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电工技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安全技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安全技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安全技术交流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11-06-15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安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压凹陷预测评估的方法,针对目前评估方法中缺乏针对性,文章提出了负荷敏感曲线结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供电电压偏差对其进行改进,系统故障是产生电压凹陷的主要原因。描述电压凹陷的特征量主要有三个,即电压凹陷幅值,电压凹陷持续时间和电压凹陷发生频度。
  • 摘要:在贫煤供应紧张、高挥发份煤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部分燃用贫煤的锅炉开始燃用高挥发份煤种.某电厂通过采取适当提高一次风速、降低煤粉细度、提高炉膛烟气含氧量、调整三次风速、局部改造等措施,使锅炉燃烧稳定性、水冷壁结焦、腐蚀速度快等重要生产工况得到显著改善,避免了锅炉灭火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对锅炉燃烧稳定性具有显著效果。
  •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现状.简要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和缺陷.针对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重点论述了基于网络控制的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析了用以太网技术改造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必要性和可靠性;特别给出了嵌入式以太网的应用模式;在文中指出采用交换式高速以太网,能满足变电站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最后分析了以太网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 摘要:本文通过对核电机组发变组中性点几种常用的接地方式及接地装置的选择分析,目前,我国在建或已建成的核电站中,多数采用两点接地方式。主要是因为M310技术引进时其参考电站采用这种接地方式。但是,近年来在建或已建成的1000MW级、发电机出口装设断路器的火电机组工程,都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即仅在发电机中性点装设接地装置。这种接地方式可以节约投资,简化保护配置,若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断开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并不需要保护跳闸,因为发电机封闭母线、高厂变等可以承受2.6倍相电压及以上的过电压值。所以,从节约投资、方便维护和检修的条件出发,本工程发变组回路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即仅在发电机中性点装设接地装置。针对接地变压器及接地电阻的选型,干式变压器过负荷1.6倍时,可运行5分钟,接地变压器额定容量可选Se为220kVA。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及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输电线路与输油输气管道都在快速发展.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土地紧张,而电力行业、油气输送行业对传输走廊的择优原则极为相近,使得输电线路与输油输气管道接近难以避免,甚或共用走廊,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问题日益突出.直流输电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机理包括感性耦合、阻性耦合和容性耦合三个方面,可能产生的电磁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存在着的直流电压和极导线谐波电流对金属管线的稳态电磁影响;二是直流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或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在金属管线上产生的瞬态电磁影响.直流线路对油气管道的影响本质来源于电磁干扰,应通过电磁量进行限制和规范。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直流线路与油气管道的安全距离需要依据对人身安全、管道安全、阴极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管道直流干扰的要求而确定,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中的限值规定,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适用于我国的直流线路对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限值。
  • 摘要:针对高压断路器液压机构结构复杂和故障率较高问题,本文以LW6型断路器为例,通过对液压机构常见故障现象的阐述和分析以及机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研究和探讨,断路器液压机构漏油故障主要分为外部渗漏和内部渗漏两大类,外部渗漏:选择合适管接头拧紧力矩,紧固良好,除去接头处毛刺或更换卡套,更换密封圈。内部渗漏:检修前向运行人员详细询问故障现象,通过眼睛观察来定位机构的故障点,然后通过断路器的分合动作试验,观察液压机构在分合闸状态下的渗漏情况的不同,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和原因,通过触摸感知部件温升可判断该部件是否发生了渗漏,同时变位的活塞动作时与缸壁摩擦的声音、高压油渗漏时的冲击声、高压油泄漏时与阀口或者阀球摩擦的微弱声音等,都可以作为判断故障的理论依据。操动机构液压管路混入气体故障:在完成检修工作后建压过程中,必须逐一打开各排气螺钉排气,将带有气泡的高压油从螺孔中排出,且连续排油2-3min为止。断路器应经几次慢分、慢合操作,并反复几次排气,直至将液压管路中气体排尽为止。保持液压油的不可压缩性,对于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可靠地传递能量、确保操纵机构灵敏动作至关重要。压力开关典型故障:压力开关组件上推动微开关的接头中心未对好,长期偏压而造成位移,使整定值改变。此时可调整接头中心对准微动开关的针;由于微动开关触电行程小,加之频繁动作,因而可造成触电变形而不能自动返回;或者触点弹片受潮氧化变质,失去原有弹性。此时应更换新的触动开关;油压长期过高,使微动开关弹簧片疲劳失去作用或动作失灵。检修或更换微动开关;某些触点长期不动作,表面生成氧化膜而使接触不良,打磨或更换元件。
  • 摘要:针对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运行汽轮机油酸值升高问题及其引起的危害,对该油进行了液相锈蚀、水溶性酸、颗粒污染度、抗氧化剂含量的试验分析,对系统运行状况、新油验收及油务管理、运行油监督试验管理的情况进行现场调查,认为酸值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每次补充油的油基不一致、新油质量存在瑕疵、新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不确定、运行中T501抗氧化剂不断消耗后未及时进行补加,造成油质劣化,酸性物质迅速产生并不断积累,最终造成酸值明显升高、超标.为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提出始终保证统一的油品质量、严把新油质量关、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补加T501抗氧化剂、继续加强油库管理等建议。
  • 摘要:智能控制系统以面向应用为设计原则,通过会场的智能化改造,实现电力专业系统与基础支撑系统的应用融合,使任何人都能够快速的、无障碍的使用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会场控制,并最终满足应急实战中多、快、准的应用需要.智能控制系统不仅要对会场各设备实现集成,还要在不影响操作便捷性的原则下,发挥各个设备的各项功能;具备易扩展性,会场增加新设备时,非专业人员也能够通过简单的配置就将新设备接入控制系统(特殊设备除外);智能控制系统要能够使控制人员在控制信号前,知道信号的状态,比如投放某路视频信号或者计算机信号前,能先预览此信号是否正常,保证投放的准确性;智能控制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要能够调用别的系统或者给别的系统发送命令,还要支持被别的系统调用,通过和其它系统的联动实现使用者所需要的整体应用。为了满足设计要求,系统必须从逻辑上突破原有中控系统简单的“硬件接口-界面”两层结构,为多硬件接口兼容、多控制协议兼容、多设备兼容和多应用兼容做好逻辑和架构上设计。其包括高仿真三维操作平台、拼接屏管理、信号预览管理、场景快照管理、导播流程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
  • 摘要:漳泽发电分公司4台215MW机组从2006年烟气脱硫改造以来,烟气排放温度降低,烟气的排放高度受到温度的制约,在排放烟囱周围形成"降雨",有时还夹带有灰尘和石膏颗粒,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湿烟囱排放影响周围环境的原因,建议二级除雾器背烟侧每月定期冲洗一次,每次脱硫系统停运以后二级除雾器检查都比较洁净,也可以减少迎烟侧的冲洗次数,建议每班冲洗1次就可以,加强一级除雾器冲洗,吸收塔补水用一级除雾器迎烟侧冲洗水;机组负荷低或脱硫系统入口SO2浓度低时,在保证出口SO2浓度在400mg/Nm3以内的情况下停运一台循环泵运行,尽量停运最上层循环泵,尽量减少循环浆液进入烟气中;保证主烟道的凝结水排水通畅,#5,#6脱硫系统净烟道底排门在烟道的最低位置,冬季应尽量保持在开启位置,夏季的时候要定期排放,尽量排走烟道中的凝结水,减少烟气带水;#3,#4脱硫系统的净烟道没有排放门,但装有排水管,要保证烟道排放管道畅通;#3,#4脱硫系统设计就无GGH.#5,#6脱硫系统拆除GGH以后,脱硫系统出口烟气温度只能维持在45℃左右,烟气提升能力不足,#3,#4脱硫系统入口烟气温度在120-130℃左右,#5,#6脱硫系统入口烟气温度在140-150℃之间,入口烟气温度高,使蒸发量增大,烟气携带的水气增加,烟气中夹带的液滴靠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的机率就会增加,运行中定期投入吸收塔入口减温水降低入口烟温,减小蒸发量;吸收塔内的浆液尽量维持在10%-15%之间运行,尽量减少烟气携带石膏液滴,防止石膏液滴大量进入烟囱。利用脱硫系统停运对除雾器进行检查,对结垢多的叶片之间进行清理,对变形的部分进行修理,保证除雾器叶片的洁净和完好。只有通过运行调整提高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能力,减少净烟气携带液滴的机会,才能够减少烟囱周围的环境污染。
