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烟囱
湿烟囱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电工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74634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全面腐蚀控制、电力科技与环保、电力建设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五届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2011年火电厂烟囱防腐技术交流研讨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安全技术交流研讨会等;湿烟囱的相关文献由288位作者贡献,包括戴永阳、靳庆新、吴永杰等。
湿烟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4634篇
占比:99.87%
总计:74731篇
湿烟囱
-研究学者
- 戴永阳
- 靳庆新
- 吴永杰
- 马申
- 张微
- 李芝春
- 王孔伟
- 许海翔
- 田树桐
- 袁霖
- 邱质彬
- 姜钧
- 常绪成
- 杨小兵
- 王艳
- 刘焕安
- 叶际宣
- 欧阳明辉
- 倪瑞涛
- 刘春波
- 孙克勤
- 杨林
- 牛春良
- 王恒
- 王杰
- 王海涛
- 王继东
- 白学利
- 祁东东
- 赵江明
- 邓宇强
- 阮明山
- 黄万启
- 黄春犁
- 龙辉
- 侯晓宁
- 傅懋
- 傅贇炜
- 冀运东
- 刘桂荣
- 刘海蛟
- 单永华
- 吴国潮
- 吴怿哲
- 夏小群
- 孙小林
- 孟炜
- 宋景阳
- 巴斯蒂安·范德·沃德
- 廖增安
-
-
-
徐卫阳;
王志宇;
牛春良
-
-
摘要:
本文对新国标《烟囱工程技术标准》(GB50051)在烟囱横风向共振及烟囱防腐两个方面的修订内容做了简要介绍.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标准关于烟囱横风向共振的判定条件,分别介绍了雷诺数对顺风向与横风向荷载效应的影响.通过烟囱实际破坏案例的分析并结合国外有关标准的规定,认为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把雷诺数作为横风向共振是否发生的判定条件之一,存在不足,《烟囱工程技术标准》(GB50051)对此进行了修正和完善.烟囱防腐是烟囱设计的一项关键性工作,防腐材料选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烟囱设计的成败,《烟囱工程技术标准》(GB50051)在总结国内外烟囱防腐经验基础上,推荐了现阶段最成熟的3类材料用于湿烟囱防腐,文章着重介绍了这3类防腐材料的优势与不足以及适用条件,供实际设计中辩证分析选用.
-
-
-
李栋;
胡信韬;
姜聪;
彭义林;
杜奇迹
-
-
摘要:
在某海外工程中,机组容量为3x660t/h煤粉炉,配有三套湿法脱硫系统,每套湿法脱硫系统均设有GGH(烟气-烟气换热器).总体来说,已有GGH存在转子振动、偏转、原烟气泄露、清扫风机、驱动、齿轮等问题.原烟气泄露影响脱硫效率,剩余的问题影响FGD可靠性.GGH是一个降低可靠性的且有很多问题的部件.根据工程经验,要彻底解决GGH存在的问题,可通过完全更换新GGH、取消GGH原有烟囱改造和取消GGH新建湿烟囱三种方案达到效果.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取消GGH原有烟囱改造为最优方案.
-
-
刘彦章
-
-
摘要:
目前燃煤电厂普遍采用湿法脱硫技术,提供了清洁的电力能源.但该技术产生的湿气会对烟囱造成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对烟囱材料的防腐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玻璃钢在燃煤电厂烟囱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
-
-
郝兵;
梁延军
-
-
摘要:
华能轮台电厂350MW 脱硫技术采用湿法脱硫( F G D ) 且不加装烟气加热系统( G G H ) 工艺,该机组所使用的烟囱内筒为玻璃钢材质,相对其它材质烟囱而言,玻璃钢烟囱具有质轻、高强、耐腐蚀、隔热绝缘、施工周期短、不需要维修、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F G D 系统中具有较多的应用优势,很好地应对了经过湿法脱硫后烟囱对耐腐蚀、耐高温的较高要求,特别适合像该电厂作为燃煤电厂脱硫不加GGH 的湿烟囱运行条件,为其他电厂湿烟囱运行提供参考借鉴.
