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肝肾
滋补肝肾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5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594篇;相关期刊237种,包括光明中医、吉林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创新发展学术论坛、全国第四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和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滋补肝肾的相关文献由80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新陆、周永红、袁灿兴等。
滋补肝肾
-研究学者
- 王新陆
- 周永红
- 袁灿兴
- 孙守国
- 李宏良
- 王守旭
- 赵冰
- 郑家富
- 陈国华
- 刘伟
- 沈尔安
- 胡怀强
- 于敏
- 于春蕾
- 何圣
- 何红
- 冯海波
- 况代武
- 凡全女
- 刘平夫
- 刘永波
- 刘玉民
- 刘阿君
- 吕铁钢
- 吴开敏
- 吴志成
- 周学恭
- 唐先平
- 姚利
- 姜丽颖
- 宋浩亮
- 崔建杰
- 廖晓燕
- 张娜
- 张志良
- 张新宇
- 张波
- 张润琪
- 张芳芳
- 彭汉光
- 徐修本
- 接传红
- 敏涛
- 易文明
- 曲韵智
- 曹秉振
- 权文杰
- 李剑
- 李劲
- 李恩
-
-
陈曦
-
-
摘要:
如今,“保温杯里泡枸杞”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一种养生常态,枸杞也和“养生”“滋补”挂上了钩。红枸杞入药在我国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根据国家药典记载,红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
-
满欣
-
-
摘要:
山茱萸是滋补肝肾的常用药,关于山茱萸药用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宋代仁宗因肾虚着凉,患五更泻,每到即将天明,就肚腹疼痛,大便溏泻。太医院的御医组方医治,但终不见效,急的御医团团转,而皇帝病无好转,大为不悦,要拿众御医是问。这天中午,张太医因身心疲惫,趴在桌上睡着了。
-
-
边庆华;
彭秋香;
彭皇青;
朱赛英;
印志进
-
-
摘要: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联合针灸治疗卵巢早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9年7月—2021年2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进行治疗的40例卵巢早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口服黄体酮胶囊联合雌二醇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滋补肝肾(口服左归丸)联合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激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血栓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0.00%(2/20),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40.00%(8/20)(P<0.05)。结论左归丸联合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LH、FSH、E_(2)激素水平,促进机体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
王石中;
苏晓岚;
涂雨落;
彭憬;
孙克伟
-
-
摘要:
介绍孙克伟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经验。孙教授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病因主要源于患者体虚或七情内伤导致气滞、血瘀、脾虚湿阻,“肝郁脾虚”为关键病机贯穿疾病始终。临诊时分肝郁期、黄疸期、肝肾虚损期3期辨证论治:肝郁期以疏肝理脾、调畅营卫为主;黄疸期首辨阴阳,注重脾胃功能,依循“阳黄-阴阳黄-阴黄”的辨证模式论治。阳黄主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阴阳黄主于温阳健脾、解毒化瘀、祛湿退黄,阴黄主于温阳化湿;肝肾虚损期以滋补肝肾、活血利水、缓消瘀滞为主,临床疗效佳。
-
-
李思涵(文/图)
-
-
摘要:
秋末冬初,阳气潜藏,养生重在养阴。《本草正》有言:“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此时,适当食用枸杞子,可滋阴润肺,在缓解“秋刑”带来的不适的同时,还能提高抗病能力,帮助身体安稳入冬。枸杞子,味甘,归肝、肾经,其性平而不热,有滋补肝肾的功效,中医经典古籍上对此多有论述。
-
-
-
-
摘要:
长生酒可治须发早白若有须发早白、肝肾不足、腰膝乏力、心悸、健忘等症,可取枸杞子、茯神、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牛膝、远志、五加皮、石菖蒲、地骨皮各18克,白酒500毫升,将上述10味中药共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周后即可取用。每日早晨饮10~20毫升,不可过量。服用时忌食萝卜。此方可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
-
-
-
摘要:
枸杞子是家喻户晓的药食两宜的中药材,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发现它的药用价值,从汉朝起就应用于临床,并当作延年益寿的佳品,至今仍盛用不衰。其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润肺的作用。滋补肝肾枸杞子味甘质润,善于滋补肝肾之阴,且能阴中补阳,适用于因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而出现的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症状。
-
-
陈震;
曾彦钦;
林秋娟
-
-
摘要:
绿壳蛋鸡,特征是所产蛋的外壳颜色呈绿色,是中国特有禽种。绿壳蛋鸡具备黑凤乌鸡的五黑特点,其肉质乌黑结实、味香鲜美、口感好,具有滋补肝肾、大补气血、调经止带等滋补保健功效[1]。目前,福建省内,有多个特色养禽场养殖绿壳蛋鸡,也有不少小规模庭院生态养殖,主要利用山坡果林,平地散养。绿壳蛋鸡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是鸡球虫病、组织滴虫病、鸡卡氏细胞住白原虫病和鸡线虫病。
-
-
殷陶;
李军;
刘宇;
朱英英;
丁霞
-
-
摘要:
风药味辛质轻性走散,通及全身上下,是具有风之升、散、行、透、动等多种特性的一类药物,可以治疗各类复杂多变的疾病。首都国医名师郭志强教授尤擅妇人经带胎产疾病的诊治,临床遣方用药时常考虑风药特性与妇人生理病理相应,紧扣不同妇科病种的病因病机特点选用风药进行个体化治疗。湿浊带下可用清热燥湿药物配伍风药防风、白芷祛风止痒;妇人腹痛可用活血化瘀药物配伍风药桂枝、水蛭活络止痛;月经紊乱可用健脾益肾药物配伍风药柴胡、羌活等疏肝开郁,活血调经;胎动不安可应用补肾固胎药配伍风药防风、葛根等调达气血;妊娠恶阻时应用风药苏叶、陈皮降逆止呕;妇人郁证可用滋补肝肾药配伍风药柴胡、白芍柔肝疏肝;宫颈癥瘕常用解毒抗癌药物配伍风药蜈蚣、水蛭攻通邪结。
-
-
-
-
摘要:
气候特点古诗云:“最美人间四月天,桃花细雨润绵绵。”四月正值清明、谷雨节气,天气温和湿润,但冷暖气流仍然交汇频繁,温度起伏大,天气复杂,晚霜、倒春寒、强雷暴、大风、冰雹均可发生。中医建议此时天气阴凉,应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为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极拳等。
-
-
禤国维
- 《首届广东中医科学大会暨中美肿瘤学高峰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毛发的正常生理周期:头皮有毛发约为10万根,生长期约为3年,退行期约3周,休止期约为3月,80%-90%的毛发处于生长期,每天有70-100根毛发脱落.脱发病(Alopecia)正常情况下,每人每日头发脱落70-100根,属生理性脱发.每天脱落数目比通常要多,持续2-3月,并见毛发稀疏或见斑片状脱发.可能患了脱发病,需前往脱发专科诊治.斑秃的辨证治疗(1)肝肾不足[证候特点]病程日久,平素头发枯黄或灰白,发病时头发呈大片均匀脱落,甚或全身毛发尽脱,或有脱发家族史.常伴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目眩、遗精滑泄、失眠多梦、畏寒肢冷、舌淡苔薄或苔剥、脉细或沉细.[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生发.[代表方剂]七宝美髯丹加减.
-
-
-
-
-
-
陶国水
- 《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 2006年
-
摘要:
业师张炳秀主任医师,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rn 先生学宗《内》、《难》,旁征各家,早年受名师发蒙,曾受业于"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王乐匋教授,深得王老学验精髓。加之,多年精勤不倦,耕耘于临床、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而独到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余有幸侍诊左右,寒暑移易,叠经5载,耳提面命,获益良多。
-
-
陶国水
- 《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 2006年
-
摘要:
业师张炳秀主任医师,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rn 先生学宗《内》、《难》,旁征各家,早年受名师发蒙,曾受业于"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王乐匋教授,深得王老学验精髓。加之,多年精勤不倦,耕耘于临床、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而独到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余有幸侍诊左右,寒暑移易,叠经5载,耳提面命,获益良多。
-
-
陶国水
- 《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 2006年
-
摘要:
业师张炳秀主任医师,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rn 先生学宗《内》、《难》,旁征各家,早年受名师发蒙,曾受业于"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王乐匋教授,深得王老学验精髓。加之,多年精勤不倦,耕耘于临床、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而独到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余有幸侍诊左右,寒暑移易,叠经5载,耳提面命,获益良多。
-
-
陶国水
- 《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 2006年
-
摘要:
业师张炳秀主任医师,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rn 先生学宗《内》、《难》,旁征各家,早年受名师发蒙,曾受业于"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王乐匋教授,深得王老学验精髓。加之,多年精勤不倦,耕耘于临床、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而独到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余有幸侍诊左右,寒暑移易,叠经5载,耳提面命,获益良多。
-
-
陶国水
- 《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 2006年
-
摘要:
业师张炳秀主任医师,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rn 先生学宗《内》、《难》,旁征各家,早年受名师发蒙,曾受业于"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王乐匋教授,深得王老学验精髓。加之,多年精勤不倦,耕耘于临床、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而独到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余有幸侍诊左右,寒暑移易,叠经5载,耳提面命,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