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政治文化

中国政治文化

中国政治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专利文献9520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人民论坛、理论学刊等; 中国政治文化的相关文献由108位作者贡献,包括胡献忠、葛荃、张丽芳等。

中国政治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1.12%

专利文献>

论文:9520 占比:98.88%

总计:9628篇

中国政治文化—发文趋势图

中国政治文化

-研究学者

  • 胡献忠
  • 葛荃
  • 张丽芳
  • 房玉柱
  • 李勇军
  • 李建钢
  • 李雪征
  • 何锡章
  • 余敦康
  • 余逊达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春龙
    • 摘要: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生了诸多新变化,总体上表现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些核心价值在经过创造性转化之后继续焕发活力,同时又有诸多传统文化因素保持不变.造成这种"变"与"不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动力机制是什么?基于政治文化变迁的一般理论,结合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审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与方式需要注意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进步时间观、循环时间观、多元时间观等多重时间观的叠合问题;二是政治倾向、经济倾向、意识形态倾向等多重结构问题.
    • 高旺
    • 摘要: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导内容是人民性、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结构分布上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在统一的共识文化的基础上具有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使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崇尚对国家忠诚、信奉集体主义的传统底色上,培育了自由、平等、法治、宽容的精神和参与型文化,主流的政治文化依然会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平等、法治观念也在持续增强.这种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为政治体系在稳定有序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展望下一步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党和政府通过制度机制和社会化机制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新发展将发挥主要的形塑作用和影响.
    • 陈娟
    • 摘要: 在文化体制中政治文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已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推动文化发展保持繁荣.一成不变的政治文化是不存在的,只有适应新时代经济及文化发展,以政治内容为心,不断完善与创新才能体现其实际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行政治文化创新,以有效举措提升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向心力.
    • 本刊评论员
    • 摘要: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召开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西藏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工作的纲领。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准确把握涉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进西藏和涉藏州县长治久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这个基本事实和特点已经内化于中国人民的心理观念之中,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突出特点和核心价值。中国人民非常珍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个制度优势,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改变这个基本事实。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各族人民谋解放、谋幸福、谋发展的历史。西藏和平解放近70年来所经历的恢宏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创造的“人间奇迹”,都是在党的治藏方略的光辉指引下实现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中实现的,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力保障下实现的。
    • 房玉柱
    • 摘要: "小人"是中国政治文化中一种特有的现象,往往与"君子"对举,在先秦时期,经历了由位到德的变化,成为社会评价和审美评价的标准。汉唐时期,不攻小人,国家强盛。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唐末的牛李党争,都是由于君子和小人的激辩而产生的党争,致使国家衰亡。宋明时期对小人大加攻伐,宋代产生了庆历党争、元佑党争、蔡京对新党的迫害以及庆元党禁等几次党争,并伴随宋代始终。明代围绕着大礼仪开始了君子和小人的激辩,因此而影响了明代的政治格局,明末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加速了明代的灭亡。其实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小人成了持不同政见者的代名词。
    • 杨建中; 徐锋
    • 摘要: 政治现代化是最紧要的现代化,它与文化转型密不可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活法,活法不同,政治文化的演进、政治生活的积淀也就不同.现代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改变着中国人的活法,也深刻影响到中国政治管理模式的选择.展望中国政治文化的未来,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同构的、相辅相成的,既要继续奉行"权力一责任"的逻辑,以及"政通人和"的文明底色,还得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接纳、兼容"权利—义务"的逻辑与"我群权界"的政治文化价值,从而在私人领域、在国家—社会关系中保护权利.
    • 贝淡宁
    • 摘要: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的邀请!首先,讲一下为什么我认为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很重要,第一个理由是因为姚中秋老师是我的好朋友,按照我们山东文化,这是为了朋友。当然,更重要的是学术方面的理由,虽然我在山东大学,但是我还在清华教一门课,是关于中国政治文化和历史的,跟咱们中心的研究方向差不多,那门课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外国的。
    • 葛荃
    •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从最初的引进介绍、翻译、编译发展到专题研究,呈现为多元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种趋向.迄今业已形成了一个学术平台,具备了学科发展的基础与潜力.制约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问题主要有高校管理方面的制约、西方话语的覆盖和学科建设不够重视等.这一学科的定位理应与"中外政治思想史"并列,成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中外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前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二是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建构.为此期待学术界有更多的研究者能不忘初心,致力于构建政治文化研究的中国话语.
    • 朱婷; 马子贤
    • 摘要: 建设当代中国政治文化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想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浪潮下探究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目标,必须先要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目标形成一个合理定位即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应该是民主政治文化、法治政治文化、公民政治文化有机统一的复合型政治文化.只有形成这种适应中国国情的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才能使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获得延续生命力,并跟得上国家治理现代化伟大实践的步伐,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如火如荼地进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