  • 摘要:电气量的长期在线采样会造成海量的数据,给存储和通信带来麻烦,因此研究出满足电力系统现场要求的数据压缩算法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经验模态分解用于电能质量数据压缩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极值法,电能质量检测装置硬件结构上采用背插式4U结构,具有进出线分离的抗干扰特点,维护灵活、小巧美观的特点,装置中央处理模块采用多片最新一代的RISC架构的32位处理机及多片FPGA高速逻辑芯片,处理速度更快,内存空间更大,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硬件上采用16位A/D转换芯片,该转换芯片采用差分输入,将多达6路的采样保持转换整合,具有很高的硬件可靠性,不仅采样精度提高,采样速度也更快,为多种算法提供了保证。装置软件部分采集模块将连续8个周波,每个周波256点的采样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存储到相应的内存区域,等待压缩算法模块使用;压缩算法模块对采集模块的数据运用极值法压缩处理,并存储压缩后的数据;存储的数据,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由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上传给电能质量监测分析软件;监测分析软件将数据解压缩还原成系统波形,以供更好地了解、掌握电能质量问题。
  • 摘要:在某500kV新建开关站母线高压电抗器空投试验时,电抗器的匝间保护快速动作出口跳闸.根据保护装置报文和录波分析,发现空投试验时产生直流分量导致零序电流引起匝间保护误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带补偿的绝对值比较式零序方向元件和负序方向、零序阻抗元件保护启动元件或带自适补偿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零序阻抗元件以及有工频变化量浮动门槛的起动元件等,该措施既能提高匝间保护动作的灵敏度,又能保证在各种外部短路情况下(如串补线路、谐振、振荡等因素)以及任何非正常运行工况(如非全相、CT二次回路短接工断线等)下不会误动作。将匝间保护定值适当调大,时限调长,让其躲过线路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所流过保护装置的电流,或者在时限上让线路重合闸成功后,匝间保护能自动返回。
  • 摘要:某电厂的四台西门子170MVA主变和一台济南变压器厂170MVA主变低压侧套管额定电流均为12000A,实际运行时额定电流在5600A左右,其套管及低压侧封母升高座均存在局部发热问题,会同制造厂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查看图纸资料得知升高座所用材质为Q235B的普通碳素钢板。该材料为导磁材料,以此初步分析为主变低压侧封闭母线升高座设计用材不合适导致发热。在大电流强磁场的作用下,使变压器低压侧用于支持封闭母线外壳的升高座局部形成分布不均匀的聚磁环流。在不均匀的聚磁环流作用下引起母线桶内温度升高,导致主变低压侧套管接线板温度升高,进而加速套管上的放气塞老化,老化严重时引起渗油;要解决过热问题必须减少不均匀聚磁环流的影响,对此先后进行了两次处理,发热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得出红外线热成像监测技术已成为检测电气设备运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 摘要:本文针对一起典型220kV污闪事故进行了分析了,包括当时的气象条件、地形位置等,对闪络线路绝缘子进行了盐密和灰密测量,并进一步在实验室进行工频电压耐受试验,分析和讨论事故发生原因,认为爬电距离较小和极端大气环境造成了闪络发生,提出了应该适时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调整爬距的建议.本文认为电力运行部门应关注较清洁地区环境的变化对污秽程度的影响,并及时采取加强电网安全的措施.
  • 摘要:结合国内电力行业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几起汽轮机组断油烧瓦的重大恶性事故,介绍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导致断油烧瓦、因交流润滑油泵泵体积聚气体引起的断油烧瓦、主机冷油器切换阀端盖松脱大量跑油等事故发生的简要过程和事故原因,因此应从设备、检修、运行操作等多方面采取针对措施,如润滑油系统的联锁保护,汽轮机的辅助油泵及其自启动装置,制定专门措施防止辅助油泵启动后发生气蚀打空泵的异常现象,油系统的有关操作票必须严格经过运行部门、设备部门、生技部门的审核,充分细化完善,确保各项操作规定正确无误。油系统进行切换操作(如切换冷油器、辅助油泵、滤网等)时,如非必要,应尽量避免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中加强对油系统设备及管路连接法兰的螺栓、垫圈情况的检查。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主油箱没有设计就地油位计的,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加装就地油位计,以直观监视主油箱油位。机组检修时要彻底清理油系统杂物,严防检修中遗留杂物堵塞管道。全面检查汽轮机油系统(包括主机润滑油系统、EH油系统、小机油系统)管路是否有异常振动、碰磨部位,支吊架是否有松脱现象。
  •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和深度分析了华能九台电厂在2010年6-10月间出现的6KV电动机启动过程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综保未动作,越级跳闸引起厂用电源切换的事故原因和处理方法,对比综保装置特性,阐述了保护装置选型、零序CT变比选择、保护定值整定三者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考虑到电厂对电动机启动时不平衡电流的担心,适当抬高单相接地保护的定值,取消不合理的保护制动量,修改定值软件。由于装置内部CT采样的饱和,即使在整定原则变动和定值修改的情况下,当外部短路发生时,CT饱和现象依然发生,虽然修改后保护能正确动作,但对综保故障录波和事故分析依然不利,更换内置CT所配的分压电阻能从根本消除CT饱和的可能,对设备未来运行大有好处。由于九台电厂目前在带负荷商业运行状态,也可采用更换外部零序CT办法简单,但投资相对较大,整个6KV系统所有零序CT均需更换。
  • 摘要:漳泽发电分公司#5、#6脱硫系统自2006年9月投产以来,增压风机经常性的失速,造成#5、#6脱硫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针对增压风机失速进行分析,发现脱硫系统中出、入口烟气挡板门内置扇形板任意一扇脱落或销子断使扇门不能开启,都会导致增压风机入口流量不足或出口阻力增大,GGH积灰造成烟气阻力大,GGH打开人孔检查后,发现换热元件上积灰严重,增压风机入口烟尘含量高,造成系统积灰,吸收塔除雾器堵塞,#6脱硫系统C级检修时,打开人孔检查发现#6吸收塔一级除雾器70%-80%堵塞,8个单元不同程度损坏,一级除雾器冲洗水向上喷嘴50%堵塞,向下70%堵塞,一级除雾器向上冲洗水管齐根断开;二级除雾器30%堵塞,冲洗水喷嘴向上30%堵塞,向下70%堵塞。增压风机失速的原因还有增压风机与系统不匹配,增压风机出力跟不上,造成风机失速,还有增压风机在安装过程中,安装水平差。因此在实际运行操作方面,控制吸收塔石膏浆液的PH值,防止石膏浆液过饱和,过饱和度一般应控制在120%-130%.PH值应控制在5.2-5.8之间,浆液浓度应控制在10%-15%之间。在脱硫系统停运之前应先对GGH进行高压水冲洗,然后停运,并且对吹灰器喷嘴进行检查是否堵塞,离线低压水冲洗后应该打开GGH上部人孔进行干燥,保证换热元件的干燥性,防止下次启动时换热元件积灰。在脱硫系统停运以后应对除雾器多次冲洗。正常运行中要严格执行GGH和除雾器的吹扫规定。严格监视GGH压差和除雾器前后压差,发现压差有问题及时联系热工对表计校对,保证运行中的正确判断。不管是蒸汽吹扫,还是高压水、低压水冲洗,都应该在厂家提供的资料范围内进行工作,保证吹扫的可靠性。GGH积垢堵塞和除雾器积垢是影响增压风机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正常运行中正确判断GGH和除雾器是否堵塞是保证增压风机正常运行的关键。
  • 摘要:文中提出了电力系统方式计算协同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和应用.采用统一的运行方式数据库,提供工程管理、数据校核比对、数据合并分割、在线数据接口、用户权限管理、数据版本管理、日志管理等数据管理功能.多数据场景和数据审批机制,实现上下级调度方式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散维护.基于任务的流程管理和即时沟通机制,实现异地多用户联合方式计算.系统采用与PSASP相同的数据模型和核心算法,保证了方式计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数据备份、资源监视和安全措施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在省级电网的运行证明了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 摘要:本文对110kV及以上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时所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安全问题包括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与并联间隙的绝缘配合问题和单向电源供电网主变中性点零序保护可能先于线路零序保护而动作的保护配合问题.通过两个实例的研究和计算,本文认为只要通过系统过电压精确计算来确定符合现场实际的保护间隙合理距离及避雷器的动作电压值,是可以实现避雷器与并联保护间隙之间的绝缘配合;通过系统继电保护保护范围的调整和改变主变中性点保护方式也可以解决保护的配合问题.
