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潮坪

潮坪

潮坪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081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地学与资源”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潮坪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琼仙、付强、刘成川等。

潮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1.8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081 占比:98.15%

总计:4158篇

潮坪—发文趋势图

潮坪

-研究学者

  • 王琼仙
  • 付强
  • 刘成川
  • 廖荣峰
  • 张岩
  • 李勇
  • 栾守亮
  • 段永明
  • 胡斌
  • 邓美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英辉; 蔡华; 段冬平; 荣乘锐; 常吟善; 徐清海
    • 摘要: 西湖凹陷始新统平湖组发育海陆过渡相沉积体系,岩性组合以三角洲-潮坪过渡相的砂、泥、煤薄互层为特征,由于沉积构造复杂、沉积微相类型多样,不同学者对沉积体系类型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制约了平湖组勘探开发的进程。基于平湖组岩芯、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厘定了平湖组一、二段海侵域P7层典型相类型及相标志,采用地震沉积学地层切片方法提取了典型潮控三角洲地质形态,总结了西湖凹陷平湖组海侵域潮控三角洲典型沉积特征。研究区潮控三角洲砂体受潮汐改造作用强,发育典型双黏土层、再作用面、韵律层理、潮汐束等沉积构造;潮控三角洲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局部发育三角洲平原;海侵时期海平面快速上升,三角洲前缘受潮汐改造作用强,形成潮汐砂坝与潮汐水道为主的砂体,潮控三角洲侧边发育潮汐水道为主的砂体,潮汐砂坝与潮汐水道是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研究区潮控三角洲沉积模式的建立为西湖凹陷平湖组滚动勘探开发指明方向。
    • 吴峰; 任培罡; 谈明轩; 张福榕; 马皓然
    • 摘要: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含有巨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具有极佳的勘探潜力,其中平湖组沉积作为重要的含油气层,已成为近期油气勘探的聚焦点。孔雀亭地区为西湖凹陷研究程度较低的区块,对于该区域沉积相及其控制因素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基于钻井资料与三维地震资料对孔雀亭平湖组沉积微相进行精细刻画,并系统分析了全球海平面、区域构造、古气候、古地貌对研究区沉积微相演变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平湖组下段(包括平下下段、平下上段)以潮坪沉积为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只发育在源区附近,而平中段与平上段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潮坪沉积分布面积迅速降低。由平下段至平中段,随着相对海平面(全球海平面与区域构造综合效应)下降,辫状河三角洲向海方向发生进积。同时,平中段与平上段时期极高的CO_(2)浓度使得大陆源区剥蚀量快速增加,大量沉积物随着河流输入至西湖凹陷,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辫状河三角洲的向海推进。平下段与平中段早期的古地貌断陷发育较多,对辫状河三角洲的扩张存在限制作用,而经历了平中段大量沉积物充填之后,早期的洼陷逐渐被填平,从而平上段的辫状河三角洲可以大范围地向海方向发生推进,形成规模庞大的三角洲砂体沉积。
    • 罗振锋; 苏中堂; 廖慧鸿; 黄文明; 马慧; 佘伟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米脂地区马五_(5)亚段底部发育一套叠层石白云岩,是研究微生物岩及微生物白云岩化作用的良好素材。通过岩石学、矿物学、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碳氧锶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等分析,对米脂地区奥陶系马五_(5)亚段叠层石白云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马五_(5)亚段沉积环境,并探讨了该套叠层石白云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叠层石按形态特征可划分为柱状与枝状,白云石晶体呈微—粉晶,阴极发光为暗红色,扫描电镜下见白云石呈粒状产出。②叠层石白云岩的δ^(13)C值(-4.15‰~-0.80‰)位于同期海水值范围内,δ^(18)O值(-13.19‰~-6.62‰)与同期海水值相比明显偏负;^(87)Sr/^(86)Sr值(0.7089~0.7098)较同期海水偏高;Fe,Mn,Na含量均相对较高,Sr含量相对较低,显示其白云石化流体主要为海源性流体,混有大气淡水,为潮间—潮下带的浅埋藏渗透回流作用的产物。③海侵初期海水盐度转换的潮间带为叠层石白云岩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 安鹏; 杨维
    • 摘要: 六盘水煤田湾田勘查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为一套早二叠世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根据勘查区钻探资料,龙潭组下部含可采煤层5层(26、27-1、29-1、29-2、32),对比可靠,岩性组合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层夹灰岩。综合分析认为该区龙潭组下部表现为三角洲—潮坪沉积体系,潮控下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环境,沉积类型主要有分流潮汐水道、分流间湾、泥炭沼泽等。
    • 彭旸; 龚承林; 李顺利
    • 摘要: 河流、波浪和潮汐混合作用过程是当前沉积学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三角洲与其他一些海(湖)陆过渡沉积体系中关于河流—波浪、河流—潮汐、波浪—潮汐和河流—波浪—潮汐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几种沉积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沉积特征。河流和波浪的相互作用一般发生在河口附近,两者的相对强度以及波浪入射方向共同控制三角洲的形态和沉积物分布。长期的河流和波浪共同作用能够形成非对称性三角洲以及浪控复合斜坡型三角洲。河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通常发生在强潮汐或中潮汐区域的三角洲或河口湾的河流—海洋过渡带;随着相对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潮汐和河流相互作用的三角洲和河口湾沉积体系经常反复叠加发育。潮汐和波浪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潮汐不仅直接控制沉积物的沉积过程,而且间接性地移动波浪带进而影响相应的沉积相带。尽管目前河流、波浪、潮汐混合作用过程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无论是短期小尺度的相互作用过程,还是长期受宏观因素(包括沉积物供给、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影响下的相互作用与演化过程,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海邻; 张彬; 宋慧波; 王长征; 胡斌; 张立军
