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理筋手法

理筋手法

理筋手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797280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福建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2014广州国际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高峰论坛、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理筋手法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穆静、马惠昇、李嫚嫚等。

理筋手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97280 占比:99.97%

总计:797498篇

理筋手法—发文趋势图

理筋手法

-研究学者

  • 穆静
  • 马惠昇
  • 李嫚嫚
  • 李彦双
  • 史欢
  • 宋毛毛
  • 张振宇
  • 桑涛
  • 司江涛
  • 张建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金亚; 汪乃钱; 朱若清; 李宇卫
    • 摘要: 目的:比较基于脊神经定位的颌枕牵引与常规仰卧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CSR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基于脊神经定位的颌枕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颌枕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记录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颈椎矢状位参数,评定治疗结束时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McGil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颈椎矢状位参数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仅有C_(2~7)Cobb角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CASC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主观症状及临床体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主观症状及临床体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颌枕牵引治疗CSR在疗效上优于常规牵引治疗,能有效降低颈肩疼痛,改善颈椎曲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林大样; 叶群策
    • 摘要: 中风作为临床常见、多发脑血管疾病,表现为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及体征,以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最为明显,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踝关节功能恢复仍是康复治疗亟待解决的难题[1-3]。中医认为,中风是由气血不足、血脉麻痹或经络不通,气不能行血,血不能濡筋,致肢体废而不用,瘀血阻滞经络而引起,中医康复可以益气活血通络,从而逐渐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4-5]。理筋手法作为有效的康复方法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滑利关节等作用,可增强踝关节肌肉骨骼系统功能,提高关节功能及稳定性,但作用时间短,起效慢[6-7]。中风后关节活动障碍、长期制动,可出现肌肉紧张和软骨组织挛缩等,肌肉持续牵伸可防止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挛缩,恢复关节正常活动,但过程中可出现剧烈疼痛,患者难以坚持治疗。本研究将上述方法联合应用,以期能发挥协同作用,缩短疗程,缓解牵拉过程中疼痛等优势[8],报道如下。
    • 曾帅; 江树连
    • 摘要: 目的:观察温肾通痹汤联合理筋手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符合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温肾通痹汤联合理筋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30/32),高于对照组的75.0%(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VAS、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肾通痹汤联合理筋手法在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
    • 袁兰英; 马惠昇; 穆静; 李嫚嫚; 李彦双; 孙文静
    • 摘要: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理筋手法对颈后肌慢性损伤家兔的中枢及外周疼痛调节因子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脑啡肽(Enkephalin,ENK)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表达的影响,探讨在家兔颈部慢性损伤形成的早中晚不同阶段,理筋手法的干预作用及其调节方式。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63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各21只。采用颈椎前屈位固定法建立家兔颈后肌慢性损伤模型,模型组、干预组家兔均采取此法造模,模型组在每天造模结束后不予任何处理。干预组在每天造模结束后给予理筋手法干预,直至60 d观察结束。正常对照组家兔不进行造模干预。每组分别在观察期的第20天(早期)、40天(中期)、60天(晚期)各处死7只家兔。通过HE染色光镜下观察颈后肌肌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中枢(脊髓、下丘脑)β-EP与ENK和外周(颈后肌组织、血浆)中β-EP与5-HT的在各观察点处的含量。结果:HE染色光镜下,模型组及各干预组可见不同程度的肌纤维损害;ELISA检测:理筋手法干预后与模型组第20天、40天相比,干预组脊髓与下丘脑中β-EP、ENK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干预组外周颈后肌组织与血浆β-EP含量升高(P<0.05),5-HT含量降低(P<0.05)。结论:通过早中晚三期的动态观察发现。理筋手法中早期干预能通过调节中枢ENK、β-EP及外周β-EP、5-HT的含量,减轻无菌性炎症对局部组织的炎症刺激,减缓机体对疼痛刺激感受,缓解慢性静力性损伤导致的疼痛。
    • 刘翠; 张儒奇; 荆立娜; 阎李倩; 孙国强; 杨宪章
    • 摘要: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联合导引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2021年4月-12月期间纳入的颈型颈椎病大学生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导引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理筋手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6例、22例、2例,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分别为4例、15例、11例,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PQ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手法联合导引术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颈部功能,提高颈椎关节活动度,优于单独应用导引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志跃; 刘芳