  • 摘要:2010年11月5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电站新技术交流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为期两天,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电力科技网承办.会议注重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由50多位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核电相关领域专家和技术主管,采取新技术讲座和典型实例分析形式,与三百多位参会代表进行广泛、深入、热烈地技术交流与研讨.
  •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现状,论述了超超临界(USC)技术是未来我国火电机组的主要发展方向.指出了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是金属材料耐高温、高压及焊接和热处理问题.通过对目前火电锅炉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提出了锅炉制造和安装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
  • 摘要: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是保障电网稳定性、安全性的第二、第三道防线,可靠运行,不误动、不拒动是对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要求.由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控制范围大,控制对象多,一旦误动或拒动,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提高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可靠性,是装置的研发者、生产者和电力系统的运行者和管理者都高度关注的问题.研发通常从系统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齐下,提高装置的可靠性。选用高质量的工业级元器件。提高抗干扰能力,EMC性能全部按照最高级别设计。通用的、标准化的软件模块,最大限度减少工程软件的开发量,大大降低二次开发出错的概率。报文的检错:如数字报文的硬件的CRC自动校验等;对跳闸命令报文的特殊编码识别,接收方对命令报文的连续多次确认;各种通信报文分类传送等,保证数据报文在通信环节不出错,防止误发命令和信息。加强电力系统机理的研究,提高判据对各种故障的识别能力,化解非故障扰动的误判风险是提高装置可靠性,确保装置不误动、不拒动的关键因素。在投入试运行前必须通过型式试验验证、动模试验验证和实时数字仿真试验验证。确保每一批元器件的检验和筛选;实施严格、标准的单板测试和整机测试;对整机高温老化考机,保证元器件的稳定性。工程开发中深入研究每个工程的特点,结合工程的功能,增加特定的可靠性判据,贯彻IS09001是质量管控的基本原则。保证运行现场的各个其他设备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正确的连接,确保不同设备间信息的交互。装置投入运行后,还应定期对装置进行定检,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 摘要:某两家电厂采用PG9171E型燃机,匹配Q1153/526-174(33.9)-5.8(0.62)/500(254.8)型三压无补燃强制循环锅炉,组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基本上采用"日启夜停"的调峰运行模式.自投产以来,两家电厂共4台机组的低温过热器管同类位置发生了10多次的爆管.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低温过热器进口联箱引入管的热胀推力通过联箱作用在低温过热器管座上,导致低温过热器管座对接焊缝出现了和调峰机组负荷相关的交变剪切应力,该交变剪切应力最终导致了炉管多次快速开裂、泄漏.因此减少引入管的热胀推力。因管系的热胀推力和管道布置走向有关,因此该方法需要对管道的走向进行重新布置,且对管道的推力应进行重新核算。可行的管道走向可按如下走向改动,可大幅降低管道对集箱水平方向的推力。将引入管热胀推力转移在其他构架上,而不是作用在集箱上,保证炉管和集箱在水平方向可以较自由的同步热位移。
  • 摘要:热电厂通过热网加热器换热后将热水供给热用户,其中热网加热器换热器便是中间关键关联设备,热网换热器管的腐蚀漏泄为氯离子、硫离子富集作用下产生电化学腐蚀,以及由于热蒸汽交变应力冲击,氯离子富集情况下的应力腐蚀破裂.建议加强水质管理,避免自来水等生水进入热网系统:热网中水质应用除盐水或反渗透出水,保证水中溶氧小于100μs/cm,悬浮物小于5mg/L,总硬度小于700μmol/L,氯离子小于25mg/L。加强管内壁的清理,及时清除内壁附着物;投运前进行彻底水冲洗,保证运行水质洁净。出现泄漏后,应及时采取查漏堵漏手段,防止水侧水大量进入汽侧。导致腐蚀加剧。在换热器停用期间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方法,常用的保护方法有:充氮法、干燥剂法和钝化剂湿法保护。设备停用期间,严禁出现热蒸汽漏入换热器系统。有条件可以采用更高级别的材料如TP316L等提高管材抗点蚀能力。
  • 摘要:本文就东北电科院开展汽轮机安全技术监督的工作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进行了介绍,并就有关重点问题提出了个人观点或解决办法,例如汽门严密性试验和汽门关闭时间测试等问题,通过开展和加强定期工作和检修试验等项工作的技术监督,在网内整体提高了汽轮机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 摘要:随着调控中心的正式成立,运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无人值守变电站逐步向着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对设备巡视缺陷发现率和判断准确率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调控班和操作班两个角度,针对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巡视质量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在新的运行模式下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巡视方法,由调控班与操作班相互配合,切实提高巡视质量,以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 摘要:目前变电站(所)通常依靠人工使用远红外测温仪定期对电气设备及其结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手段,已远远适应不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管理的要求,针对这一客观实际对电气设备、母线连接结点发热温度实现智能化实时监测的研究开发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以220KV的宏山变电站的应用实例来阐述,高电位电气结点实时温度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变电站(所)的应用:该系统是专门设计用于高压带电体的运行温度监测,实现24小时全天候非接触温度测量,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无线基站、测温管理终端组成的系统.
  • 摘要:开关柜内部电弧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对人员和设备安全危害最大的故障.故障电弧在几十个毫秒左右就可以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巨大危害.现有的检测和防护技术响应时间长,从电弧发生到熄灭的时间长达100毫秒以上,持续燃烧的电弧对设备和人员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内部电弧故障探测技术利用光感应探头和光导纤维,探测电弧闪光信号传送到保护继电器中,并利用一个快速的执行装置,使内部电弧故障所在段的母线可靠接地,熄灭电弧.使内电弧在发生后几个毫秒内熄灭,从而使得内电弧对人员和设备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终端装置装机工作量巨大,运维人员短缺,故障终端多且故障情况多样,诊断过程复杂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包括诊断主控系统和诊断子系统.该系统具有快速、在线、自动地诊断分析终端功能故障的功能,确保了终端故障得到及时和有效地解决.实现了对终端故障批量、快速、在线和自动地诊断,修正终端参数的错误设置,提高了终端故障诊断分析效率,减轻了现场终端维护工作量.