    • 摘要: 现代生物遗迹的特点、分布和组合特征及其与沉积环境、沉积物性质的关系,对遗迹化石及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但现代生物遗迹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研究成果较少。文中论述了滦河三角洲潮坪环境中现代生物遗迹的组成、组合与分布特征,并分析了遗迹组合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1)层面遗迹以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腹足动物的爬行迹和拖迹为主;层内遗迹包括垂直或高角度倾斜于层面的潜穴、平行于层面的潜穴,以居住迹为主,丰度高,类型多样。(2)建立了3种生物遗迹组合:遗迹组合I以Y形和垂直管状潜穴为特征,局部丰度较高,表层潜穴和层面拖迹不发育,造迹生物主要为沙蚕和螃蟹,沉积物底层具有砂含量较高、水动力强、有机质含量低的特点,显示其出现于三角洲潮坪砂质沉积环境;遗迹组合Ⅱ以各种形态的层内潜穴和大量的层面爬行拖迹为特征,层内潜穴包括垂直管状、J形、U形、Y形和分枝形潜穴,丰度高,造迹生物主要是沙蚕和螃蟹,层面遗迹常见爬行拖迹和足辙迹,造迹生物主要为沙蚕、螃蟹、扁玉螺、寄居蟹,沉积物底层具有高泥质含量、高含水率和高有机质含量的特点,形成于三角洲潮坪中低潮区;遗迹组合Ⅲ以与层面近似垂直和与层面近似平行的层内潜穴以及大量的层面运动迹为特征,与层面近似垂直的潜穴包括垂直管状、J形、U形、Y形和复杂分枝形潜穴,造迹生物主要是螃蟹、泥甲虫及其幼虫,与层面平行的表层潜穴主要是蝼蛄、泥甲虫及其幼虫营造的,层面上的运动迹常见为螃蟹足辙迹和鸟类足迹,沉积物底层具泥质含量高、含水率低、有机质含量高、底质固结程度较高的特点,产生于三角洲潮坪高潮区。(3)基于对遗迹组合和分布特征及其与底层性质和沉积环境关系的分析,建立了三角洲潮坪生物遗迹组合的沉积环境分布模式。该研究成果既可作为古代三角洲潮坪沉积环境的判识依据,也可为相似遗迹化石组合的沉积环境恢复提供佐证。
    • 黄道军; 佘伟; 魏柳斌; 胡新友; 张道锋; 张立军; 苏中堂
    • 摘要: 通过岩石组构、生物遗迹和地球化学手段重建山西省兴县关家崖剖面奥陶系马五-5亚段碳酸盐岩沉积过程.研究表明:马五-5亚段发育亮晶砂砾屑灰岩、含介形虫藻粉屑灰岩、微晶灰岩、生物扰动微晶灰岩及粉晶含灰云岩,相当于威尔逊模式标准微相SMF24、SMF16和SMF23,为潮坪环境沉积;遗迹化石Arenicolites、Thalassinoides、Helminthopsis和Planolites及其组合指示潮坪沉积特征,各微环境生物扰动程度不同;碳同位素显示马五-5亚段沉积时,海平面发生了3次波动,马五-52亚期经历了2次海平面升降过程,马五-51亚期处于相对低海平面时期,海洋含氧量与营养盐随海平面升降发生变化,海平面变化使生物生态系统及海水特征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组构的碳酸盐岩.关家崖剖面马五-5亚期由潮下演变为潮间环境,最终转变为潮上亚环境.
    • 贺萍; 王青春; 申方乐; 惠婧
    • 摘要: 秦皇岛柳江地区是研究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地层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奥陶系开展野外地层剖面测制和室内岩矿鉴定,综合分析了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和沉积演化,结果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为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陆棚相,并可进一步划分为潮上带、潮间带、潟湖、浅滩、滩间海和浅海风暴沉积等6种亚相类型;奥陶系碳酸盐岩形成于两个较长周期的海侵—海退过程,发育了两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即:早奥陶世冶里期到亮甲山早期,经历了局限台地→开阔陆棚→局限台地的沉积演化过程;早奥陶世亮甲山中期到中奥陶世马家沟期,经历了局限台地→开阔陆棚→局限台地→潮坪的沉积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柳江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 姚意迅; 左中航; 黄俊; 严恒; 张磊
    • 摘要: 首先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利用岩-电-震的方法搭建工区地层格架;再结合物源分析结果、岩心、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将珠海组划分为扇三角洲和潮坪两个相,四个亚相和9个微相;在地层格架内对区域上珠海组纵向、平面沉积相对比结果表明,珠海组沉积相纵向上具有分层性,平面上具有分区性的特点,作为主力储层的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珠海组二段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潮坪主要发育在其上部地层.
    • 贺萍; 王青春; 申方乐; 惠婧
    • 摘要: 秦皇岛柳江地区是研究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地层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奥陶系开展野外地层剖面测制和室内岩矿鉴定,综合分析了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和沉积演化,结果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为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陆棚相,并可进一步划分为潮上带、潮间带、潟湖、浅滩、滩间海和浅海风暴沉积等6种亚相类型;奥陶系碳酸盐岩形成于两个较长周期的海侵—海退过程,发育了两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即:早奥陶世冶里期到亮甲山早期,经历了局限台地→开阔陆棚→局限台地的沉积演化过程;早奥陶世亮甲山中期到中奥陶世马家沟期,经历了局限台地→开阔陆棚→局限台地→潮坪的沉积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柳江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