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网络
电力通信网络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403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749720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电力系统通信、数字通信世界、通信电源技术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5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业务网及应用系统学组学术会议、2013年第四届全国通信新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大会CTC2013等;电力通信网络的相关文献由1004位作者贡献,包括曾瑛、孟凡博、林斌等。
电力通信网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49720篇
占比:99.96%
总计:749986篇
电力通信网络
-研究学者
- 曾瑛
- 孟凡博
- 林斌
- 汪洋
- 李伟坚
- 李溢杰
- 丁慧霞
- 李星南
- 赵宏昊
- 金鑫
- 李祝红
- 赵灿明
- 亢中苗
- 刘军
- 刘杨
- 巫健
- 张书林
- 张庚
- 李伟
- 林志超
- 王健
- 王智慧
- 王芝茗
- 王颖
- 罗云
- 葛维春
- 蒋康明
- 赵庆杞
- 陈希
- 刘新展
- 刘革
- 吴海洋
- 张正峰
- 张颖
- 戴勇
- 李哲
- 梁文娟
- 王亚男
- 竹瑞博
- 蒋春霞
- 陈鹏
- 高强
- 姜辉
- 姜运斗
- 安毅
- 张凯
- 方帅
- 曹莹
- 李晶
- 梁宇图
-
-
俞浩
-
-
摘要:
由于整个社会在电力通信网络方面的需求较大,导致日常工作的开展存在有较大压力,在高压力的情况下,通信网络的运转容易出现故障问题,这也极大降低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中信号不稳定是常见的问题之一,网络信号关乎通信网络的使用,出现信号不稳定的原因包含多种,工作人员需要对信号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找到根本原因才能调整好网络信号,保证网络的稳定使用。目前,星形和线形的网络结构较为普遍,在进行网络结构的调整时,可以通过网络节点的调控优化网络质量,不仅提高工作运行的效率,更是保障了日常的维护工作。
-
-
高伟;
杨林贵
-
-
摘要:
电力通信网络设备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建立了电力通信设备的多维健康度评价模型,通过组合不同的评价指标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估模型可以得出不同设备运行指标对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结果的影响,同时得到不同种类设备的健康状态排序;算例研究结果显示设备的健康程度主要取决于历史故障次数和异常电压持续时间,报警次数、异常温度持续时间和异常湿度持续时间的权重较小;与传统的基于专家评分法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客观,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
-
常淑珍
-
-
摘要:
电力通信网络领域逐渐引入互联网技术,这为相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通信结构较为复杂、信息数据较多,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因此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电力通信网络进行科学管理,以解决相关问题。
-
-
黎志威
-
-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通信网络运维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电力通信网络运维的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通信质量和生产效率。现阶段,电力企业的通信都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因此,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电力通信网络运维效率是促进电力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方向。从计算机技术中的一种——脚本编程技术出发,研究探讨满足电力通信网络运维要求的更高效率的运维方式。
-
-
郭瑜;
童丽娜;
倪旭明
-
-
摘要:
针对当前电力通讯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及时性差、准确率低和自我学习能力差等缺陷,提出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通信网故障诊断方法,结合ReLU和Softplus两个激活函数的特点,对卷积神经网络原有激活函数进行改进,使其同时具备光滑性与稀疏性;采用ReLU函数作为作为卷积层与池化层的激活函数,改进激活函数作为全连接层激活函数的结构模型,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告警信息进行加权操作,得到不同告警类型和信息影响故障诊断和判定的权重,进一步提升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可以看出,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相较贝叶斯分类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稳定性,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9.1%,准确率标准差0.915%,为今后电力通讯网智能化故障诊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
李立志
-
-
摘要:
由于电力通信网络的复杂性,对网络节点关键度的评估准确性较低,为此,本文提出电力通信网络节点关键度的评估方法,在引入节点增长速度和节点连接优先度参量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力通信网络拓扑模型,从节点影响范围及作用强度两个角度对节点属性进行计算,并带入模型中,实现了对节点关键度的评估。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可以实现对不同规模网络环境节点关键度的准确评估,与对比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
-
张凯;
原军;
药炜;
张源
-
-
摘要:
提出了面向电力交换光网络的通信网络状态感知方法以及一体化运维系统平台。首先针对电力通信网络的技术、结构、业务功能等进行了说明,区别了传统通信网络。提出了基于电力交换光网络的网络状态感知方法,对电力交换过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神经网络实现网络状态感知。通过感知结果提供相应数据,搭建了一体化运维平台。针对网络故障状态、异常诊断、跳纤业务进行了平台功能的说明。本文为电力交换光网络的运维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
-
辛阔;
何越;
孙雁斌;
吴问足;
孙宇;
周浩洁
-
-
摘要:
针对综合能源背景下的能源互联网通信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了综合能源互联网通信体系,从能源管理、网络运行、实时连接以及即插即用等特点进行了说明。对能源互联网通信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能源路由器、信息感知和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拥塞等内容在能源互联网通信系统中的具体内涵。设计了面向综合能源的能源互联网通信体系,着重描述了物理层、网络层、服务层和云端层的功能构架。针对所提出的请求响应通信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该通信机制能够满足综合能源互联网传输的业务需求。
-
-
冯伟成
-
-
摘要:
为了全面提高电力系统应用水平,积极整合通信网络运行模式,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运行方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简要介绍了电力通信网络的构成和安全运行的意义,并对电力通信网络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控制措施展开讨论。
-
-
刘元莹
-
-
摘要:
为了有效抵御电力通信网络攻击,在对通信数据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联知识图的电力通信网络攻击行为辨识方法。根据电力通信数据日志抽取节点,分析通信数据参量的直接与间接传输关系,实现电力通信网络的关联知识图搭建。以关联知识图为基础,从通信性能量化处理的角度入手,分别计算隐蔽攻击强度与持续辨识能力的具体数值,实现电力通信网络攻击行为辨识。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在关联知识图的作用下,电力通信网络能够抵御高强度的数据攻击,与原有攻击树模型算法相比,更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综合性能更优越。
-
-
孙严智;
胡劲松;
刘宇明
- 《201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LoRa作为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中最有竞争力的代表,弥补了现有技术在覆盖范围和终端寿命方面的短板,为电力通信网络大区域的低成本互联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LoRa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应用,对于网络频段选择、组网模式和系统架构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建议和可行解决方案.
-
-
杜科;
郭经红;
李炳林;
刘世栋;
吕立东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研究对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加强电网健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信网络能否满足要求、是否可靠,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文章通过对各类型电力业务的通信网传输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电力业务重要性和网络健壮性,提出基于业务需求特征的电力通信网络传输可靠性模型和对应的综合评估指标,并基于提出的综合指标实现电力业务评估.
-
-
隋吉生;
丛犁;
乔堑;
李晓东;
王圣达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文章介绍了OTN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技术特点,并给出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适用的保护机制;通过搭建传统SDH网络与Mesli结构下的OTN网络相结合的网络测试环境,对SDH SNCP与OTN智能ASON相协作的不同业务的保护机制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显示,这种智能保护可以抗击多次业务中断,且能够满足小规模网络中50 ms倒换需求,为电力通信网络业务传输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
-
-
-
王锦杰
- 《2013年第四届全国通信新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大会CTC2013》
| 2014年
-
摘要: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使得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通信电源为整个电力通信网络提供电源,统计显示通信电源故障造成的通信网络中断约占总中断数量的70%-75%,可靠性不能被忽视,提升电力通信电源管理能力的需求日益加大.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力通信电源的组成及特点,包括:高压变配电系统、低压变配电系统、油机发电机系统、直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动力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然后提出电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电源系统的智能设计,电源拓扑全量监视,电源设备预警,电源设备数据挖掘出发为解决提高电力通信电源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
-
胡亚平;
邓应松;
陈皓
- 《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EPTC)2014年第三届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物理隔离技术是保障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与自动化系统之间实现联动的通信过程中高效智能、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ysKeeper-2000正反向隔离装置的方法,通过对IP地址实行正反向的虚拟、对E语言格式文件的智能识别和危险屏蔽等方法,实现了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与自动化系统进行跨安全区通信的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机密性,达到保证电力通信网络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运行的目的.
-
-
崔振辉;
陈博;
冯春盛
- 《天津市电力学会2013年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针对纵差保护业务双向时延一致性的要求,比较了SDH网络的各种自愈保护机制,深入分析了天津电力通信网络中SNCP保护原理及通道倒换特性,指出现有传输网络存在的安全缺陷,提出线路纵差保护复用2M业务禁用SNCP保护的建议.
-
-
陈灿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国网大容量骨干光传输网工程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通信网重点项目,采用成熟先进的光传送网(OTN)技术,大幅提高了骨干传输网的传输容量一充分健全对重要电路、业务的保护机制,完善业务调度管理功能,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及容灾恢复能力,对于我国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以及信息化业务的深化部署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了OTN技术的关键技术及协议解析,重点分析了不同设备板卡对信号流的处理,以及站点典型信号流分析最后给出一些常见故障的告警处理及运维案例,为电力通信一线运维工作提供参考素材.
-
-
罗大勇;
蒋喆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通信专业管理水平,天津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成功建立了通信网络智能决策辅助分析系统.文章主要在通信检修管理流程、设备机历、日志管理、光缆信息、智能仿真分析和电路配置等方面,对该系统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进行阐述.目前,专业核心业务上线有序运转,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网故障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设备运维水平.并逐步向天津市下属地调信通部门推广,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