  • 摘要: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凭借其优异的热、机械特性和电气性能及易安装维护、介质损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配电网中.电缆运行过程中,在水分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水树枝.水树枝可进一步发展成为电树枝,使电缆绝缘性能下降,引发放电事故,严重影响电网的可靠供电.因此,考察电缆水树的生长过程及检测方法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水树形成会受到电场、残存机械应力和热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绝缘材料在老化之后,会表现出与原来良好材料不同的性质,如整流特性、非线性特性,根据水树的整流特性和非线性特性,学者们开发出了多种水树检测方法,主要有直流泄漏电流法、直流分量法、直流叠加法、交流叠加法、低频叠加法、介质损耗法、损耗电流法。在水树修复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向绝缘层与导体的间隙处吹入干燥气体而驱除绝缘层中的水分,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缆芯间隙作为通道将具有消除微水功能的液体灌入到缆芯中。可以通过敷设电缆时,注意不使电缆受到外伤,选择符合敷设条件的正确方法,电缆末端施工时要正确操作,同时应进行完善的末端防水处理,刚敷设完的电缆以及运行中的电缆应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有无明显外伤等措施预防水树发生,也可以改进材料性能预防水树的发生。
  • 摘要:电能储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中重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介绍了用于电力系统配电网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分析了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相应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证明:超级电容器具备优越的储存电能和快速充放电能力,通过合适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配电网中存在的电压波动、电压跌落、电压中断等暂态电能质量问题。
  • 摘要:氢气内漏是氢冷汽轮发电机的常见故障之一,具有发现、观测困难、安全隐患大等特点.漏氢在线监测是确保氢冷汽轮发电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监测项目,具有实时监测、早期故障报警的重要作用,可以实时监测发电机关键部位的氢气浓度、变化趋势和报警历史,实现发电机漏氢的多点集中监控,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论文从工作原理及使用效果等方面,对目前在国内氢冷却汽轮发电机上应用较多的几类漏氢监测装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焦作电厂#3发电机为例,对纳米管束采样-金属铂氢敏传感器型多通道漏氢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为氢冷发电机的安全经济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除有效防止严重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氢爆事故发生外,还有助于早期确定发电机设备的缺陷和故障,从而及时避免发生严重的设备事故,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河北南网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简称AVC)系统建立以来,在调节峰谷电压及节能降损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部分机组调整效果不够理想、子站退运情况较多.结合运行现状,分析AVC子站控制参数存在的两类问题:定值设置不当,导致机组进相运行能力没有充分发挥、AVC PQ曲线的某些点超越进相运行限额、满负荷工况下允许进相深度较小等.与励磁、过激磁保护参数配合不当,限制进相运行能力.针对两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合相关设备参数,利用自主开发的软件,自动计算定值,解决参数设置及配合不当问题.结合试验,采用放宽厂用电压限制范围等措施,增大机组调控能力.方案实施后,系统运行情况良好,电压调控效率提高.
  • 摘要:原煤仓堵煤是我国现阶段火电厂在运行期间频繁遇到的问题,本文指出“坍落流动”是引起原煤仓堵煤的根本原因,清堵助流装置是原煤仓堵煤现象出现后的疏通装置,它并不能防止原煤仓堵煤的发生。若要防止原煤仓堵煤的发生,还需从解决“坍落流动”上去着手。通过改进原煤仓仓壁的材质以及原煤仓结构的布置,形成一种近壁煤粒先流动,中间区域煤粒后流动的滑动流动状态,不存在近壁煤粒的长时间滞流,解决原煤仓堵煤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由于这种流动状态与水银在漏斗中的流动状态比较相似,因此将原煤在仓中这种流动状态称之为“水银流动”。最后介绍了双曲线原煤仓的设计。
  • 摘要:对一起500kV线路加装高抗后出现的非全相运行时的工频谐振过电压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的主要原因是高抗补偿度较高、线路未换位以及高抗中性点电抗取值不合适的综合作用,提出了调整或更换中性点电抗档位;将现有高抗和其他高抗调换,或者重新更换高抗;改变接线方式,将高抗改接到母线上;将线路换位并更换新的中性点电抗。经过试验分析,将线路换位并更换新的中性点电抗是可行的。
  • 摘要:结合火力发电厂600MW发电机机组密封油系统运行现状,针对发电机氢气系统密封破坏漏氢、发电机进油等实例,着重从密封油系统运行调整的角度介绍了应对措施和方法.重点介绍了600MW发电机单流环式密封油系统独立运行方式在防范发电机进油、漏氢方面的应用.发电机内气体压力偏低(低于50KPa)时,发电机氢侧容易排油不畅,即使在开启浮子油箱旁路的情况下,浮子油箱往往仍为满油状况。此时发电机氢侧回油的液面位置往往高于浮子油箱,将无法直接观察,需加强对回油扩大槽高油位油水报警器的监视,进行人为排放控制扩大槽液面高度,或同时提高发电机内气体压力,以利于氢侧回油,以免油满溢至发电机内。亦可改用密封油独立运行方式。在发电机气体置换期间,若气体压力上升幅度较大,密封油差压人为跟踪调节不及时,往往发生发电机端部漏氢现象。当发电机氢气在浮子油箱处密封破坏而泄漏至空气析出箱时,应立即切除浮子油箱,迅速建立油封,采用浮子油箱旁路手动控制回油液面,维持旁路回油视窗油位可见。发电机轴端漏氢着火时,应注意密封油系统油氢差压的控制,发电机密封油系统的漏氢检测元件,安装于发电机两端空侧回油管道上,用于检测氢气在密封油回油系统中的泄漏及存在情况。测氢探头应定期校验,确保动作可靠,防止氢气泄漏时装置拒动,贻误事故处理时机。当密封油箱真空过高时,主密封油泵容易发生汽蚀现象。表现为泵体震动明显增加、出口油压快速下降,此时应立即降低油箱真空,并快速切至备用泵运行。
  • 摘要:针对利港电厂三四期600MW锅炉掺烧褐煤后出现的制粉系统爆炸风险、磨煤机堵煤、锅炉结焦性能显著变差、锅炉出力不足、磨煤机干燥出力受限、锅炉效率下降以及NOx排放明显上升等问题,以煤质工程分析为基础,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及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掺烧方案和燃烧调整等技术措施,燃用褐煤量一般不宜大于2仓,并宜隔层,褐煤收到基水分大于35%时,宜与水分低且灰熔点不低于1280℃的煤种配仓,与褐煤相邻煤仓的煤种灰熔点不宜低于1250℃(如为阜新褐煤时则不得低于1280℃)。适当提高燃煤平均热值,以使500MW以下5磨运行,380MW以下4磨运行。启磨后立即加煤,严格控制磨出口温度不超过70℃,磨煤机出口温度不低于55℃,如低于55℃,可适当加大一次风量,无效则可适当降低其出力。运行中当磨出口温度不正常升高时要及时开大冷风调门控制磨出口温度。为了保证制粉系统正常运行,严格控制磨煤机入口温度一次风量、风温正常。运行中应加强磨煤机入口、出口堵煤情况的检查,发现有堵煤的现象及时汇报并进行处理。运行中应加强磨煤机石子煤的排放,以免堵塞风道或石子煤自燃。启磨前及停磨后检查制粉系统,防止制粉系统有积粉的存在;在制粉系统停用时,要将积粉吹净,锅炉停运时要将煤仓烧空,给煤机皮带走空。应保证制粉系统的灭火装置完整好用;一旦确认磨煤机内煤粉自燃,应立即停运磨煤机并隔绝,投用蒸汽灭火。运行中加强燃烧调整,注意炉膛负压和各个温度测点的变化,根据氧量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风调整,防止由于燃烧不稳造成锅炉灭火。燃烧调整时防止调整不当,使炉膛火焰发生偏斜,防止一、二次风配合不合理,一次风速过高,造成煤粒没有完全燃烧而在高温软化状态下粘附在受热面上继续燃烧,而形成恶性循环。在运行中应加强监视炉膛与风箱差压的变化,炉膛与风箱差压:300MW不低于250Pa,450MW不低于350Pa,550MW以上不低于500Pa。