    • 摘要: 目的:旨在观察子午流注开穴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辽源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进行子午流注开穴法针刺得气后联合常规针刺进行治疗,同时实施理筋手法;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VAS、JOA评分。结果:经1个疗程临床观察后,治疗后两组VAS、JOA评分均有明显差距,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开穴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快速、安全地解决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公维志; 戴缙; 史文强; 王浩; 吴建丽
    • 摘要: 目的:探究理筋手法联合消瘀膏辅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推拿科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理筋手法联合消瘀膏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和炎症水平、软骨代谢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WOMAC各项评分、TNF-α、IL-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OMP、CTX-Ⅱ、KS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手法联合消瘀膏治疗能显著提升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下调炎症反应,改善软骨代谢异常。
    • 孙文静; 马惠昇; 穆静; 宋斐; 杨楠; 魏晓歌
    • 摘要: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对颈后肌静力性损伤模型兔肌卫星细胞增殖与修复的影响,探讨理筋手法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静力性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3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兔根据相关文献和课题组前期研究,采用颈椎前屈位45°固定,每日5 h,连续60 d,建立颈部慢性静力性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随机选取5只造模兔作为模型组与空白组进行一般行为学和组织形态学对照。剩余30只造模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手法治疗组,每组15只。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手法治疗组每日予松筋、拨筋、顺筋三种手法治疗,力量为2 kg,每种手法治疗5 min,每日1次,每次15 min,共干预30 d。从造模后手法治疗组开始干预为观察的第1天,每组于分别于观察10 d、20 d、30 d时随机取5只兔处死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各组兔颈后肌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兔颈后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成肌分化抗原(MyoD)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兔颈后肌组织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造模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精神萎靡,但触及颈部时反应警觉,易躲闪,颈部可触及条索状物;HE染色见颈后肌肌纤维严重扭曲变形,肌细胞变形,肌间隙宽窄不一,大量炎性物质浸润;IHC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颈后肌组织IGF-1与MyoD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IGF-1、MyoD、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IHC法检测结果可见,手法治疗组治疗10 d时IGF-1与MyoD阳性表达的棕黄色范围显著大于同时期模型对照组,此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染色范围逐渐减少,至治疗30 d时光镜下棕黄色染色基本消失。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同一观察时点模型对照组比较,手法治疗组干预10 d和20 d时IGF-1与MyoD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干预30 d时上述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手法治疗组IGF-1与MyoD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与同一时间点模型对照组比较,手法治疗干预10 d、20 d、30 d时P-PI3K、P-Akt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理筋手法可能通过更大程度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静力性损伤模型兔骨骼肌损伤的修复。
    • 王晓华; 林志刚; 陈水金; 黄红叶; 方佳钰; 庄悦阳; 陈乐春; 江煜; 张幻真; 蒋晶晶; 陈进城
    • 摘要: 经筋理论是中医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经筋理论问世以来,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得到了充分肯定,其内容也在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下变得丰富多彩。伤科疾病存在明显的经筋损伤,故经筋理论在运用推拿理筋手法诊治伤科疾病中拥有重要地位。在推拿治疗伤科疾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中,多从经络腧穴理论或生物力学理论寻找突破口,而从经筋理论的角度探讨此类疾病的推拿治疗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从经筋理论的渊源及内涵、经筋理论对伤科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如何运用推拿理筋手法治疗此类疾病等几个方面,就经筋理论对推拿治疗伤科疾病的指导意义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为提高推拿治疗伤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 张建坡; 贾永伟; 翟伟峰; 黄正; 陆洪源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理筋手法对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后残留症状及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医师指导下行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医师指导下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结合理筋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美国12条目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12)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2)术前与术后2周、术后3个月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JOA评分、SF-12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功能锻炼比,加用针刺结合理筋手法更有利于加快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后的功能康复,减轻腰腿疼痛等残留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