-
-
曹顺安;
苏跃进
-
-
摘要:
通过对燃煤电厂湿烟囱条件下SOx排放形态分析指出,烟气中SOx在烟囱出口处基本以硫酸雾形态排放,硫酸雾和烟气中的细颗粒物是大气中硫酸盐气溶胶的重要来源物,也是致霾重要来源,采用GGH提高烟气温度能够有效控制烟气中SO2转化为硫酸雾,深度脱硫是有效降低硫酸雾排放浓度的根本措施.
-
-
袁霖;
杨林;
邱质彬
-
-
摘要:
某电厂脱硫方式为氨-硫酸铵湿法脱硫,且未设置烟气加热装置.机组投运约5年时间,烟囱出现严重渗漏腐蚀,电厂拟对烟囱进行防腐蚀改造.通过各方面比较,最终确定改造方案,为其他电厂单筒式旧烟囱防腐改造提供参考.
-
-
廖增安
- 《第十六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为适应中国地方政府更加严格的烟尘排放新标准,促使国内各大火电厂纷纷加大环保整改力度.本文主要阐述了LMGGH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结合国情分析了LMGGH在中国燃煤电厂实施的各种风险及对策,并指出,应用LMGGH技术,不但可实现除尘脱硫高效运行、系统解决湿烟囱的系列问题,而且项目实施风险可控.
-
-
-
华岷山
- 《2011年火电厂烟囱防腐技术交流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国内烟囱的内村防腐材料和防腐施工工艺种类繁多,而在2010年以前,绝大多数燃煤电厂脱硫系统同时具备旁路烟道,致使湿烟囱内衬材料的选择更显艰难,各厂湿烟囱的运行现状大多令人堪忧:腐蚀、渗漏、甚至濒临垮塌。本文通过对国内几种较好材料的分析,希望能给燃煤电厂选择时提供参考,最终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材料,同时也呼吁国家相关机构能尽快出台相关规范和标准。
-
-
-
-
崔鹏飞;
马建明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安全技术交流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漳泽发电分公司4台215MW机组从2006年烟气脱硫改造以来,烟气排放温度降低,烟气的排放高度受到温度的制约,在排放烟囱周围形成"降雨",有时还夹带有灰尘和石膏颗粒,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湿烟囱排放影响周围环境的原因,建议二级除雾器背烟侧每月定期冲洗一次,每次脱硫系统停运以后二级除雾器检查都比较洁净,也可以减少迎烟侧的冲洗次数,建议每班冲洗1次就可以,加强一级除雾器冲洗,吸收塔补水用一级除雾器迎烟侧冲洗水;机组负荷低或脱硫系统入口SO2浓度低时,在保证出口SO2浓度在400mg/Nm3以内的情况下停运一台循环泵运行,尽量停运最上层循环泵,尽量减少循环浆液进入烟气中;保证主烟道的凝结水排水通畅,#5,#6脱硫系统净烟道底排门在烟道的最低位置,冬季应尽量保持在开启位置,夏季的时候要定期排放,尽量排走烟道中的凝结水,减少烟气带水;#3,#4脱硫系统的净烟道没有排放门,但装有排水管,要保证烟道排放管道畅通;#3,#4脱硫系统设计就无GGH.#5,#6脱硫系统拆除GGH以后,脱硫系统出口烟气温度只能维持在45°C左右,烟气提升能力不足,#3,#4脱硫系统入口烟气温度在120-130°C左右,#5,#6脱硫系统入口烟气温度在140-150°C之间,入口烟气温度高,使蒸发量增大,烟气携带的水气增加,烟气中夹带的液滴靠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的机率就会增加,运行中定期投入吸收塔入口减温水降低入口烟温,减小蒸发量;吸收塔内的浆液尽量维持在10%-15%之间运行,尽量减少烟气携带石膏液滴,防止石膏液滴大量进入烟囱。利用脱硫系统停运对除雾器进行检查,对结垢多的叶片之间进行清理,对变形的部分进行修理,保证除雾器叶片的洁净和完好。只有通过运行调整提高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能力,减少净烟气携带液滴的机会,才能够减少烟囱周围的环境污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