经常检查燃烧器喷口的结焦情况及煤粉的着火距离,发现结焦及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加强各段烟温、汽温及其它主要参数的监视,在安全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磨煤机一次风量(褐煤挥发份高防止烧损喷燃器),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调整。巡检时加强锅炉受热面检查,特别是水冷壁的结焦情况,发现结焦现象及时汇报,防止形成大块焦渣落下,砸坏冷灰斗。当发现锅炉结焦时,应调整火焰中心位置,适当增加过剩空气量,控制好火焰中心的位置,火焰中心不要过高,防止炉膛出口处结焦加剧。如因煤质变化大引起燃烧不稳或结焦严重时,应及时汇报值长。底渣应保证8小时排放一次,以免造成冷灰斗区域可燃气体积聚而产生爆燃的风险。调整中兼顾NOx。六磨运行时NOx排放经常超标,高负荷时适当减少总风量,控制好氧量:在保证炉膛差压下,调整CCOFA,SOFA风门;二次风小风门采用束腰控制;根据负荷趋势和总煤量,停一台磨。合理安排磨组运行方式:500MW以下时,如5仓(含2个仓褐煤)平均热值在4300以上,可作5磨运行;380MW以下时,如4仓(含2个仓褐煤)平均热值在4300以上,可作4磨运行。在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以河北南网某500kV变电站发生220kV线路单相短路故障,致使主变500kV高压绕组故障作为实例,分析了造成主变绕组短路电流较大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降低主变绕组单相短路电流的措施,并进行了详细计算,对于220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水平尚有裕度的500kV变电站可采取加装中性点小电抗措施限制母线单相短路电流及主变绕组分支短路电流,可分别下降约10%-20%;对于220kV母线三相短路接近或超过开关遮断电流的500kV变电站应采取打开220kV母线分段或解环方式限制三相短路电流;但打开分段会使得220kV母线单相短路时主变220kV绕组分支短路电流增大约10%-20%,需配合装设中性点小电抗,以限制主变绕组分支短路电流。在短路电流水平较高,较难控制地区,可以选择高阻抗变压器。因此控制主变绕组分支短路电流和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可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即在装设主变中性点小电抗的同时,采取分段、解环或高阻抗变的措施,可以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 摘要:随着热电厂拖动给水泵的背压小汽轮机的制造和运行技术逐步成熟可靠,针对当前国家能源趋紧不利形式,本公司某热电厂积极倡导国家热电联产节能降耗号召,用背压小汽轮机代替电动机拖动给水泵,并将背压小汽轮机排汽最终引入低压除氧器,使背压小汽轮机排汽回收再利用,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 摘要:大区电网的互联导致低频振荡现象频繁发生,而低频振荡分析得到的结论完全依赖于电力系统动态仿真的准确度.针对目前动态仿真存在的模型、参数的不准确性这一现状,本文以PLAN程序控制语言为二次开发平台,基于电力系统混合仿真,提出了一种缩小低频振荡分析误差的策略,即在PSS/E中用接地时变导纳作动态等值以实施混合仿真,并对区域联络线传输功率进行Prony分析,然后依据特征根灵敏度和参数辨识技术对其进行误差校正.算例表明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正确性.
  • 摘要:通过讨论高压开关柜产品结构设计、金属及绝缘件边缘场强、绝缘件质量和绝缘件护套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压开关柜绝缘故障机理,建议要求主回路带电体金属边缘部分和柜体内金属凸出部分及绝缘件边缘部分、柜内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电流电压组合互感器外壳边缘采用倒角结构均匀电场,禁止采用尖角结构,以降低开关柜内金属和绝缘件边缘场强。应要求开关柜供应商完善外协零部件的入厂检验机制,要求其提供柜内绝缘子、绝缘拉杆、绝缘支撑件等主绝缘件名称、材质、合格证、制造商,关键外构件的检验项目及标准,保证柜内绝缘件质量。穿柜套管、触头盒必须带有内外屏蔽结构(内部浇注屏蔽网)均匀电场,不得采用无屏蔽或内壁涂半导体漆屏蔽产品。使用绝缘护套加强绝缘必须保证包封良好严密,导体连接部位宜采用绝缘材料缠绕方式,如采用绝缘盒加强绝缘应保证密封良好。有些国内厂家采用国外知名企业产品设计结构,但由于对技术的理解深度、零部件本身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发生了多起故障。因此在产品选型选厂时,应选取有一定运行经验的成熟产品。对于新型式型号产品,应待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全套的型式试验后再应用于电网生产。
  • 摘要:本文论述了±660kV电压等级线路及大截面导线用绝缘子串型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不同串型对线路走廊宽度、风偏、绝缘强度、塔高、塔重和串型自身经济性等因素的影响并结合铁塔荷载、绝缘子场强分布计算成果及施工、运行反馈意见,做到串型布置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统一.跳线引跳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非直线塔塔头设计及其经济性,在设计中除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外,还需考虑运输、安装、检修、更换的方便性.经过比较分析,笼式硬跳线优于铝管式硬跳线。从经济方面来看,绕跳I串笼式绕跳硬跳线最省,V型笼式硬跳线价格偏高。从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全面衡量来看,工程推荐绕跳式V型串笼式硬跳线。
  • 摘要:介绍了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伊敏换流站接地极的设计、施工及测试的主要原则方法及结论。伊敏换流站接地极的形状即采用圆环形设计方案,接地极尺寸主要是指电极总长度、焦炭断面面积以及馈电棒直径。三者存在紧密的联系,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合理选择三者的各自尺寸做到工程投资最省即是接地极设计的主要原则。伊敏接地极导流系统主要构成为:直流电流通过接地极线路到达极址后,由极址表面中心塔引致各个分支塔,之后经过导流电缆引下并入地与检测箱及馈电棒(钢棒)连接。伊敏接地极的主要施工程序为:极址测量放线→极沟及电缆沟的土石方开挖→焦炭床的铺设及钢棒、电缆的焊接→土石方回填。最后进行直流接地电阻测量、接地极地电位分布测量、馈电电缆分流测量、接地极跨步电压(电势)测量,结果较为理想。
  • 摘要:日益发展的城市电力配网,越来越多的使用电缆,为美化城市(城市电力无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在运行中也带来了一些麻烦.一般电力电缆都埋入地下或进入电缆隧道敷设,而且是很多条在一起,一旦电缆发生故障后,快速准确地查找出故障部位,尽快恢复供电,是当前电力系统和大型的厂矿企业电力输送中的一个较棘手的难题.本文从多年实际的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其故障有一部分是在正常运行中发生击穿爆炸;另一部分是在预防性试验中进行耐压时发生单相击穿等).就其故障的方式不同而故障的波形也不尽相同,而且查找的方法也有区别,例如对于高阻、低阻、断路等.针对不同的故障,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接地故障的冲击高压是加在故障相与电缆外皮之间的,故障间隙放电产生的振动,通过外皮传到了地面上,容易被接收下来。相对相间故障,冲击高压加到两故障相之间(其中一相接外皮),故障间隙放电产生的振动被电缆绝缘和护层屏蔽,地面受到的地震感较弱。断线不接地故障,其中故障相要在远端接地,以构成放电回路。因为电缆绝缘和护层阻隔了断线处间隙放电的机械振动,地面上接收的地震感较弱。
  • 摘要:分析了近几年户外电容器组因鸟禽栖息造成故障的原因,针对故障原因提出了加装封闭式围栏、加装超声波驱鸟器、导电排和部分框架绝缘化等防治措施,结合各种防治方案的优缺点,给出了不同电压等级户外电容器组具体的鸟害防治策略.对于新建或改建110kV-220kV变电站内电容器组,如果变电站场地和资金允许,应采用室内布置。室内布置彻底避免飞鸟(小动物)引发的跳闸故障,同时避免雷雨天气造成的影响,降低空气污染程度,减弱绝缘介质老化,防止其它杂物引起跳闸。对于在运110kV-220kV变电站内电容器组,如果治理资金允许,且是下进线(电缆进线)方式,应采用全封闭式围栏结构。如果资金不足,或进线方式不是电缆进线,建议采用母排、引线和套管引出端子绝缘化措施进行改造。对于500kV变电站,对电容器组进行了绝缘化治理,效果良好。
  • 摘要:以BPA4.0为例,分析了现有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程序的不足,机械液压式调速器模型脱离实际,简单的理想水轮机模型无法反应设备的真实状态.从实际生产需要出发,开发符合实际的调速器模型,与用非线性高阶传递函数表示的原动机模型构成自定义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通过与实测动态过程的比较,该模型的仿真结果较BPA4.0中的模型更接近实际,吻合度高、平均几何相对误差小,可以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需求.
