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漏报率

漏报率

漏报率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70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83746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疾病监测、江苏预防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等;漏报率的相关文献由129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丽、韩晓军、乐焕钰等。

漏报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1 占比:0.52%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3746 占比:99.45%

总计:84209篇

漏报率—发文趋势图

漏报率

-研究学者

  • 王丽
  • 韩晓军
  • 乐焕钰
  • 全培良
  • 刘元东
  • 刘曙正
  • 叶全富
  • 周萍
  • 孙喜斌
  • 李琼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玥; 吴士勇; 王晓旭; 武瑞仙; 张纹菱
    • 摘要: 目的评估多来源数据比对校核机制对我国死亡登记信息报告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整合国家卫生部门死亡医学证明信息与全员人口信息、公安部门户口注销信息、民政部门火化信息及人社部门社保终止信息,通过身份证校验,排除无效及重复个案后,估计人群真实死亡水平和死亡医学证明信息的漏报情况。结果整合5个来源数据后,每年可获得的死亡个案信息保持在1000万以上,总量随着收集时间的增长逐渐上升。从不同来源的死亡个案信息报告数量看,死亡医学证明信息、社保终止信息、火化信息的数据上报数量在2015-2018年间有明显提高。死亡医学证明系统经其余任一系统补充后,数据量均可得到不同程度增长。死亡医学证明个案信息占比在过去4年间有显著提升,且在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农村地区。通过多来源校核补充后,报告死亡率低于4‰的县区数量明显下降,2015年可降至16%。经多来源数据校核补充后,全国死亡漏报情况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漏报率低于20%的县区数量可增至88.1%,2018年全人群漏报率降至5.1%。结论通过多源数据比对,可显著提高数据质量,为推进生命登记全覆盖提供有效方法,为客观反映我国居民健康数据提供数据支撑。
    • 马宁; 任芝花; 王妍; 刘娜; 曹宁
    • 摘要: 采用2017-08—2018-08全国2363个气象站降水现象平行观测对比观测数据,分别从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对雨、雪、毛毛雨、冰雹、雨夹雪5种降水现象自动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雨、雪、毛毛雨现象的过程捕获率最高,分别为66.9%、69.2%、50.1%,冰雹的小时捕获率最高,为51.8%,雨夹雪的各捕获率指标均较低。(2)毛毛雨的漏报率最高为65.9%,雪的漏报率次之为35.6%,冰雹的漏报率最低为16.2%;毛毛雨、雨的错报率较低,雨夹雪和冰雹的错报率较高,毛毛雨、冰雹错报为雨的比例较高,雨错报成毛毛雨的比例较高,雪错报成毛毛雨和雨的比例较高,而雨夹雪则常常是毛毛雨、雨、雪交替出现;毛毛雨和冰雹的空报站点较多。(3)降水现象仪对降水现象的识别可达到分钟级,但与人工观测降水现象相比,存在漏报、错报和空报情况,需要在气象站数据采集端进行质量控制,不断优化降水现象识别算法,并结合其他天气要素进行降水现象综合判识,以提高仪器对降水天气现象的捕获率,降低漏报率、错报率和空报率。
    • 马连彬
    • 摘要: 为提高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故障诊断的精度,降低漏报率,有必要对火力发电厂锅炉智能融合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火力发电厂锅炉故障特征提取、构建锅炉故障诊断模型及模型训练、基于融合规则的故障诊断决策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故障诊断方法。实践应用证明,研究的故障诊断方法诊断精度更高,并且在决策融合后,误报率和漏报率都得到降低,使诊断方法利用价值进一步提高。
    • 谈敦芳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户籍人口死因监测漏报情况。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将调查数据与北京市卫生防病监测信息资源整合分析平台网报数据进行匹配,将未匹配成功者视为漏报。结果:2015—2020年,北京市某区共监测死亡病例为26189例,漏报538例,漏报率为2.05%;2015—2020年死亡漏报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650,P<0.05);538例漏报个案经现场入户调查,失访107例,失访率为19.89%;因病死亡漏报率高于意外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01,P<0.05)。结论:2015—2020年北京市某区死亡漏报率呈下降趋势,但漏报现象依然存在,主要是成人因病死亡漏报,应进一步加强各部门死亡数据的管理和部门间的共享机制,提高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
    • 苏志刚; 刘通; 郝敬堂; 韩冰
    • 摘要: 针对ADS-B电文报头检测中的误报问题,提出双门限报头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本地报头与接收信号滑动相关的特点,分别针对关注信号与背景信号给出了恒虚警(CFAR)门限和半幅度门限,综合双门限进行两次检测判决可使方法适用于低信噪比环境,并在进行循环冗余校验之前显著地抑制误报.仿真结果表明,双门限检测方法在低信噪比区间具备与CFAR方法相似的检测性能,在高信噪比区间具有较低的平均样本误报概率.双门限检测方法是一种适用于高动态信噪比范围的具备误报抑制能力的ADS-B电文报头检测方法.
