙明强
- 宁志斌
- 安民
- 宋卫邦
- 宣国琴
- 尚世莲
- 尹杰
- 左小平
- 常艳
- 张会英
- 张威威
- 张帮春
- 张广祥
-
-
宣国琴
-
-
摘要:
汉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语言.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用汉语与他人交流.但是能与他人正常交流不代表能写一篇优秀的习作,也不代表习作中不会有病句.《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小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们应该多思考、研究并加以重视.
-
-
韩旭阳
-
-
摘要:
“和”在汉语语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跟很多种语法成分发生关联,多功能性也必然带来词性兼类。在病句的选连中,太多的类型与之关系密切,以“和”为线索,可以引出其贯穿病句的几乎所有类型。
-
-
韩万仕
-
-
摘要:
成分残缺是病句类型之一,宾语残缺情况又较复杂,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繁琐。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致使宾语显性残缺、隐性残缺。学生对此比较含混,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针对学生复习、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以大量实例,探讨归纳了宾语残缺的规律及与其相关的一些特殊情况,以厘清学生的复习疑惑,并指明了辨析的方向。
-
-
陈恒舒
-
-
摘要:
病句辨析题的备考,存在三个误区——(纯)靠语感、看标志、分类别.事实上,病句的本质不过是词和词组错误的排列组合,辨析病句的关键在于通过“主干枝叶法”让这些隐藏在复杂结构中的错误的排列组合暴露在简单结构中,有时也可以用“仿造法”对语病加以确认.
-
-
-
-
-
-
-
张芝梅
-
-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字功底都具有一定影响.作为小学生来讲,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要写好一篇完整、流畅、词句优美的文章就是非常难的.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将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句.本文主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小学作文写作中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