  • 摘要:针对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系统单运问题,研究建立一种区域集中式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该系统不同于目前电网通常所采取的离线分散式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具有双向通信、实时检测、在线计算、综合决策、协调控制等优点,通过建立该系统可有效解决特殊电网接线结构下发生单运时系统电压和频率的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实现采取安全稳定控制措施时控制量最小和控制设备的最优.
  • 摘要:根据IEC61850通信协议,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三部分组成。在检修试验过程中,间隔层和过程层将实施检修试验作业,智能电子设备检修试验后光纤的恢复是否正常,保护装置内部软压板的状态是否与后台机一致,后台机软压板的投退操作是否能一一对应成为验收的重点。针对保护装置软件升级、配置文件发生变化造成的后台机无法操作保护装置的软压板,在保护装置升级后,必须确认全站SCD文件、各智能电子设备的CID和ICD文件、交换机配置文件等,配置文件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各功能正常与否;单个智能装置的软件升级不能改变装置的配置文件,如确需改动的必须经保护管理部门批准,同时改变全站的配置文件;保护装置软件升级、配置文件发生变化后,必须重启相关智能装置,并且在后台机进行全面压板操作核对。针对因为名府220kV数字站后台机具备强制复归功能,不管智能装置现在的状态如何,后台机都能通过强制复归相关告警信息,验收智能装置时,需重启相关智能装置,确保光纤链接正常,后台机软压板能够正常操作。针对测控、保护装置硬件损坏,MAC地址发生改变,造成后台和智能装置之间不能互操作,更换智能电子设备硬件后,相关配置文件,并传动正常,确认MAC地址是否改变,如果MAC地址发生改变,必须变动。针对测控、保护装置或后台机感染病毒,数字站调试用设备做到专机专用,严禁在后台机安装非法程序,严禁插入来源不明的移动存储设备。针对保护装置内“GOOSE投退”置于禁止状态,造成后台机无法操作相关压板,保护装置检修试验后,验收装置内部的“GOOSE投退”置于允许状态,并重启保护装置,检验光纤连接正常,后台压板状态重新刷新。针对后台机重复下达不同指令,后台机死机,后台机重复下达不同操作指令,前一指令未执行或取消,后一指令又下达,将会造成后台机死机。针对后台机主机、备机同在一套保护装置的界面进行操作,造成保护装置不能正确执行指令,避免主机、备机同在一套保护装置的界面进行操作,写入现场规程。针对与后台机中断通讯,保护装置进行传动试验后,无法保证后台机软压板与保护装置内部软压板一致性,后台机就不能进行有效操作,恢复通讯后,必须重启保护装置,刷新后台机画面,压板重新对位。
  • 摘要:本文介绍了魏桥热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组在大修后转子摩擦,发电机不平衡两类故障引起的振动现象,检查机组各参数发现,上汽缸温度比下汽缸温度高达65℃,故判断机组是由于上下缸温差偏大引起了汽缸轻微变形,从而引起摩擦,基于此分析结论决定进行机组盘车,待机组偏心正常后及上下缸温差降至50℃以下后再启动。分析发现,发电机转子过临界及定速后振动均以1X为主,且随转速上升而上升,故判断发电机转子同时存在一阶及二阶的质量不平衡,决定进行动平衡试验。在发电机转子上采用对称加重平衡一阶不平衡,采用反对称加重平衡二阶不平衡。根据同类型号机组的影响系数,在发电机转子上同时加同相重量1100g∠205°,加反相重量为800g∠60°, 800g∠240°。仅平衡一次就将发电机振动降至优秀范围内。
  • 摘要:针对某电厂发电机失磁保护及励磁调节器低励限制保护功能的配合问题,本文根据独立电网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情况在励磁低励限制特性及失磁保护定值两方面细致分析、精确调整,保证了电网电压稳定和机组安全运行.
  • 摘要:三峡水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结构复杂,其过电流保护具有配合级数多、输电距离短的特点,保护之间的时间配合较难同时满足速动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验数据和运行经验分析了三段式过电流保护的时间级差对厂用电系统安全性的影响,验证将时间级差压缩至0.2秒的可行性.
  • 摘要: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可以实现对汽轮机自动及保护等各种功能的控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各系统由于细微的缺陷就有可能导致机组运行故障.本文通过分析一起1000MW发电机组DEH系统的异常原因,重组了故障发生的过程,根据分析结果,为了避免发生相似的异常,应从进行以下改善:对DEH进行完善或优化时,应将原属于BTC的部分功能恢复回到BTC内,或对两部分的时序差异进行进一步处理。由于DEH的完善需要周期较长,且现场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对于目前在运或调试机组应采取其他措施,针对逻辑切换设置条件约束,避免低负荷限制、一次调频等逻辑在不必要的时候参与运算。DEH系统的异常现象是逻辑由于系统结构变化过程中的设计不完善造成的,满足某种特定条件下,就会触发DEH控制异常。为了保证DEH系统的安全使用,在对DEH逻辑进行完善时应从各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任何一个小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在一定条件下演变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调试及运行中的机组,若控制逻辑或系统需要进行修改,就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充分论证,避免出现机组带隐性的缺陷运行。
  • 摘要:统计了枫树坝水电站1号机组2004年增容改造后历次检修发现的转轮裂纹情况,对裂纹性质进行了分类,既有规律性裂纹也有非规律性裂纹.分析了转轮裂纹的原因,不当的运行方式导致的机组长时间低负荷运行是主要的外在原因,而主要的内因有裂纹焊接质量不合格、叶片出水边过薄等.指出不合理的泄水锥结构是2011年出现的非规律性上冠裂纹的主要原因.针对裂纹原因,提出了局部加强叶片强度、改善机组运行工况和改变泄水锥设计的预防措施.
