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学术

中国学术

中国学术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63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291篇;相关期刊378种,包括新华文摘、学术界、云梦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等;中国学术的相关文献由443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陈平原、李少君等。

中国学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0 占比:16.0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291 占比:83.91%

总计:3922篇

中国学术—发文趋势图

中国学术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陈平原
  • 李少君
  • 杨玉圣
  • 许纪霖
  • 邓正来
  • 丁三青
  • 任平
  • 刘东
  • 刘士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满达
    • 摘要: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缺失,其外部限制是优质稿源缺乏,内部原因是机制僵化。要想让学术期刊“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把高质量的优秀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在此基础上引入开放运作机制、优化整合资源,从而提升中国期刊的国际话语权。
    • 贾晋华
    • 摘要: 语文学是中西共有的学术传统.在西方,始于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语文学源远流长,被誉为现代人文各学科的源头.在中国,涵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文献学和考据学的语文学自汉代以来就成为学术的根基,至清代乾嘉学术达到高峰.20世纪初以来,由于现代语言学的兴起及人文学科的分枝散叶,语文学在东西方都衰落了一段时期.但近三四十年来,语文学正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复兴和变革的趋势,先后出现各种新语文学,并正在发展成为世界语文学.新语文学/世界语文学强调通过考证和阐释原始文献(文本的和其他载体的)而全面探讨其社会历史背景和语言文化意义,从而有可能将人文各学科重新融会贯通.由于是中西共有的传统方法,新语文学/世界语文学可以抛开无休止的中学西学之争.由于强调考据训诂与分析评论相结合,新语文学/世界语文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导致既有厚实文献基础、又有深刻义理阐释并遵循国际学术规范的世界一流成果,从而真正融入世界学术.
    • 常延廷
    • 摘要: 《道德资本论》的国际传播开了中国当代经济伦理学国际传播的先河,在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位推向世界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也从伦理道德视域诠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密码.作为中国经济伦理学学术思想的世界表达,给与了我们诸多的有益启示:中国学术“走出去”,应阐述以独创为旗帜的中国话语,满足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探求;应以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为研究导向,使形成的解决方案具有世界意义;应具有融通中外的学术品质,为“走进去”、传得开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学者应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这是与海外学术研究成果竞相媲美的学术本源;意识形态差异并非樊篱,应实施的基本策略是坚定“四个自信”,做到文明互鉴,求同存异.
    • 李江涛
    •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国在学术界跟西方好的学校学习"非升即走"的人才管理模式要注意的问题."非升即走"的模式在西方有长期的学术土壤和应用时间的检验,已经被著名高校所采用.中国的高校正在逐步地借鉴和实施"非升即走"的政策."非升即走"的政策在我们国家进行实施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要想真正实现"非升即走"的策略,需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配套措施,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上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们既要学习西方"非升即走"的政策,也要研究这种"非升即走"政策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价值观导向,这样这个政策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并达到好的效果.
    • 贾晋华
    • 摘要: 语文学是中西共有的学术传统。在西方,始于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语文学源远流长,被誉为现代人文各学科的源头。在中国,涵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文献学和考据学的语文学自汉代以来就成为学术的根基,至清代乾嘉学术达到高峰。20世纪初以来,由于现代语言学的兴起及人文学科的分枝散叶,语文学在东西方都衰落了一段时期。但近三四十年来,语文学正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复兴和变革的趋势,先后出现各种新语文学,并正在发展成为世界语文学。新语文学/世界语文学强调通过考证和阐释原始文献(文本的和其他载体的)而全面探讨其社会历史背景和语言文化意义,从而有可能将人文各学科重新融会贯通。由于是中西共有的传统方法,新语文学/世界语文学可以抛开无休止的中学西学之争。由于强调考据训诂与分析评论相结合,新语文学/世界语文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导致既有厚实文献基础、又有深刻义理阐释并遵循国际学术规范的世界一流成果,从而真正融入世界学术。
    • 丁以绣; 苗伟山
    • 摘要: 英文学术期刊已经成为我国学术走向国际的重要途径,这有助于提高我国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英文学术期刊的发展动机,紧接着重点分析了英文期刊走出去的机制路径。最后基于一个全国性问卷的数据分析,辨识出了影响我国英文期刊发展的三大类十二种因素。本研究回应了当下关于英文学术期刊的热点关注,期待促进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 郭震旦
    • 摘要: 近年来,本土化主张逐步在学术界蔓延,成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最引人注意的一个方向性变动.学者们主要从知识论、实践论和学术与政治的关系等多个维度来推导中国学术本土化的逻辑.一部分兼有中西学术背景的海外学者也坚定支持中国学术本土化.本土化趋势有多重动因:中国崛起为学术本土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知识论的发展破除了对西方理论的迷信,意识形态也成为积极的推动力量.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无论是理论建构还是具体的实践,一些学科的本土化探索已卓有成效.虽然本土化声浪高涨,但本土化主张也受到多方质疑.本土化的揭橥,实质上是在中国经济回归世界中心之后,向那种将中国置于边缘的主流学术格局进行挑战,企图在世界综合国力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之际重新调整观念世界的力量版图.不论本土化理论自身有何种不自足,本土化对学术自主性的追求,都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它对西方理论的反省,对中国主体性的坚守,也为中国学术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动能.但本土化问题十分复杂,其间古今中西密集交叉,文化本质主义、民族主义、特殊主义、普遍主义杂糅在一起,这些主义之间竞争活跃,尤其在全球化这一不可移易的历史存在中,这些竞争究竟会产生哪个方向的合力,仍然难以预料.学术本土化究竟是中国学术涅槃的一次契机,抑或仅仅是由经济繁荣刺激出来的乌托邦幻象,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崛起的实践能否为本土化探索提供稳定的持久的支撑,也是本土化学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 张哲
    • 摘要: 国际经济法是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并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西形成和发展的.当代国际经济法应该具有多元开放的实践视角和理论基础,例如,法律视角、经济视角、政治视角、历史视角、人权视角、哲学视角、发展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等等.基于前人的研究总结就自由平等视角、实用主义政策视角及综合折衷视角三个角度进行国际经济法的多元理论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