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太医院

太医院

太医院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专利文献11861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徽州社会科学、故宫博物院院刊、紫禁城等; 太医院的相关文献由14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其成、马文晔、李梓1等。

太医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1.36%

专利文献>

论文:11861 占比:98.64%

总计:12024篇

太医院—发文趋势图

太医院

-研究学者

  • 张其成
  • 马文晔
  • 李梓1
  • 阎崇年
  • 兰建芳
  • 华丽
  • 崔永胜
  • 李梓
  • 欧小荣
  • 沈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满欣
    • 摘要: 山茱萸是滋补肝肾的常用药,关于山茱萸药用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宋代仁宗因肾虚着凉,患五更泻,每到即将天明,就肚腹疼痛,大便溏泻。太医院的御医组方医治,但终不见效,急的御医团团转,而皇帝病无好转,大为不悦,要拿众御医是问。这天中午,张太医因身心疲惫,趴在桌上睡着了。
    • 三心草Flora
    • 摘要: 凌芝加人太医院的第六天,便被派往伽蓝。战争来得猝不及防,上一刻她还在京城热闹的酒楼吃炸酱面,下一刻便已置身漫天火海。炮弹发出低鸣,自头顶呼啸而过,被击中的房舍轰然倒塌,给浩渺苍穹撕开一条凛冽的缺口。这已是轩国发动的第四轮进攻。凌芝起身,平静地为地上横躺的妇女合上双眼。然双手合十的动作还来不及做完,她便又一次背起药箱,转身投人那一团黑暗。
    • 贺晓燕
    • 摘要: 细观近些年来学界关于儒医的研究,成果虽越来越多,但大多集中在儒医的从业标准、条件、身份、医德以及基层医政机构、太医院管理等方面,而对科举落第习医、业医的士子之关注度则明显不高。清时代,落第士子者中,除少数人能获得朝廷的安抚和安置外,绝大多人必须回归基层社会,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来养家糊口。因此,业医便是落第士子谋生的一条出路。本文拟从清科举这一大背景入手,以落第后转而习医、业医的士子即儒医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时代命运、人生历程、生存状况等展开研究,以图丰富我们对中国古代科举社会的全面认识。
    • 蔡酉辰
    • 摘要: 龚廷贤,江西金溪霞澌龚家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字子才,号云林、悟真子,同时也是文学家、诗人。他生于1522年,卒于1614年,享年92岁。其父曾任太医院医官,他自幼随父习医,勤研《黄帝内经》《难经》及金元诸家学说。久之贯通医理,临症遵古而不拘泥,经过长年累月刻苦钻研及临床实践,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都精熟于心,尤擅儿科,更擅养生,面对疑难病症,辩症施治,手到病除。因曾治愈某王妃之疾,被召入太医院任太医。
    • 许典雅
    • 摘要: 满族入主中原后,不仅在政治体制等方面充分吸取汉族文明的精华,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方面,也摒弃了曾经落后 的利用萨满巫医医治病患的主要手段,改为承袭明朝太医院制度。太医院中不仅有继承汉族上千年医疗智慧的汉族医生,也有精 通独特蒙古正骨术的蒙古医生,还有熟知当时西方世界先进外科技术的西洋医生,同时也保留了满族医生。可以说清朝的医疗机 构融合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精髓,还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医疗机构的汉化过程,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最顶尖的医疗技术水平。
    • 乔宝华; 张其成
    • 摘要: 官方医学机构以"太医院"命名最早出现在金朝。它的设立是北京地区"太医"文化的先河,对金、元、明、清的医学文化与医政制度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金朝史料进行发掘,考证了北京太医院设立的大体时间在公元1153~1158年之间。在文化方面,金朝北京太医院承袭并改进了宋朝的制度,显著提高了医政效率。此外,基于其少数民族政权的特性,在积极学习宋朝的医学发展成果的同时,广泛吸纳周边不同民族的医学成就,营造了包容开放、积极交流的医学文化氛围,从而推动了金、元、明、清时期医学的发展。
  • 7. 论清代太医院的防疫职能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 林乾; 陈丽
    • 摘要: 清代瘟疫频发,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温病学派及其理论的发展.作为“掌医之政令,率其属以供医事”的太医院,在保持固有职能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瘟疫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中,且因之而发生了职能上的重要转变.清代太医院已把瘟疫防治初步纳入医学人才选拔和考核体系,并适时加大其内设机构职能的调整.太医院在精研、制配防治药品和引方等以指导各地防疫抗疫的同时,“施药”成为其重要职守.雍、乾时期形成的颁赏锭子药“成例”,特别是乾隆时期将医生随征、药料备办纳入《钦定户部军需则例》中,为国家军事行动的顺利开展以及边防镇守、河道、漕运等事关国家安全体制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强力保障.
    • 摘要: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当皇帝或妃子突然晕倒或发生意外时,身边的人便会高喊一声:“快传太医!”这时候,太医便会带着药箱急急忙忙地赶来。作为皇室的专用医生,太医院的这些人待遇如何?他们又是如何给皇帝及后妃看病的呢?
    • 王忆萍
    • 摘要: 片仔癀,这个名字有点奇怪,比较生僻,还有些学术化。它到底是什么?所谓"片仔癀"是由牛黄、三七、蛇胆、麝香等制成的锭剂,有消炎、止痛、驱热之功效。之所以取名为"片仔癀",是因为其外形成条索状,使用时,切一薄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太医离宫,山寺为僧根据资料记载,片仔癀最早是明朝太医院的秘方,被称为秘方良药。这种药有什么作用呢?据说,此药能医治疑难杂症,可解除人身上的诸多病痛。与武侠小说中的"十全大补丸""天山雪莲"的功效一样神奇。
    • 张云燕
    • 摘要: 明代太医院御医任鼒墓志出土于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地区发现为数不多的明代太医院官的墓志。志主任鼒生于医学世家,其父任毅英宗时经由保举入仕,成化年间一度升任太医院使、通政司左通政;任鼒供职于武宗、世宗两朝,历任太医院吏目、御医。志文中记载的任毅、任鼒父子两代医官的仕宦经历,反映出明成化到嘉靖时期太医院管理制度和医官生存状态的巨大变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