  • 摘要:大唐淮北发电厂为降低厂用电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本厂经济效益,将8号机组甲、乙引风机和甲、乙送风机液耦调速装置拆除,更换为变频调速,通过一年来的运行实践证明,节能成效显著.但是在整个改造过程中,从确定改造方案,设备施工安装,到设备运行后,均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四台风机变频器投运后在DCS检测画面中显示电流不稳,电流时刻在波动状态,乙引风机“变频轻故障”信号发出,5秒后“变频重故障”信号发出,乙引风机开关跳闸等。通过对装置内部参数进行了适当修正,对C相的温度巡检仪的跳闸回路进行了拆除,更换IGBT和驱动板,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压变频器优越的调速性能和显著的节能效果已经得以验证和认可,节能效益非常可观。
  •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发电厂和电网之间的电量交换已采用了贸易结算方式,对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电网上在220KV及以上关口计量点很多使用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作为0.2级电能计量互感器,通过近几年对所计量的电量和对互感器误差的测试,发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误差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作为0.2级电能计量互感器使用.本文通过简述CVT的原理,介绍了实际电力系统中应用CVT带来电量分析异常,通过对CVT进行现场误差试验,发现有的0.2级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不到一个检定周期情况下输出电压误差竟达0.30%到0.45%左右.文中通过对此类故障的调研分析,了解了对故障电压互感器试验及解剖情况,发现了分压器高压电容出现部分元件击穿,导致电容变大,分压比发生变化,从而使输出电压升高,电容元件击穿是造成电压互感器误差的根本原因.
  • 摘要:对1000kV锡盟~北京东同塔双回和同走廊双回混合输电线路的不平衡度进行了分析,考虑了3种接线方式,3种换位方式共9种组合下的不平衡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增多换位塔基数,不平衡度变好.换位塔基数相同时,不平衡度受接线方式的影响,不同的换位塔基数下应考虑采用不同的接线方式来优化不平衡度.
  • 摘要: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电厂检修市场的繁荣,分析外协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对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强化项目安全管理,是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的当务之急.业主承包单位要通过建立健全外包队伍安全管理档案,对外包队伍施工期间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记录,作为对各外包队伍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对外包队伍按队伍资质、人员素质、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排序,取消与资质差、素质低、安全意识不足的外包队伍的合作机会,确保外包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在较高水平。施工安全管理策划,主要是根据外协外包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结构、环境、技术含量、施工安全风险和资源配置等情况,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因素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外协外包施工单位的最根本要求:坚持以项目经理、专兼职施工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对外协外包施工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管理”。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采取有效可靠措施,才能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 摘要:作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一旦在强烈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会直接导致人民生活和生产陷入瘫痪.近些年来发生的历次强烈地震均对电力设施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本文首先回顾近些年来国内外电力系统由于强烈地震所引发的事故和损失,特别是我国2008年5.12汶川M8.0级大地震、智利2010年2月27日M8.8级大地震以及日本2011年3月11日东北地区太平洋冲M9.0级特大地震对电力系统所造成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电力系统在地震灾害时的破坏特征,特别是大型电网设备的地震易损性原因,根据震害特点表明,电力系统的震害主要集中在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换流站的电气设备。因此,电力系统的抗震设防重点是厂房、各种设备及基础等,对于处于高烈度区的输电塔,也要重视抗震设计。然后对电力设施的抗震设计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严峻的事实表明:加强电气设备,特别是变电站、开关站、换流站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评估,采用先进的隔震、减震等控制措施,提高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全面系统的研究500kV超高压和1000kV特高压各种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弥补电气设备抗震研究工作的断档;开展区域电力系统的抗震危险性分析和可靠性评估研究,建立电力系统抵抗地震灾害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健全各大电网公司的地震应急响应机制和震后供电快速恢复机制,力争将特大地震灾害对电网的冲击降低到最小。
  •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发电机涉网保护理论,总结国内外发电机涉网保护相关典型案例,调研收集宁夏机组涉网保护配置,结合宁夏电网结构和大规模火电送出的特点,进行涉网保护参数的配置和优化研究。以±660直流送端系统大机组群机网协调技术项目研究,针对2011年“外送型”电网的特点日益凸显,存在发生高频问题的可能性问题,研究了机组OPC保护在电网大功率过剩情况下的动作行为,发现存在反复动作、“功率振荡”的风险,给出了通过配置高频切机方案,并增加机组OPC保护延时的方法予以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提出的3轮次高频切机方案可有效避免机组OPC保护反复动作,并控制系统频率在允许的范围内。不同负荷水平方式的计算表明,所配置的高频切机方案对不同负荷水平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 摘要:楔形无励磁分接开关定触头为多柱触头式,动触头合理的选择了最佳楔合角度,嵌入两个相邻触头之间,并跨接两分接头,具有操作力矩小,触头接触压力大,磨损小,接触稳定可靠和操作限位的优点。楔形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动触头是利用圆柱形弹簧压紧产生的触头压力,其自定位功能较差,当动触头在正确位置时,开关接触良好,如果开关操作机构设计不当,不能保证动触头在准确位置,或操作机构制造缺陷,齿轮间隙过大,转换分接位置时动触头位置不准确,或开关安装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动触头位置不准确,此外当圆柱形弹簧质量差其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会造成接触电阻过大,运行中过热,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引发电压器事故。通过举例某电厂4号厂变无励磁分接开关缺陷、某220kV站2#主变分接开关损坏和处理情况、某110kV变电站无励磁开关缺陷分析了该类开关容易出现的缺陷,目前网内仍有大量楔形无载分接开关,为此在检修及运行中需要加强监视及分析,一方面需要加强该类分接开关的结构培训,调节分解开关时候,尽量选择有经验的人对开关结构进行操作,防止出现因操作不当而分接开关虚接现象;另一方面二是无载调压变压器倒换分头后,必须测量直流电阻,以检查分接开关内动静触头接触情况,防止出现由于触头由于存在油污、氧化膜等不清洁物,或弹簧压力不够造成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缺陷。
  • 摘要:叙述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电压的危害性,简明分析了四种轴电压的产生原因,并对由静电荷诱发的轴电压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某机组的轴瓦电腐蚀故障进行了实际分析,证明其轴电压来源为静电荷的积累。发电机组整个轴系绝缘最薄弱处在油膜,阻断轴电流回路的方法可以是将可以绝缘的轴承座绝缘起来,采用强度较高的绝缘材料来承受轴电压,而不让油膜承受轴电压。绝缘的方法应该在所有可能构成回路的地点实施,如发电机励磁机侧主轴承座、发电机励磁机侧密封瓦、励磁机的轴承及所有这些轴承的进油管和出油管、水冷机组转子进水管等。轴承的绝缘垫可以安装在轴承座与底板之间,进油管和出油管的绝缘垫可以安装在油管的法兰上。同时也可以安装接地碳刷释放大轴上的电压,通过在西门子THDF115/67型汽轮发电机组上的实例,证明了发电机汽侧接地碳刷在防治轴电压中的重要性。因此对接地碳刷的接地情况要进行重点监测,缩短检查周期。如有可能可考虑在汽轮机的轴瓦处再加装一组接地碳刷,这样可更有效的保护整个机组轴瓦。
  • 摘要:本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的优势,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状态检修应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做好设备状态监测,加强状态检修管理,开展状态检修培训,重视基础资料的管理,协调好与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关系,状态检修与定期检修相比,改善电网安全,减少线损,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状态检修可以使检修具有实效性,能及时解决问题,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检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节省企业经营成本。同时状态检修减少了倒闸操作,提高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摘要:针对当前电力企业接受生产安全监管方面涉及电力行业监管部门、地方综合生产安全监管部门及技术质量监督等,法律法规涉及到多部门,会议文件涉及到多方面,部分电力企业忙于开会传达文件、应付检查,有限的精力难以有效落实到实质性的工作之中的问题,本文重点提出了以实行运行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以下简称"三大规程")为载体,切实具体地落实生产安全各项法律法规及生产安全管理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观点;对"三大规程"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作用、法律法规的实际贯彻、岗位责任的有效落实进行了认证;针对当前的形势,政府部门要充分地理解和尊重生产安全生产规程,制定配套的规程监督管理机制和监管方法,努力确保各项法规标准通过规程加以有效实施;生产企业要确实从安全生产实际考虑,针对企业的生产属性、生产工艺及设施特点完善相关规程,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要放在规程上。坚持以技术保安全为原则,科学规划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 摘要:本文针对两机系统,提出了在输电线路不同位置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超导故障限流器(SFCL)投入电抗后对暂态稳定性影响的分析方法.基于功角特性曲线分别详细分析了在三相短路故障下电抗型SFCL对暂态稳定的影响情况.通过对接入电抗型SFCL的电力系统进行故障下的暂态稳定时域仿真研究,验证了分析结论.
