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郁脾虚

肝郁脾虚

肝郁脾虚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8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1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600篇;相关期刊260种,包括光明中医、环球中医药、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第四次全国中医生殖医学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4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学术年会、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等;肝郁脾虚的相关文献由204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家旭、刘志诚、王庆国等。

肝郁脾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1 占比:54.07%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1.55%

专利文献>

论文:600 占比:44.38%

总计:1352篇

肝郁脾虚—发文趋势图

肝郁脾虚

-研究学者

  • 陈家旭
  • 刘志诚
  • 王庆国
  • 顾立刚
  • 彭桂英
  • 徐斌
  • 李聪
  • 王济
  • 王琳
  • 范明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丽青; 王敬卿
    • 摘要: 失眠之为病,与情志因素息息相关,临床发现肝郁脾虚型的失眠患者逐渐增加。王师临证30年,尤善失眠的辨证施治,现对吾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经验进行整理,以飨杏林。
    • 应晓剑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低龄化和大众化趋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慢性肝病,病情逐渐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需积极干预治疗[1-3]。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在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质量、纠正代谢紊乱、减少附加打击以免加重肝脏损害基础上,多采用保肝抗炎药物以防治肝炎和肝纤维化。临床常用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制而成的磷脂类药物,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部分患者治疗后效果不甚理想[4]。中医中药在防治该病上有着独特的疗效[5]。笔者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疏肝健脾化瘀降浊汤治疗肝郁脾虚兼痰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42例,报道如下。
    • 李伯阳; 赵英强
    • 摘要: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严格控制,很容易对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造成损害。肝郁、脾虚是导致高血压疾病的重要病机,从肝、脾着手,顺应肝脾五行属性与两者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辨证施治,以疏肝、健脾两个角度为切入点,进行药物化裁加减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的生成、传递及表达等相关,这不仅为“从肝脾论治高血压”提供了依据,也为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 毛晓露; 刀蓉; 李艳; 李艺
    • 摘要: 目前,肝癌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存在疗效有限、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问题,中医药在延缓肝癌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总结了李艺主任医师在肝癌治疗方面的临床经验,其自拟疏木培土汤,能明显改善肝郁脾虚型肝癌患者症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陈雪; 闵仲生; 施建新; 刘青; 张璐璐
    • 摘要: 闵仲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气血不调贯穿黄褐斑疾病的始终,是黄褐斑的根本病因。围绕气血进行辨证,分为气血郁结证和气血不足证。临证以调和气血为主,将疏肝、行气、活血、健脾、祛湿、益气、补血、填精等结合。补泄兼顾,标本同治,从而阴阳平衡,斑除色消。
    • 冯丽辉; 万雪峰; 郑忠蕊; 韩海瑞; 范明明
    • 摘要: 目的:探讨柴苓术芍饮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苓术芍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7只。除正常组外,其他4组采用复合因素制备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成模后给药4周,取肝组织匀浆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柴苓术芍饮高剂量组肝组织SOD活性升高明显,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及其蛋白表达降低明显。结论:柴苓术芍饮能改善肝郁脾虚型NAFLD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降低炎症因子表达。
    • 王豪
    •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症状多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但无器质性病变,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多见。该病病程较长,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症状易反复,但预后一般较好。本病属中医“腹痛”“便秘”“泄泻”等范畴。早期多属肝郁脾虚,若夹寒、夹热、夹痰可形成肝脾不调,寒热夹杂;后期累及肾,可表现为脾肾阳虚;波及血分可致气滞血淤等证候。故临床辨证需辨明虚实、寒热、兼夹的主次及相互关系,治疗以调理肝脾气机为主,兼以健脾温肾。
    • 范明明; 林伟; 韩海瑞; 张嘉裕; 王顺
    • 摘要: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法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窦组织中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术理胃饮低剂量组、柴术理胃饮中剂量组、柴术理胃饮高剂量组和多潘立酮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复合因素方法制备肝郁脾虚型FD模型。造模成功后,柴术理胃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5 g/kg、27 g/kg、54 g/kg柴术理胃饮灌胃,多潘立酮组给予3.125 mg/kg多潘立酮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21 d。记录各组大鼠末次灌胃当天体重及进食量,计算各组大鼠末次灌胃后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HE染色观察胃窦病理形态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窦组织中P物质(S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蛋白表达情况,Real Time PCR法检测胃窦组织中SP 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末次灌胃当天体重、进食量及末次灌胃后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柴术理胃饮各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体重、进食量、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层有轻度淋巴细胞浸润,柴术理胃饮各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胃窦黏膜层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轻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SP、GAS、MTL蛋白表达量及SP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VIP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柴术理胃饮中、高剂量组大鼠胃窦组织中SP、GAS、MTL蛋白表达量和柴术理胃饮各组、多潘立酮组SP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柴术理胃饮各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胃窦组织中VIP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可以促进肝郁脾虚型FD大鼠胃肠蠕动,上调胃窦组织中SP、GAS、MTL表达和下调VIP表达可能是其治疗FD的重要机制之一。
    • 叶亮; 范荣荣; 张曈; 蔡怡航
    • 摘要: 心悸是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作为常见症状之一,心悸可发生于各类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目前多将心悸分为心虚胆怯证、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证、瘀阻心脉证、邪毒犯心证等进行辨治。近年部分医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从肝脾论治心悸[1],如岭南甄氏杂病流派擅长使用“平调五脏法”辨治疑难杂病,其中以调肝理脾思路治疗心悸病证临床效果较好。
    • 芦玥; 贾跃进; 张译心; 郭璟瑾; 刘毅; 王瑞敏
    • 摘要: 失眠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贾跃进主任受《黄帝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和胃”思想启发,总结出一套通过调理脾胃气机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