    • 雷曦兵; 陈丽萍; 肖亚雄; 唐燕; 谭慕杨; 孙睿; 袁芳
    • 摘要: 目的 了解智能预警信息系统联合信息化管理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效率及效果方面的促进作用.方法 该院从2017年10月1日启用医院感染智能预警信息系统,并且联合信息化管理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调查启用前(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及启用后(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的医院感染病例,比较医院感染智能预警信息系统联合信息化管理应用前后临床医生医院感染上报情况.结果 启用后医院感染例次率、上报及时率(2.92%、83.35%)显著高于启用前(1.87%、65.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718、11.458,P<0.001);启用后医院感染误诊率、感染漏报率(12.53%、1.59%)显著低于启用前(17.95%、5.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08、25.872,P<0.001).结论 利用医院感染智能预警信息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可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提高临床医生医院感染上报正确性和及时性,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提高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 牛雅斌; 张文光; 董觊彦; 李雪
    • 摘要: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近3年住院病人跌倒事件漏报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的根因分析.方法:基于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历管理大数据平台及不良事件专项管理信息系统,对2017年—2019年约18万份出院病历进行检索、分析、统计,调查住院病人跌倒事件漏报情况,并运用根因分析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上报住院病人跌倒事件87例,漏报68例,漏报率为43.87%;根因分析显示,造成漏报的影响因素有相关制度(管理、监督、沟通)及培训体系不健全,事件上报系统不完善,执业环境有待改善.结论:跌倒事件漏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全员主动报告病人跌倒的意识,营造广泛关注病人跌倒事件的安全氛围,降低病人跌倒事件漏报率,保证病人安全.
    • 张敏; 刘丽彬; 郭庆燕
    • 摘要: 随着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降水现象仪普遍部署应用.冰雹是容易造成灾害的固态降水现象,为了解仪器自动观测冰雹的准确度,采用福建省70个国家站在降水现象仪对比观测期间的冰雹观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和对比评析.结果表明,仪器对冰雹的捕获率较高,错报率和漏报率低,空报时有发生,但在雨强较大时误报情况比较突出.建议在冰雹判识算法上能够精细化、差别化分析,非雨季和夜间进行冰雹判识时,粒子的速度和大小等判识参数能相对提高一些,并能结合降水自动观测数据,根据不同级别的雨强,逐级提高判识参数,避免将连续雨滴误判为冰雹,以减少空报、误报情况.
    • 摘要: 自发报告制度的优点是可以监测所有已上市药品(不分新药老药、不管上市时间的长短),可以监测到发生率极低的罕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费用低廉、覆盖面广,容易被管理部门接受。但也有其缺点,如报告率低、漏报率高、信息不全面、无法计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
    • 马志毅; 陈源源; 孙宁玲
    • 摘要: 目的 心内科门诊病史问询中高血压与高脂血症漏报率的初步调查研究.方法 2019年5月6日—11月19日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对医生问诊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记录患者在病史询问过程中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漏报情况.主动高血压病史提供者(IPHH)定义为:不以高血压为就诊目的,但在既往史的疾病史询问过程中主动提供高血压病史.被动高血压史提供者(PPHH)定义为:不以高血压为就诊目的,既往史的疾病史询问过程中未提供高血压病史,而在既往史的用药史询问中提供了降压药物应用史.主动高脂血症病史提供者(IPLH)定义为:不以高脂血症为就诊目的,但在既往史的疾病史询问过程中主动提供高脂血症病史.被动高脂血症病史提供者(PPLH)定义为:不以高脂血症为就诊目的,既往史的疾病史询问过程中未提供高脂血症病史,而在既往史的用药史询问中提供了降脂药物应用史.结果(1)高血压病史在疾病史询问过程中漏报率达19.18%.(2)高脂血症病史在疾病史询问过程中漏报率达57.21%.(3)高血压患者的疾病史询问过程中高脂血症的漏报率为19.73%.(4)PPHH患者年龄显著低于IPHH患者(P=0.0233).结论 心血管内科门诊问诊过程中,单纯依赖疾病史的询问,不以高血压或高脂血症为就诊目的的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患者相应疾病的漏报率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