  •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理论的鉴别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的新方法.利用小波包理论进行信号的特征提取,选用db4小波对电力系统变压器空载合闸及故障时的暂态电流进行分析,研究经小波包分解后的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的5次谐波能量变化情况,有效识别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
  • 摘要:介绍了电力系统分布式计算的特点和当前常用的加密技术.分析电力系统分布式计算对数据加密技术的需求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单机和网络计算环境中文本和报文,分别设计了加密实施方案和处理流程.并将该方案实际应用于电力系统分布式计算领域相关软件的设计开发,能够较好地增强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 摘要: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凭借其优异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配电网中,但水树是中低压XLPE电缆老化的主要原因.目前检测水树老化的方法主要有绝缘阻抗法和直流泄漏电流法,这些方法对于未贯穿型水树的检测较为困难.残留电荷法是一种适用于10~66kV电压等级XLPE电缆的未贯穿水树检测方法.对水树老化的电缆进行充电和接地放电,并施加适当电压使仍残留在水树内部电荷释放,检测此电荷量,以判断XLPE电缆的水树老化程度.本文采用加速老化时间不同的10kV XLPE为试样,基于脉冲式残留电荷法检测其水树老化程度,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残留电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残留电荷量依赖于脉冲电压的施加方式,并受直流电压幅值、施压时间及电缆老化程度的影响。
  • 摘要:SF6设备发生气体泄漏时,常规检测方法需要设备停电且工作效率较低,而激光成像技术利用SF6对红外光谱的吸收特性,使肉眼不能观察到的SF6泄漏气体在红外视频上清晰可见,由图像快速地确认泄漏源,无需设备停运即可远程检测,为泄漏源的快速定位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确保了人员及设备安全.
  • 摘要:为及时发现GIS内部部件松动、局部放电等缺陷,利用超声波、超高频、SF6气体分解物、X射线成像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和诊断,能够对缺陷进行准确定位和定性,避免设备故障,同时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就近期两台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松动和磨损的案例,结合运行正常的发电机与事故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端部结构完全相同的发电机,其模态频率应该也具有相似性,若某台发电机定子端部模态频率明显偏低(尤其是多瓣振形),则很有可能此端部存在进紧固程度不够的隐蔽性缺陷。即端部振动模态试验结果能反映出端部存在紧固程度不够的潜在缺陷。因此,建议进行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模态试验不仅要看是否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要求,还应该重视同类型发电机的数据积累,注意那些模态频率有明显偏差的发电机及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定子绕组端部模态振形规整性好的、节点容易分辨的,表明端部整体性较好:相反,若振形规整性差,节点不均匀,表明此端部各部位线棒、绑环和绑绳等紧固程度不一致,运行中端部出现松动,绑绳断裂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 摘要:针对高寒地区特高压变电站的环境与土壤特点,从接地材料的选择和接地网优化布置两方面展开研究.运用CYMGRD仿真软件对变电站接地设计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出接地电阻、全站电位升,并仿真出站区接触电势梯度图和站区对角线上各点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曲线图,直观地展示出接地网的均压效果和安全范围。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全站水平接地体及设备接地线采用铜材。经计算并考虑腐蚀的影响,主地网水平接地体采用截面为150mm2的铜绞线,设计间距为20m,埋深lm;设备的接地线拟采用截面为-40×6mm2的扁铜。季节冻土或季节干旱时土壤电阻率升高对接地网接地性能影响较大,在水平接地网的接地体交点上加一定数量的5m长的Φ25铜包钢棒,可以降低干旱的影响。接地网的边沿按最优压缩比0.65设计接地体的间距。变电站终期规模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为0.28。可采用砾石等电阻率不低于5000Ω.m的材料作高阻层,铺设厚度为20cm,可保证站区内的接触电位差与跨步电位差均在安全范围以内。最大地电位升9141V,经校验,站区对角线上各点的最大电位差均不超过2000V,可以满足二次系统安全性的要求。
  • 摘要:本文根据事故官方调查报告,介绍了2011年"02.04"大停电事故的起因、发展过程及影响,分析总结了该此次事故的教训和经验,指出了巴西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南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坚强的电网结构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合理和均衡的电源布局有利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优化的变电站主接线有助于提升电网抵御风险能力,全面深入的电网稳定评估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完善的第三道防线和机网协调是防范系统崩溃的重要措施。
  • 摘要:文章对由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引起的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主要测重于故障的分析与判别,文章从动作原理、故障过程、故障数据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电压互感器故障与发电机定子绕组故障形式进行了分析甄别.发电机绕组的故障接地和定子接地保护试验时的机端人为接地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接地现象。试验时的人为接地,因为接地可靠,接地后是不存在弧光电流的,进而不存在由燃弧熄弧引起的暂态过电压,对设备绝缘不构成影响,按空载额定发电机机端电压所需励磁电流升高定子电压时,非接地相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而实际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故障发生的初期不可能是直接接地,因为弧光电流的存在,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后暂态过电压的理论认为,某相发生接地故障后,健全相因燃弧和熄弧将产生超过额定定子电压多倍的暂态过电压;暂态过电压值的高低取决于电容电流的限制措施,此暂态过电压对设备绝缘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设备修复。
  •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电网的发展形势,针对核电机组涉及的电网仪控试验可行性,分别从核安全法规/电力法规、经验反馈、对反应堆的安全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电网对机组的实际技术要求、核电机组调试技术水平及现状,提出了在当前核电机组比重在电网中较低的条件下,在不违反国家核安全法规、国家电力法规的前提下,在核电机组完善的调试技术和管理程序体系下,建设性的提出了现阶段电网相关仪控试验执行模式和路线,调速参数已采用此种方式实施,取得的试验数据已基本满足电网的实际需求,初步建立了核电机组半速机特性模型,但由于BPA的经典汽机模型和改进型汽机模型均采用过热蒸汽作为工作介质,核电机组普遍采用饱和蒸汽为工质的半速机。从热力系统方面看,与常规机组以过热蒸汽为介质的去速记存在较大差别。传统的汽机模型并不能适用于核电机组,国内尚无核电机组原动机及调速系统的建模与应用研究先例,需要电网与核电厂长期合作解决核电组的建模问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